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近現代聲樂作品的民族性及發展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廣西涌現出了很多優秀的作曲家,這些作曲家又以廣西民族元素為素材創作出了新的具有時代意義的民族聲樂作品,對廣西民族聲樂的推廣和發展有巨大的貢獻,也對“中國——東盟音樂周”和“一帶一路”音樂文化的傳播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本文就以優秀廣西近現代聲樂作品作為研究對象,以廣西民族聲樂的創作、創新為基礎,探究了近現代廣西民族聲樂作品的特點。
關鍵詞:廣西近現代;聲樂作品;民族性;發展;探究
一、研究背景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一個以壯族為主,漢族、瑤族、苗族等十二個民族融合聚集的省份。經過上百年不斷的流傳和積淀,廣西的民族聲樂形成了多元并包的文化特質,這些特殊民族元素被廣泛地運用于近現代民族聲樂作品的創作當中。這一時期出現了多位優秀的作曲家,他們又以廣西民族元素為素材創作出了一些優秀的聲樂作品,這些作品既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神韻,又具有多樣性現代化的濃烈氣息,既保存了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風情,也具有與其他民族音樂不同的特殊性氣質,不僅為廣西傳統民間音樂的繼承與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同時也對新時期中國聲樂作品的創作與創新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現階段廣西民族聲樂文化的現狀不容樂觀,我國與世界民族聲樂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第一,新的民族聲樂作品創作速度緩慢,以前的聲樂作品年代遙遠。群眾難以理解和接受民族音樂作品;其次,民族聲樂演唱技巧相當困難。歌唱程度較小,流行程度較低;第三,年輕一代提倡更現代、更流行的生活方式和交際方式。致使民族音樂的發展空間日益縮小。由此可見,本文對于廣西民族聲樂作品的民族性及其發展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
二、廣西近現代優秀聲樂作品中的廣西民族音樂元素概況
廣西民族音樂藝術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民族音樂元素,民族音樂元素可分為音色、唱腔、速度、力度等多種形式的元素,是音樂表現的手段。廣西壯族自治區是以壯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地區,漢族、瑤族、苗族等民族融合在一起。而廣西民歌是廣西民族特色聲樂的源頭。因此它所包含的音樂元素也是多種多樣的,它們所表現的是廣西的民族特色和廣西的風俗人情,豐富而獨特的音樂特色,廣西的聲樂作品具有多樣的民族特色,整合了廣西的民族樂器、民歌小調、風俗民俗、童謠故事等多元民族元素。
(一)廣西近現代優秀聲樂作品的多元化
廣西擁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音樂資源,民間音樂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據統計,廣西的民間音樂有超過100種形式,可分為愛情歌曲、政治歌曲、勞動歌曲、兒童歌曲、民歌、生活歌等。
愛情歌曲在小調中占有很大比例。在藝術表現手法上的運用極為豐富,比較突出的是比興、雙關和重復,它們表達了勞動人民的真摯而感人的愛情。
當前的政治歌曲是人民在當今的政局中創作出來的歌曲。它反映了勞動人民對某些政治事件的認識和態度,以及對政治家和政治情況的理解。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政治理想和為理想而奮斗的精神。
勞動歌曲包括各種礦工歌曲、號子、伐木歌曲、田園歌曲、采茶歌曲、打夯歌、搬運歌曲等。它是一種由體力勞動產生的民歌,伴隨著勞動的節奏。這是一種可以直接反映勞動生活或協調勞動節奏的民歌。它有協調的運動。指導勞動、激發動力,氣勢高昂等特點。
童謠是一種短小精悍的口頭歌曲,由簡潔而生動的韻律構成,在兒童中傳唱。歌詞大多詞意清晰反映兒童的生活興趣,傳播生活和生產知識。
民俗歌曲是在特定的民俗活動中演唱的民歌,它直接反映了民俗的基本內容和特征。它常用于男女結婚、過生日和送葬禮、新房竣工、招待客人和民俗活動的場合等。
生活歌曲的范圍相當的廣泛,而狹義的生活歌曲主要是指人們的社會觀和對家庭生活的思考。就表達手法而言,生活歌曲運用了大量的對比手法,通過生動的對比,表達了歌者內心的感受。
?。ǘV西近現代優秀聲樂作品對廣西民各民族語言的借鑒
