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舒伯特藝術歌曲淺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舒伯特藝術歌曲的產生、發展、存在,不僅賦予了藝術歌曲特有的浪漫主義色彩,更賦予了藝術歌曲新的生命,創造了藝術歌曲的新時代。本文從“音樂與詩詞”、“調性與和聲”兩個方面,淺析舒伯特的藝術歌曲。
  關鍵詞:詩詞;音樂;調性;和聲
  舒伯特藝術歌曲以其細膩的手法,異常豐富的內容,真摯細膩的情感表現,靈活多樣的寫作形式,奇妙地運用了詩化了的音樂,使“音樂與詩詞”、“音樂與調性和聲”緊緊地結合在一起,使人們深切感悟其音樂內涵并深深理解其詩的意境。本文從“音樂與詩詞”、“調性與和聲”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音樂與詩詞
  舒伯特藝術歌曲的特點之一:音樂與詩詞的完美結合。
  第一:創作離不開詩歌,舒伯特從詩詞之中獲得了情感與音樂的契合點,仿佛詩歌與音樂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兩者不可缺一。如《鱒魚》這首歌曲中,詩詞內容以敘述的手法講述了小鱒魚和漁夫的故事。歌曲前部分詩詞反映了小鱒魚暢游水中愉快的生動景象。這時的音樂曲調歡快、跳躍,情緒愉悅,旋律部分音樂在中上聲部旋轉,使音樂和歌曲詩詞的內容交相輝映,相互襯托,緊緊地融合為一體。
  第二:舒伯特的作品大多是通過不同的題材,并巧妙地運用了音樂與詩詞的完美結合來描寫生活,反映現實。如《鱒魚》這首歌曲,通過“漁夫”捕魚這個常見的現實生活事例,描寫小鱒魚所遭遇的不幸,表示了舒伯特對小鱒魚的“惋惜和同情”的思想感情,更抒發了舒伯特對自由的渴望和對“漁夫”捕魚行為的憎恨。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了一個深刻的社會現實——單純和善良往往會遭到虛偽、奸詐和邪惡的迫害。
  第三:舒伯特在其音樂形式與詩詞奇妙吻合的基礎上,還常常運用音樂使詩詞得以創造性的發展,并運用音樂把詩詞的高潮從音樂中突現和強調出來。例如歌曲《致音樂》在第一段結束處“向我展現出光明天地”歌曲采用了級進方式向上推進,演唱時力度由弱變強,循序漸進,處理成漸強,一步步加大音量,慢慢地將歌曲推向高潮,展現出歌曲的無窮魅力。又例如歌曲《魔王》中,舒伯特運用音樂把病兒的呼喊聲的音調一次比一次提高,直到把歌曲的情緒推向最高潮,用以表示孩子的恐懼和害怕的程度逐漸增強,孩子的每次呼喊通過音樂情緒的增強,使緊張、恐怖的氛圍愈加強烈。
  舒伯特藝術歌曲的特點之二:藝術歌曲的音樂創作極富有創意性。
  第一,舒伯特有著發現“美”的眼睛。他往往能從大詩人的詩詞之中,發現其中所蘊藏著的情感和意境。他使文學詩詞與音樂做到了完美的結合,并在整個音樂的進行之中,準確的運用了創新的表現技法,生動形象地展現了詩詞的情感和意境,創造出富有影響力的一種新的音樂。例如《致音樂》就運用了D大調旋律和簡易伴奏音型進行創作,使其音樂情緒抒情平穩、節奏規整自然,充分地烘托出了歌曲的感情與意境。
  第二,舒伯特藝術歌曲中的旋律極具個性。他的旋律創作不僅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而且旋律抒情、單純、樸素,極具民間特色。例如《聽,聽,云雀》這首歌曲,旋律極其優美動聽,整首歌曲輕快而富有活力,生動地描繪出云雀靈巧的一面。歌曲的旋律場處于不穩定的狀態,發音要輕快且平穩,對于氣息和發音的要求較高,輕快巧妙的發音,也托出了歌曲的氣氛,生動描繪了云雀的吟唱,展現了美好的畫面。
  第三,舒伯特對藝術歌曲中人物心理的細膩描寫,使其藝術歌曲的情感表現極為深刻、更富感染力。對于舒伯特藝術歌曲而言,對人物的心理描寫在其中占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這也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地動情感人。例如《幻影》這首歌曲,歌詞“你,我的幻影,你蒼白的生命!你為何模擬嘲弄我?在這兒忍受折磨痛苦”形象生動地描寫了主人公對于愛情的失望以及絕望的心理,舒伯特為這首詩歌譜寫了一段極具有戲劇性的旋律,表達了主人公在失戀之后,充滿了孤獨、寂寞、憂郁的壓抑的心理情緒,為歌曲賦予了深刻的情感力量和感染力。
