針對性護理干預對ICU行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患者血流速度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討針對性護理干預對ICU行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患者血流速度的影響。方法:將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接受針對性護理的ICU行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患者41例作為研究對象,同期收集實施針對性護理前的41例患者進行對照,比較實施針對性護理前后患者血流速度、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結果: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后的靜脈血流速度較實施前明顯更快(P<0.05);實施后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明顯低于實施前(P<0.05)。結論: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提高ICU行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患者血流速度,也能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值得推廣。
【關鍵詞】 針對性護理干預;ICU;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血流速度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165-02
重癥監護病房(ICU)是收治各種重癥患者的場所,ICU中病情通常較為危重,且需長時間臥床休息,尤其是接受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的患者,該類患者不僅容易出現血液高凝的情況,還分容易引起靜脈血滯緩,誘發下肢深靜脈血栓[1]。本研究分析針對性護理干預對ICU行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患者血流速度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接受針對性護理的ICU行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患者41例作為研究對象,同期收集實施針對性護理前的41例患者進行對照。實施前: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齡34~76歲,平均年齡(56.71±3.58)歲。實施后: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齡35~78歲,平均年齡(56.85±3.74)歲。實施針對性護理前后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護理:護理人員為意識清醒的患者講解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的重要性,告知治療過程、注意事項,同時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觀察其局部皮膚溫濕度、腫脹度、色澤及肢體活動度等,定時協助患者翻身拍背,定期檢測患者雙側下肢周徑,保持病房環境干凈整潔。針對性護理:①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予以患者持續心電監護,密切監測心率、血壓、呼吸等體征,及時發現并處理異常情況,同時對患者超濾液量準確計算,遵醫囑給藥,保持患者治療期間血壓平穩,發生血壓變化時及時處理;機器自檢成功后,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每個管道正確連接十分重要,連接前應仔細檢查,充分預充肝素鹽水,閉路循環30min,嚴格無菌操作要求。②危重癥患者腎功能、電解質等均存在明顯問題,護理人員應密切監測腎功能及電解質情況,保持出入量平衡,配制置換液時遵醫囑加入鈉、鉀、鈣等電解質,治療期間定期檢測患者內環境,并根據檢測結果調整置換液,準確記錄各種出入量數據。③出血或出血傾向是危重癥患者常見問題,發生后需要對抗凝劑的使用劑量進行調整,或更換抗凝方法,為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出血情況或抗凝劑使用情況進行綜合評估,準確使用抗凝劑,保證有效止血、預防止血的同時避免血栓形成,同時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肢體按摩、肢體被動活動、體位變換等護理,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④在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過程中維持血管通路是基本要求,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血液管路、雙腔靜脈置管等是否固定通暢,避免打折、脫落、流血等情況發生。
1.3 觀察指標 (1)檢測觀察實施針對性護理前后患者靜脈血流速度,包括腘靜脈和股靜脈血流速度。(2)觀察統計實施針對性護理前后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經t檢驗,計數資料經x2檢驗,以(%)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為P<0.05。
2 結果
2.1 實施前后患者下肢靜脈血流速度比較 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后的靜脈血流速度較實施前明顯更快(P<0.05),見表1。
2.2 實施前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比較 實施后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明顯低于實施前(P<0.05),見表2。
3 討論
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是指通過體外循環血液凈化方式連續、緩慢地將血液中溶質及水清除的治療技術,以替代腎臟功能,該方法是目前救治重癥患者主要有效手段之一,故在ICU患者治療中十分常用[2]。不過接受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的ICU患者往往需要長期臥床,會引起靜脈血流滯緩,從而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使治療難度增加,因此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成為目前急需解決的嚴峻問題。
常規護理模式下護理內容缺乏針對性,且護理較為被動,故在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上的護理較為缺乏,往往導致較高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3]。近年來針對性護理在各種疾病防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具有針對性強、系統化的特點,針對某一問題制定相應的護理對策,能夠獲得更為顯著的護理效果,將之應用于ICU行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的患者中,通過針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問題,密切監測患者體征、腎功能、電解質、引流液、傷口等情況,合理使用抗凝劑,能夠從各方面對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進行預防,提高患者下肢靜脈血流速度[4]。本研究發現,實施針對性護理后患者腘靜脈、股靜脈血流速度均比實施前明顯更高,實施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較實施前明顯更低,提示針對性護理有助于提高血液滯緩改善效果,有效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充分體現出該護理模式的確切價值。
綜合上述,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提高ICU行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患者血流速度,也能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蔡京玉.臨床護理措施在ICU危重患者CRRT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14):338.
[2] 徐美亞.CRRT在ICU危重病人中的應用及護理[J].養生保健指南,2016,21(22):336-336,344.
[3] 張娓,胡雪芹,李愛琴等.無縫隙護理模式在降低連續性腎臟替代不良事件的應用效果[J].現代實用醫學,2018,30(1):115-116.
[4] 馮翀,韓慧慧,艾芳等.針對性護理模式在ICU實施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患者中對腘靜脈與股靜脈的血流速度、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的影響[J].血栓與止血學,2018,24(1):109-1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14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