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時心理干預護理聯合常規護理在肺栓塞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探究適時心理干預護理聯合常規護理在肺栓塞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將我院從2015年1月- 2017年8月收治的58例肺栓塞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臨床常規護理干預,實驗組聯合適時心理干預護理。統計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生命觀測值、SCL-90、SDS與SAS評分及并發癥發生率等。結果實驗組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治療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P02高于對照組,PC02、乳酸、呼吸次數、心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除精神病性和其他這兩項量表數值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心理量表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適時心理干預護理聯合常規護理能有效提高肺栓塞臨床治療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心理干預;肺栓塞;常規護理;抑郁癥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 2019) 01-98-04
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可分為肺血栓栓塞癥、肺脂肪栓塞綜合征、羊水栓塞、空氣栓塞、肺瘤栓塞等,其中尤以肺血栓栓塞癥( PTE)最常見,而臨床所稱的PE通常指急性PTE。急性PTE病情兇險,預后差,臨床癥狀常引起患者嚴重不適,故常引起患者情緒強烈波動,影響臨床治療效果[1]。有大量文獻已證明心理狀態能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2-3]。為明確其臨床效果,我院進行了相關隨機分組實驗?,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從2015年1月- 2017年7月收治的58例肺栓塞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均分為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組29例,其中男19例,女10例,平均年齡( 57.9±10.6)歲;對照組29例,其中男18例,女11例,平均年齡( 58.4+ 10.1)歲。所有患者均符合肺栓塞診斷標準[4]:( I)CT肺動脈造影明確診斷;(2)床旁超聲心動圖示急性肺高壓和右心室功能障礙;(3)伴有胸痛、呼吸困難、咯血等癥狀;(4)排除嚴重惡病質、冠心病等患者。兩組患者在一般情況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已經相關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已取得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 治療方法[5]
根據患者危險程度評估選擇合適治療方案。常規治療:(1)血液動力學和呼吸支持;(2)常規抗凝;(3)溶栓治療或取栓術。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一級護理,絕對臥床,防墜床,吸氧,常規檢測各項生命體征,根據醫囑進行相關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適時心理干預。 1.2.1 入院治療前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肺栓塞的相關知識,包括治療方案、治療期注意事項及治療后的各種臨床反應及相關簡易康復知識,緩解患者緊張心理,消除患者對癥狀尤其瀕死感的恐懼。對進入ICU的患者更要提供各種關心與幫助,營造一種安全可靠的氛圍。
1.2.2 入院中督促治療方案的落實,多進出患者病房或走動其床邊可提高其安全感,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指導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并提供完善治療環境和設備,備好緊急救治藥品。在各種治療方案中,應根據患者反應、訴求及臨床表現向管床及主治醫生匯報,及時調整用藥及用量。治療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的凝血情況及生化指標,防止DIC、出血等不良反應發生。在院期間,應密切關注患者的恢復情況,囑其提早進行阪復鍛煉,無禁忌應早期下床。
1.2.3 出院后建立完善的隨訪機制,并建議、引導進行防止情緒低落、抑郁癥等心理疾病的發生。改善生活中的不良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提高患者營養及免疫力,避免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等感染和并發癥;制定服藥計劃,提高依從性。
1.3 指標及評價標準[7]
統計患者治療前后的生命觀測值(包括PO.、PCO2、乳酸、呼吸次數、心率)及住院時間,統計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及出院1個月的SCL-90( symptomchecklist 90,癥狀自評量表)、SDS( self-ratingdepression scale,抑郁自評量表)與SAS( self-ratinganxiety scale,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及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包括出血、休克、感染、發熱等)、治療滿意度(自制調查問卷)。抑郁的評分標準:SDS>53分,SAS>50分,SCL-90總分>160分,陽性數目超過43項,或任一因子分超過2分。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6.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相關情況
實驗組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治療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前后患者生命體征變化
治療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PO.高于對照組,PC02、乳酸、呼吸次數、心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理評估測量值