  第四,舒伯特的藝術歌曲內容廣泛,歌詞內容大多都是來自當時大文豪之手。如:著名的《魔王》、《野玫瑰》都是選自歌德的詩詞;《搖籃曲》與《死神與少女》選自克勞諦烏斯的詩詞;《聽,云雀》與《誰是西爾維亞》選自莎士比亞的詩詞;還有《幻影》《漁家姑娘》《海濱》選自海涅的詩詞……他的藝術歌曲具有幻想性和吟唱性,曲調旋律婉轉悠揚,演唱時極富表現力,語言充沛,戲劇性強,聲音中表情變化和戲劇效果明顯,旋律極易上口。
  第五,在抒情小曲體裁之中,舒伯特常把民間音樂作為歌曲創作的源泉。他借鑒了民間傳統歌舞,創作抒情旋律服從詩歌的意境,塑造的歌曲音樂形象,常常賦予了較強的戲劇性和歌唱性。例如歌曲《野玫瑰》,舒伯特根據詩歌所展現的意境及風格,采用了民歌的方式去譜寫旋律,在民間音樂的基礎上,配以流暢的旋律節奏,且帶有德奧民間傳統歌曲明快、詼諧的特點,表現草坪上純潔、可愛野玫瑰的形象,以及那個把玫瑰花折斷少年的魯莽粗俗的人物形象。
  第六:舒伯特(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在音樂(情緒氛圍)上能營造出勝于詩歌的炫染力,還能超具體地描繪出詩詞欲抒發的情感。在舒伯特(藝術)歌曲中,鋼琴伴奏的地位是顯赫的。其原因是因為鋼琴伴奏(舒伯特)完美地展示與提升了音樂作品,使歌詞的內涵(深刻)及歌曲的音樂表現都更加形象立體。他在鋼琴伴奏手法上的寫作富有創新性,使音樂與詩詞更交融,也使人物內心與心理刻畫得更深入,使歌曲與鋼琴伴奏融成一體,從多個方面,從各個層次表現出你呼我應,以此提升其歌曲之藝術價值。例如,舒伯特的歌曲《魔王》中他用三連音來模仿樹葉沙沙聲,用急快八度三連音營造父親騎馬快跑的氣氛,表現了歌曲的意境。
  舒伯特藝術歌曲不僅在音樂詩詞極有風格特點,而且在調性與和聲運用上也極富特色。
  二、調性與和聲
  舒伯特奇妙的采用調性的變動來刻畫人物之形象。調性確立與發展體現了音樂作品的基本框架,其形態也體現在作品的整體調性布局和局部調性變化上。調性的布局形態能夠真切地折射出作曲家的創作手法及創作風格。舒伯特藝術歌曲中的調性變動,在他眾多作品里均有展現。調性的變化和確立,在歌曲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現,其歌曲歌詞的情緒發展的展現和歌曲背景的完美烘托,使歌曲的藝術性得到了完整的展現。   舒伯特(藝術)歌曲其調性安排方面有著自己不同方式。他對于歌詞的理解,往往浸透在對調性的安排上,極具特點。他在對調性的安排和創作上,都有著相當大的創新和發展。舒伯特在調式調性的安排上大量運用了遠關系轉調的形式,對歌曲人物的心理情感的變化進行刻畫。舒伯特極富創造性地采用了減七和弦,并利用它來進行轉調,從而利用各種不同調性關系的對比,對人物的性格形象進行刻畫。例如在《地神》中,大量的減七和弦,描寫地神所承受極度的痛苦。到曲子中間的15小節時,作曲家運用了增三和弦,把曲子轉到了b小調上,在音樂的色彩上,營造出了強烈的對比。緊接著到了21(小節),減七和弦的再次使用,歌曲進入B段,大量的減七和弦,來表示地神悲痛欲絕的心情,后又將調性轉回到了g小調。
  舒伯特(藝術)歌曲中,調性不同的歌曲分別用來展現不同的情緒色彩。大調往往表現出了喜悅、愉快的正面情緒色彩。《聽,聽,云雀》是C大調作品,是首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它的旋律具有明朗、歡快色彩氛圍,展現了小云雀愉快一面。而小調則用以表現黯淡、消沉的負面情緒色彩。例如《晚安》這首歌曲,采用了d小調,利用了小調音樂較為黯淡、柔和的音樂色彩,呈現出流浪者內心的痛苦。舒伯特在歌曲創作中還頻繁地使用調性轉變來刻畫人物情緒的突變。例如舒伯特聲樂套曲《冬之旅》中,就多次地使用了轉調手法,描寫了人物的感情發生明顯的改變,他的轉調方法不僅僅采用了傳統的近關系轉調,常常會出現無征兆且出人意料的遠關系轉調。表現了流浪者一系列的情緒變化,靈活地運用了調性變化的作用來刻畫人物內心情感的變化和人物的形象。例如在《小夜曲》中,作者就運用由小調轉向大調的這種方式,歌曲的開始是色彩柔和、暗淡的d小調,到了后半部分轉入了明朗的D大調,促使歌曲在音樂的感情色彩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使得歌曲旋律漸漸地從暗淡變得明朗起來,自然地轉化了歌曲的思想情感,形象地刻畫了主人公的形象及性格特征,表現出少女在戀愛時期羞澀且又大膽的復雜心態。最后,作者又將調式轉回d小調,并使音樂在小調的六級音上結束,制造出少女對愛情的幸福憧憬的氛圍。舒伯特靈活調式的轉變,極具表現力地描繪了人物的心理變化,使人物的形象更為明晰、深刻,突出了歌曲的內涵和心理情感特征,是人物形象得到升華,使情緒和人物更加立體化。