廣西民歌的最大特點是現作曲、現演唱,詼諧的詞語不斷重復,語言簡潔,易懂。由于歷史文化背景、不同民族的語言、經濟形態、自然環境和民族心理素質,每個民族都有自己鮮明特色的語言形式。它也反映了中國音樂文化的各自優勢。在歌曲創作中,民歌中的古典曲調和歌詞被廣泛運用,從而表現出這些聲樂作品的民族特色。例如,在《三月三日、九月九》的作品中,有許多襯詞交織,兩小節“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在伴唱后出現,聽起來像一首勞動歌曲,打開了整首歌的帷幕。這里的合唱團應該加入“原生態”的歌唱方法。略帶嘶啞的感覺,使它更像生活。其次是四組同樣鼓舞人心的“手挽手”(噻啰噻啰 噻羅噻)”這里“噻啰”不僅在壯族民歌中,苗族、云南彝族等南方少數民族較為常見,給這個詞組和樂句增添了濃郁的地域色彩,而“噻羅”一直貫穿于歌曲的前后。在曲調的運用上,作曲家傅磬用“耶”作為甩腔襯詞,如“耶一一噻啰啰噻啰 啰噻啰啰噻”反復出現,形成一種層巒疊嶂,曲折蜿蜒的走向,就像一群穿著節日服裝的少數民族挑著扁擔搖搖擺擺,但心里卻非常高興地踮腳前行。演唱時反復的出現,你應該注意正確使用呼吸和聲音的強度由弱變強,音色要盡可能的明亮具有穿透力。以便更好更真實地貼近民族和民間感情。
(三)廣西近現代優秀聲樂作品對廣西民族旋律的運用
廣西各民族音樂的旋律特征各不相同,有的旋律活潑、有的旋律靈活、調皮,有的旋律輕松、有的旋律優美、流暢,有的旋律高亢,有的旋律低沉。眾所周知,《山歌好比春江水》這是一首具有旋律優美,唱腔高亢、活潑、甜美的民歌。它是作曲家們根據廣西柳州的漢族山歌《石榴青》改編創作而成的。
《石榴青》是廣西柳州流行的漢族民歌。它反映了一個年輕士兵和未婚妻傾訴自己的愛,互相鼓勵的情景。20世紀50年代,其旋律主題被歌舞劇《劉三姐》收納為主題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妒袂唷返男墒恰渡礁韬帽却航分餍傻那吧?,根據漢族民歌的特點,每段都有四句詞,每句只有三個字,旋律在高音區,高音高亢豪放,最后三句都是七字?!渡礁韬帽却航返牡谝?、八小節完全采用《石榴青》的第一、八小節旋律,幾乎沒有改變;《山歌好比春江水》的第三、十二小節在《石榴青》第三、十二小節原曲旋律的基礎上改變其節奏。改編之后的《山歌好比春江水》隨著優美的旋律,細膩而真摯的情感,表現出強烈的民歌魅力。 廣西民族聲樂作品經過不斷地演變和積淀形成了多元、包容、自信的文化特征。獨特的地域特色、文化環境和民族風情是音樂家創作的源泉。廣西近現代優秀聲樂作品不斷涌現。不僅讓更多的人了解廣西的民族音樂,而且對于挽救瀕臨滅絕的廣西原始生態民歌具有重大的意義,為傳承和發展民族傳統聲樂開辟了新的途徑。
三、廣西民族聲樂作品的現狀與發展
廣西民族聲樂文化的現狀不容樂觀。中國和世界民族聲樂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因科技的不斷進步,以及社會逐漸進入到高度工業化的程度,導致了社會的加劇分化,因此就出現了非常精細的分工系統,導致的結果是社會的流動性不斷增強,當今,它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同時,也強化了人們的競爭意識,從而導致人們的名利感大幅度增加,導致公共精神文明的缺失。
對于民族聲樂作品,人們的了解度也漸漸下降,導致現在的年輕一輩對廣西民族聲樂作品的傳唱很少。并且新的民族聲樂作品創作速度緩慢,以前的聲樂作品年代遙遠。群眾難以理解和接受民族音樂作品;其次,民族聲樂演唱技巧相當困難且流行程度較低;第三,年輕一代提倡更現代、更流行的生活方式和交際方式。
因此只有更具有現代性的民族聲樂作品,才能滿足當前社會的音樂文化需求,才能更具備時代意義,才能促進廣西民族聲樂作品的創作與發展,通過把廣西民族聲樂于近現代的音樂相結合,來促進廣西民族聲樂作品與近現代作品的共同發展,這樣才能為人們的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支持。
四、結語
廣西民歌源遠流長,內容豐富,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它是廣西的藝術瑰寶。是中華民族文明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對廣西民族歌曲的傳承和保護就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新時代的文化背景下,應加強對廣西民族歌曲的創新與發展,將廣西民族歌曲與現代音樂有效的結合,能夠使廣西民族歌曲永久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 馬瑩瑩.廣西民歌在當代音樂創作中的運用[J].歌海,2011,04.
[2] 文劍.在歌曲創作中如何使用“襯詞”語言藝術的表現手段[J].音樂創作,2009,06.
[3] 魏世夫.歌曲創作中民歌音調素材的運用[J].赤峰學院學報,2009,12.
[4] 龐小連.談談廣西本土音樂家傅磬的歌曲創作特點[J].大眾文藝, 2012,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04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