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R醫護溝通模式在危重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探析SBAR醫護溝通模式在危重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 12月我院急診科收治的187例I級危重癥患者為主要對象,其中1 -6月份98例運用傳統交班模式設為對照組,7 - 12月89例采用SBAR模式設為觀察組,對兩組的護理管理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在基礎護理、病情觀察、健康教育和專科護理上的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醫護滿意度對比分析為91.0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6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急診危重癥病患管理中運用SBAR醫護溝通模式,可使醫護合作更為密切,有效提高醫護合作的滿意度和護理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SBAR;醫護溝通模式;危重患者;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 2019) 01-173-03
在醫療關系中,醫護關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健康、和諧的醫護關系是保障治療和護理等系列醫療活動順利進行的關鍵,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作出診斷,并及時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SBAR醫護溝通模式以證據為基礎,及時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認清問題、解決問題,實現更全面、更有效的溝通,提高醫護人員信息交接的準確性,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1-2]。本文以我院急診科收治的187例I級危重癥患者為主要對象,對SBAR醫護溝通模式在危重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評價,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以2017年1 - 12月我院急診科收治的187例I級危重癥患者為主要對象,其中1 -6月98例運用傳統交班模式設為對照組,7 - 12月89例采用SBAR模式設為觀察組。對照組中:男50例,女48例;年齡25 - 76歲,平均(45.9±3.3)歲。觀察組中:男48例,女41例;年齡24 - 77歲,平均(45.8±3.4)歲。在統計學軟件中錄入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在上述一般資料的對比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3]:(1)兩組患者均為分診為I級危重癥患者,(2)醫囑下達病?;蛭V?(3)APACHEⅡ>15分;(3)家屬知情、自愿參與。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傳統醫護溝通模式):患者入院后由醫護人員接診,由醫生及時做出診斷,下達醫囑,并由護理人員配合完成相關醫療操作。
觀察組(SBAR醫護溝通模式):SBAR即為:situation(現狀)、background(背景)、assessment(評估)、recommendation(建議)。制定危重癥患者床旁交接班表和病情報告表,綜合不同科室患者的病情特征和護理行為規范,構建病情匯報模式[4-5]。“現狀”是指患者的床號、姓名、當前診斷結果、病情變化;背景是指患者的主訴病史、主訴過敏史、相關病史、異常檢查結果及相關用藥史;評估是指患者目前的特殊情況、氧療、最新的檢查數據、潛在并發癥等;建議是指下一班病情關注的特殊點和注意點,以及護理并發癥防護等。指導護士交接班時全面匯報病情,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全面匯報,做好有效、規范的溝通。科室設置規范的SBAR交班表格及交班內容,引導護士正確書寫,并由科室內成立由護士長和護理組長、各小組長以及每個護士構建三層培訓策略,每天由護士長或護理組長督導每次的交接班,對于存在的不規范的交接班,現場點評指導,各組小組長對各組護士進行跟進SBAR交接形式的掌握情況,從而做到互動交流、點對點幫扶、文獻報告等多種形式的培訓,保障SBAR模式交班的真正落實。
1.3 評價標準
?。?)采用評分的方式對兩組的護理質量進行評價,重點評分四方面:基礎護理、病情觀察、健康教育和??谱o理,各項評分的總分為10分,分數越高,表示護理質量越好[6]。(2)運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評估兩組醫護合作的滿意度情況,滿意度評價分為非常、基本和不滿意三個等級,計算兩組的醫護滿意度[7]。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中187例I級危重癥患者的一般資料和各項數據均納入統計學軟件SPSS13.0中,兩組對比中的醫護合作滿意度等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X2檢驗;對比中涉及的護理質量評分等計量型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各項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在基礎護理、病情觀察、健康教育和??谱o理上的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醫護合作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醫護滿意度為91.0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6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SBAR醫護溝通模式是以證據為基礎的標準溝通模式,曾在美國海軍核潛艇、航空業的相關緊急任務中發揮了準確傳遞信息的作用,在西方國家臨床護理中的應用較為廣泛,是護理人員將患者病情匯報給醫生的常用溝通模式[8-10]。