  舒伯特還運用豐富的和聲來描寫人物的心理。和聲是音樂的基本表現手段之一。舒伯特藝術歌曲中和聲的運用多以大小調以及各式各樣的三度調性對比以及等音調等的和聲手法,來展現其較強的邏輯性。例如在歌曲《晚安》中,歌曲是以d小調作為開始,其音樂色彩較為黯淡,于歌曲的間奏后,作者采用了三度的調性對比,在再現部時巧妙地把d小調轉到了D大調,使其音樂的色彩從黯淡變為開朗明亮,對歌曲的思想感情作出了積極的補充。如歌曲《疑問》第二部分,作者同樣以三度的調性對比的轉調方式,把B大調轉換為G大調,細膩地描寫了人物的心理變化,豐富調式調性的變化。
  舒伯特還對和聲的藝術色彩十分敏感,他十分注重和聲以及調性色彩的對比性,強調調性要具有邏輯性。例如歌曲《魔王》是首敘事歌曲,舒伯特在歌曲中常常使用屬九與導七和弦,完美的利用了其和聲的藝術色彩來刻畫人物內心并展現故事情境。在歌曲第一部分是敘事者對故事的敘述,如:樂句“他抱住孩子在懷里安放”之處,音樂是在G和聲大調上進行的,織體上方聲部的五六和弦解決到了第三小節的主六和弦,使音樂的情緒較之前的緊張氣氛稍顯緩和。其運用導七和弦的緊張氣氛,突出了敘述者情緒的起伏和其緊張激動的語氣,此時,其與主和弦持續的運用,使得音樂情緒起伏跌宕,生動地描述了父親抱著病兒回家時候的不安的情緒和緊張的氣氛。歌曲的第二段旋律織體是在a小調上進行的,手法相似,五六和弦與旋律跳進及其不和協音響的效果,形象且生動刻畫出病兒驚恐的心理,與之前父親的旋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八┲L袍冠冕堂皇”這句歌詞,對魔王進行了進一步的描寫,使得歌曲的情緒更加詭異恐怖,調性從a小調轉為g小調,重屬導七和弦和主和弦連續使用,生動地刻畫出病兒心驚膽戰的神態,結合調性的不穩定,有著情緒跌宕起伏的音響效果,舒伯特用和聲的藝術色彩完美地展現了病兒痛苦、害怕的心理狀態。到“我喜歡你,你長得很漂亮”這里,導七和弦在E大調上以極弱的力度進行,與下聲部是主音的八度持續與旋律的二度進行,展示了魔王對病兒的威脅。
  在舒伯特的藝術歌曲之中,作品的內容與調式和聲色彩的運用極為協調。他較多的運用單一、簡樸的和弦,音樂多以自然音階進行,這也充分地展現了舒伯特對于和聲色彩藝術的敏銳觸覺和他細致、縝密的音樂思維。他巧妙地運用豐富的和聲來描寫人物的心理,使人物的心理更為鮮明、形象生動,極佳地展現和刻畫了人物的魅力。
  三、結語
  舒伯特(藝術)歌曲簡潔、自然、樸素、流暢。他的創作手法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十九世紀的浪漫主義作曲家。舒伯特的藝術歌曲在“音樂與詩詞”、“調性與和聲”等方面都很有特色,值得人們好好的研討。
  [參考文獻]
  [1] 么雪.詩歌樂的高度融合—論舒伯特《魔王》的藝術創作[J].樂府新聲,2008,01.
  [2] 林思名.淺談舒伯特歌曲創作的藝術風格[J].大眾文藝,2014,11.
  [3] 高靜.舒伯特藝術歌曲中鋼琴伴奏的重要意義分析[J].黃河之聲, 2015,16.
  [4] 劉安利.基于舒伯特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探究[J].音樂創作,2016,07.
  [5] 譚艷香.淺談舒伯特藝術歌曲的美學特征[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 2015,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047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