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單式管理在ICU危重患者轉運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該次實驗課題主要探討ICU危重患者轉運中采用清單式管理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16年8月—2018年8月該院需要轉運的ICU危重患者210例,遵照雙盲法分組標準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105例,在轉運過程中分別采取清單式管理與常規管理,對比兩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和轉運時間。結果 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1.43%,與對照組的29.52%相比優勢明顯,對照組轉運時間長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清單式管理應用在ICU危重患者轉運中,能夠有效減少患者轉運時間,值得推廣。
[關鍵詞] 清單式管理;ICU;院內運轉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3(c)-0035-02
如今臨床上越來越重視保障患者安全,有研究表明,危重患者外出治療和檢查的概率約占45%,其中不良事件發生率竟高達70%,危重患者院內轉運也同樣是急救的重要環節,因此醫院需要重視危重患者的院內轉運環節[1]。清單式管理主要是根據患者病情情況決定轉運方式,在轉運過程中盡可能減少不良事件,現通過研究該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210例ICU危重患者采取不同轉運模式的效果,表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10例患者平均分為兩組,所有患者APACHE-Ⅱ評分大于等于12分,且排除轉運時間小于10 min的患者和禁止移動的重癥患者。對照組男55例,女50例,年齡24~71歲,均值(49.8±4.33)歲,其中婦產科患者占19例,呼吸衰竭患者占21例,冠心病患者占25例,腦血管疾病患者占26例,其他占14例;觀察組男58例,女47例,年齡23~75歲,均值(51.3±5.79)歲,其中有17例呼吸衰竭患者,有22例婦產科患者,有23例腦血管疾病患者,有32例冠心病患者,有11例其他。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轉運流程管理,護理人員在轉運之前準備好設備和藥品,并且通知接收科室,帶好患者的病歷資料,由患者家屬和護士一起完成轉運,在到達科室之后,護理人員之間需要做好交接工作[2]。
觀察組行清單式管理,負責轉運的責任護士運用轉運檢查表評估患者病情,包括轉運前、中、后,轉運之前全面評估患者引流、管路及其生命體征情況,準備好物品,轉運前進行溝通,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護理人員與家屬、醫師進行溝通,了解轉運的風險性和必要性;②確定患者病情:根據患者呼吸、意識狀態以及生命體征情況分級評估[3];③護理人員安排好轉運護理人員,并記錄患者離開科室的時間,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評估患者情況,及時告知患者家屬患者的病情,在轉運之后,收集患者家屬、相關科室對轉運情況的滿意程度,并根據各方面的回饋情況完善轉運流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在轉運過程不良事件(備用物品短缺、物品準備不齊全、輸液故障、物品遺落、管道堵塞或脫落)發生情況以及轉運時間(轉運總時間、轉運交接時間、轉運準備時間)。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統計數據,用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χ2檢驗;用(x±s)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良事件
對照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29.52%,觀察組為11.43%,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轉運時間
兩組轉運時間進行比較,觀察組準備時間、交接時間以及總時間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危重患者在住院過程中需要進行治療,因此常常需進行院內轉運,而ICU危重患者病情較為嚴重,且變化較快,在轉運過程中容易發生心跳驟停、血壓突變等情況,一旦干預不佳,則會錯失最佳的搶救時機。清單式管理不僅僅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還可縮短轉運時間,在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評估時,只需要在表格的相應項目欄中打上對鉤,且需要記錄好轉出的時間,在患者轉運到病房后,交接患者的護理人員需要在轉運審核表上核實各項內容,也同樣采用打對鉤的方式確定患者的治療情況,在確認無誤之后簽字確認并記錄轉入時間,這樣既提高了工作效率,還在整體上減少了各階段轉運的時間[4]。有研究表明,ICU重癥患者在轉運過程中使用轉運檢查單能夠提高患者轉運效率,提高患者家屬的滿意程度,由于在轉運過程中有多種危險因素,患者病情不穩定,若是在發生意外情況后,患者得不到有效的護理,則容易導致低氧、低血壓,嚴重的甚至導致患者心臟發生驟停[5]。在轉運之前給予患者適當的護理,對患者進行肢體保護、出血部位固定、氣道支持、靜脈通道等,并正確評估患者的生命體征情況,這樣能夠讓醫護人員進一步加強對患者的了解,以此為根據針對患者情況制定有效的轉運要求和措施,在轉運過程中更為合理地安排護理人員,降低轉運中的發生并發癥的機率。在轉運的過程中,優質的護理工作能夠及時發現患者病情變化,并對患者實施搶救,這就要求醫護人員要具備豐富的搶救經驗,從而減少意外事件的發生。由于患者轉運的時間短以及病情變化快等原因,加大了風險發生的幾率,轉運核查表則是為了避免轉運風險,增強護理人員與醫生的責任意識,加強溝通,在轉運過程中注重各種事項,保障患者的安全,清單式管理實施之后,接收科室醫護人員和患者家屬的滿意度均有明顯的提高。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不良時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轉運過程中觀察組轉運各階段時間較對照組短(P<0.05),說明觀察組轉運模式可行性高,能夠有效提高轉運效率。陳紅芳等[6]研究指出,安全管理模式運用在ICU危重患者中安全性高,能夠進一步提升患者家屬的滿意程度。
綜上所述,ICU危重患者采用清單式管理轉運模式,能夠縮短轉運準備、交接時間,降低不良事件率,有確切的效果,建議在臨床上進一步推薦。
[參考文獻]
[1] 陳紅.無縫隙護理管理在急診-ICU患者轉運交接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3):158,163.
[2] 朱紅偉,董應蘭,王明明,等.清單式管理在ICU危重癥患者院內轉運中的應用效果[J].廣西醫學,2018,40(11):1274-1275,1281.
[3] 史榮花.無縫隙護理管理在急診-ICU患者轉運交接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學,2018,42(2):178-179,183.
[4] 王榮,張美琪,鄒翼霜,等.清單在重癥監護室患者家屬探視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2):54-56.
[5] 林松茂,袁蕓蕓.危機管理在ICU危重患者院內轉運過程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9):49-50.
[6] 陳紅芳,李智會,康慧玲.ICU危重病人院內轉運的管道安全管理[J].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11,39(4):466-467,470.
?。ㄊ崭迦掌冢?018-12-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01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