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分離(轉換)性障礙患者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探尋分離(轉換)性障礙患者臨床有效的護理方法。方法:從我院2018年治療的分離(轉換)性障礙患者中隨機抽取80例,采取雙盲篩選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分別接受常規護理及針對性護理干預方式,對比兩組臨床效果。結果:研究組SAS、SD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分離(轉換)性障礙患者而言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有利于緩解患者不良情緒,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
  [關鍵詞]分離(轉換)性障礙;針對性護理干預在;SAS;SDS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03—0208—02
  分離(轉換)性障礙也稱之為歇斯底里癥,往往是因心理因素(內心矛盾、重大生活時間。自我暗示及強烈的情緒等)誘發感覺、運動、意識等方面的障礙,主要表現為情感爆發或選擇性遺忘等,病理基礎表現為臨床癥狀并未器質性損害對象,病情反反復,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與工作。鑒于此,本研究主張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選取特定對象驗證其有效性,現在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8年我院治療的分離(轉換)性障礙病例庫中隨機抽取80例,參照《中華內科學》及臨床癥狀均確診為分離(轉換)性障礙,對本次研究知情,排除妊娠者、臟器疾病嚴重者、癲癇者、精神分裂者。其中男女比例為48:32,平均年齡為(41.3±1.5)歲。使用雙盲篩選的方法將病例資料均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相關資料較為相似,不會影響研究結果統計的準確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護理人員針對手術患者具體情況實施病情觀察、飲食指導、服藥指導等護理干預措施,若患者出現任何緊急情況,應立即通知主治醫生,并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有效處理。研究組則予以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操作為:
  1.2.1 了解患者的內心體驗
  護理人員積極主動地同患者焦慮溝通,并對患者的內心體驗予以細致觀察。當患者情緒強烈時,應采取放松療法或轉移注意力額方法,以此來有效緩解臨床癥狀,延長發作時間。同時,護理人員應加強自我調節,對患者的情感體驗予以全面了解,著重剖析患者癥狀同情感變化之間的關系,以此來開展針對性有效的心理疏導與干預措施,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
  1.2.2 教會問題解決技巧和正確的應對方式
  護理人員引導患者了解與分析應激時間誘發的心理矛盾及困境,盡可能慢慢地消除事件對心理的不良影響,尋求到接近這一困境的有效方法,并落實到行動上,采取有效解決或應對問題的方法將自己從矛盾與困境中得以解放??赏ㄟ^看電視、聽音樂、聊天、散步等風多彩的活動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緩解對于應激源的感受,從而有效抑制應激反應;學習會表達與傾訴,將自己內心的不良情緒全部宣泄、釋放出來,將疾病癥狀同不良情緒之間的關聯性予以切斷;積極閱讀心理相關的書籍,對自身疾病及認知結構缺陷予以充分了解,對自己及他人進行全面審視,并漸漸改變;加強體育鍛煉,以此來將不良情緒予以全面釋放;培養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把握人際交往及溝通技巧,逐步改善臨床癥狀;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對自身資源優勢予以深入碗蕨,盡量發揮自己已經具有的能力。引導患者對所具有的應對資源予以了解,并掌握新的應對方式,激勵患者采用社會所接受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思想,積極應對、對于患者積極的變化,護理人員應予以及時表揚。
  1.2.3 安全護理
  創設舒適、安全的患者,避免外界無關人員過度的關注,隔斷消極暗示的干擾,不得將同類患者安排在同一個病房。針對情感爆發或陣攣發作的患者而言,應由專人進行照顧,避免出現傷害他人與自己的行為。同時,監督患者嚴格遵照醫囑服藥,并加強看護,避免走失。
  1.2.4 生活護理
  囑咐患者應保持充足的休息與睡眠,并注意水分及營養物質的補充。針對癱瘓及木僵的患者,應加強口腔及皮膚的清潔,定時翻身,避免出現壓瘡。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暗示治療,鼓勵與督促患者進行功能鍛煉,促使軀體正常功能得以早日恢復。組織開展娛樂活動、體育鍛煉活動,激發患者對生活的熱愛。
  1.2.5 家庭干預
  護理人員應注重家庭功能的開發,對患者予以家庭支持。引導家屬掌握疾病相關知識,對患者的困境及痛楚予以充分理解,積極同患者進行情感溝通與交流,激發患者及家屬的自我護理能力,切身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
  1.3 評價標準
  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SAS)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SDS)L51 對兩組患者不良情緒進行評定。
  1.4 統計學分析
  調查數據值以SPSS 18.0統計學軟件給子處理,臨床觀察指標采?。▁±s)表示,經X2檢驗,P<0.05 代表有統計學差異(P<0.05)。
  2 結果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差異較為輕微,不存在統計學價值(P>0.05);實施不同護理方案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態均有所好轉,但是研究組SAS、SDS評分降低幅度更明顯(P<0.05),詳見表1。
  3 討論
  在人的一生中,精神應激事件較為常見,不只是來自于外界,更多的是來自于患者個性特征及內心需求[2]。因此,臨床接受有效治療的同時,應予以有效的護理干預。本研究嘗試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從了解患者的內心體驗、教會問題解決技巧和正確的應對方式、安全護理、生活護理、家庭干預著手,從而有效改善抑郁、焦慮情緒。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這充分證實了針對性護理干預的臨床價值,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
  參考文獻
  [1]梁玲娟,徐凌燕,陳蕭蕭。臺州市某醫院分離轉換性障礙患者述情障礙影響因素研究[J].醫學與社會,2015,28(12):79—81.
  [2]趙偉.分離(轉換)性障礙患者的護理[Jj].中國傷殘醫學,2015(10):192—19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62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