該溝通模式可幫助護士在短時間內了解患者的完整信息,確?;颊呖梢缘玫郊皶r有效的醫療服務。而I級危重患者的突發狀況多、病情危重,這對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醫護溝通模式下,護理人員只是遵醫囑實施操作和護理服務,缺乏自我分析和判斷力,其信息溝通和交接具有盲目性、重復性以及隨意性等缺陷,易造成護理不良事件,對患者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11-12]。而SBAR醫護溝通模式下,護理人員對I級危重患者的病情在交接班時有更全面的了解,可以作出及時、正確的評估和判斷,并將最有效的信息在短時間內快速的傳遞給醫生,讓醫生及時制定治療方案,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SBAR醫護溝通模式的護理質量更佳,且醫護合作的滿意度更高,這與周燕妮[l3]報道中的相關結果有一定相似性,從該結果中可以看出,實施SBAR醫護溝通模式,首先可以提高護士的??谱o理能力,其次可加強醫護之間的團結和協作,最后更有利于優質護理模式在臨床上的應用。
經過本次研究,我們將SBAR醫護溝通模式的優點總結如下:(1)危重患者護理難度大、環節多、交接繁瑣且時間長,易對患者安全及護理質量產生不良影響,而SBAR溝通模式的應用能夠幫助護理人員盡快準確的確定患者的問題,收集并歸納相關資料后可全面、細致且快速的將問題匯報給醫生,使患者及時得到有效的醫療服務,可見SBAR溝通模式的應用能夠保證護理工作連續性,提升護理安全性[14-15]。(2)護理人員可在SBAR溝通模式四部曲的指導下快速收集關于患者病情的有效信息,并與患者進行良好溝通,協同其他護理人員或醫生分析收集的信息,在此過程中可有效提升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以及評判思維能力[16]。(3) SBAR溝通模式應用后,護理人員將情況匯報給醫生前已經處理過患者的病情信息,能夠幫助醫生直接把握重點問題,及時做出有效的反饋,因此SBAR溝通模式的應用能夠節省醫生處理信息的時間,有效保證了患者的護理和醫療安全,使得醫護關系更加和諧發展。
綜上所述,在急診I級危重癥病患管理中運用SBAR醫護溝通模式,可使醫護合作更為密切,提高護理質量和醫護合作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朱清文,楊源,廖芹,等.SBAR溝通模式在危重癥病人交接班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 12):1532-1534.
[2]陶怡,蔣小平,程曉紅,等.SBAR溝通模式在兒科急診患者院內交接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9):1035-1038。
[3]周燕妮.SBAR溝通模式在急診醫護溝通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 7): 72-73.
[4]柴翠萍,謝秀霞,閆紅麗.個體化SBAR溝通模式在骨科疼痛管理醫護溝通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5. 17( 20):1840-1842.
[5]鄧艷,張建林,唐湘.SBAR交流模式在腎臟科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班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 (35): 4418-4421.
[6]吳秀媛,李玉梅,王玲.SBAR溝通模式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 16):25-27.
[7]劉霞,韓雅琴,王怡華.SBAR溝通模式在CCU護士病情匯報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3,28( 17):55-56.
[8]黃珍,黎艷歡,張宗綿.SBAR標準溝通模式在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7 (1): 27-29.
[9]簡靜,黃桂桂,黃艷榮.SBAR交流模式在臨床病情匯報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7,16( 27):163-165.
[10]范潔,趙長偉.無縫隙護理配合SBAR模式在急診-ICU轉送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 ( 29):132-135.
[11]韋瑩瑩,王麗.SBAR溝通模式在急診危重病人轉運交接中的應用[J].養生保健指南,2017,13( 37): 258.
[12]劉海英,易利華,任國琴,等.SBAR醫護溝通模式在危重患者管理中的實施及成效分析[J].中國醫院,2017,21(8):61-62.
[13]周燕妮.SBAR溝通模式在急診醫護溝通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 7): 72-73.
[14]姚宏燕,余軍玲,陳旭,等.SBAR溝通模式在護理管理人員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22(14): 185-186.
[15]李建萍,錢火紅.SBAR溝通模式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現狀[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 15):36-38.
[16]孫遲.SBAR溝通模式在急診危重病人轉運交接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7,15( 18):2247-224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89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