治療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個月,組間除精神病性和其他這兩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外(P>0.05),實驗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國內外大量數據研究表明[8]肺栓塞患者由于強烈地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難常給人以瀕死感,甚至出現輕中度抑郁表現,心理狀態很大程度影響臨床治療效果。 本研究在臨床治療效果上,實驗組優于對照組,這說明適時的心理干預護理聯合常規護理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減少患者住院時間和并發癥,提高患者預后生活質量,并獲得了家屬與患者的滿意評價,這與董景珍[9]的研究結果相符合,其報道稱適時心理干預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從而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從治療前后統計患者的生命體征,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PO2、PCO2、乳酸含量、呼吸頻次和心率等生命體征數據均優于對照組,說明臨床治療效果提升顯著。賈艷春等多篇報道顯示[10-12],采用心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患者預后水平,穩定機體狀態。另外,我們通過SCL-90、SDS與SAS量表間接評價患者心理狀態,結果顯示治療后1個月,除精神病性和其他這兩項量表數值外,實驗組其他因子及量表評分均優于對照組。說明治療前肺栓塞患者常伴有急性心理問題,甚至處于輕中度心理抑郁狀態,各因子及量表評分均高于常模,尤以強迫、焦慮、抑郁、偏執、敵對為甚(評分>2.0),而治療后,各因子及量表評分均有顯著下降,故適時的心理干預護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境,解決心理問題,提高患者預后生活質量;龍梅等多個單位的研究結果表明[l3-15],心理干預能有效改善肺栓塞患者的抑郁狀態,進而提高實驗組患者的生理機能、心理機能等各方面健康指標。
隨著社會的發展,心理治療越來越被重視。尤其在住院患者、危重患者身上。而本次實驗結果充分顯示,心理聯合常規護理在肺栓塞患者中能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分析原因有以下幾點:(1)心理護理干預能增強患者的安全感,降低患者反抗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2)心理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患者抑郁、焦慮水平,從本質上改善患者心理狀態,良好的心理狀態可以影響應激水平,使得應激狀態下的激素水平重新達到平衡穩態,從而降低肺栓塞對機體的損害;(3)適時的心理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體征,從而促進預后,降低并發癥的發生。
在早期診斷、治療時,患者常有巨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從人院伊始進行適時的心理護理干預是有必要的。另外,肺栓塞發病急、病情重,常伴有各種負性心理問題,極度緊張、恐懼、煩躁不安、焦慮,伴隨各種絕望的情緒,因此,我們要進行逐一調查,并針對不同患者進行適時、合理的心理干預護理,在入院期,針對出現的表現調整護理方式,度過危險期。在出院后,嚴格執行隨訪制度,統計患者治療恢復情況,能有效提高患者對醫務工作者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適時心理干預護理聯合常規護理能有效提高肺栓塞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心理問題,旨在全面治療患者,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文亞蘭.心理干預對老年肺栓塞患者抑郁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5212-5213.
[2]汪家坤,吳艷.老年肺栓塞69例診治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 19): 3823-3824.
[3]張藝.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臨床急救護理[J/CD].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4,7(5):605-606.
[4]陳杭薇.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療的利與弊[J].中華肺部雜志,2014,7(2):129-130.
[5]韓曉剛.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病因與診斷方法[J].山西醫藥雜志,2012,41( 24):1270-1271.
[6]張俊麗.心理干預在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療過程中的作用[J].哈爾濱醫藥,2015,35(5):408-409.
[7]陳紅喜,李抒懷.肺血栓栓塞癥33例臨床病例分析報告[J].淮海醫藥,2012,3( 30):108-110.
[8]任愛鳳.急性肺栓塞綜合護理干預方法的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 10):1644-1645.
[9]董景珍,王樹偉.適時心理干預護理運用在肺栓塞患者中的療效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16.45 (4): 487-489.
[10]賈艷春.心理干預對肺栓塞患者治療療效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 (9): 813-814.
[11]代芬.心理干預在肺栓塞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5,8( 2): 119-121.
[12]崔玲.心理護理干預對68例肺栓塞患者的療效影響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4,6(6): 37.
[13]龍梅.心理干預對老年肺栓塞患者抑郁狀態的影響[J].中國康復,2011,26( 1): 69-71.
[14]楊麗.心理護理干預對改善老年肺栓塞患者抑郁狀態及生活質量的效果分析[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4,7( 4): 47-48.
[15]郭素梅.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肺栓塞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心血管病雜志,2016,4( 29):11-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89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