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山東呂劇研究現狀述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山東的地方戲——呂劇,是以山東琴書為基礎的,在此之上進行發展和演變的。在1900年的冬季,山東廣饒的一位琴書藝人時殿元,他通過運用京劇的藝術形式來表現山東琴書的進化,首次將琴書曲目《王小趕腳》編寫成化裝演出的形式,在當時引起了極大影響,這便成就了呂劇最開始的表演形式。呂劇是山東省極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之一,也是中國八大戲曲種類之一。迄今為止,隨著學術界研究山東呂劇的隊伍中人數逐漸增多,領域也在不斷地拓寬。然而對于這些研究成果學術界至今尚未有較為深入的總結和反思。本文通過對山東呂劇的起源、體裁以及價值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學術的研究和梳理,為今后研究學習者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山東呂劇;劇種;傳承;發展
  通過中國知網關于山東呂劇的研究文獻的檢索,從1976年以后直至1996年左右發表數量較少,平均每兩年一篇與呂劇相關的論文。直到2000年以后,文獻使用度被大大提升,相關的研究文獻也逐漸增多。
  一、山東呂劇的起源研究
 ?。ㄒ唬┟Q的由來
  索新海在《傳統文化的發展和應用——以山東地方戲曲》[1]中,講述關于呂劇這一名稱的起源故事,呂劇是由“琴書”、“上裝揚琴”這種說唱藝術進而變化來的,不管劇情或長或短,具有很強的故事性,整個曲目的演出都是較為細膩精致的,演唱的形勢較為清晰明了,說的是“順藤摸瓜,捋著藤子捋到底”的狀態。并且墜琴是呂劇的主弦樂器,在演奏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捋上捋下,鑒于許多音是如此捋出來的,直至后來藝人們就將自己演奏的曲種稱之為叫捋戲,這也就是后來的呂戲。
 ?。ǘ﹨蝿〉难葑兗鞍l展歷程
  原樂安縣時家村是呂劇最初發源的地方,也就是現如今東營一帶。呂劇自從和形成一個地方劇種開始,迄今為止已過百年。剖析整個呂劇這一劇種的歷史演變和過程,對于時間的變遷,以山東琴書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呂劇逐漸走向成熟。在《黃河志》中記載,關于黃河入??诟浇木用窠洺1稽S河淹沒,導致流離失所。為了生活,許多難民選擇四處乞討,也因此將呂劇帶向了他們走過的地方。由于難民的傳播與推廣,促使呂劇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隨著更多職業藝術家的興起,更是最大程度的對呂劇進行了改革以及推廣,進而,使呂劇的形成與發展更加的完善。
  二、山東呂劇的題材研究
  張永杰在《新世紀以來山東呂劇研究綜述》[2]中表明,一些關于呂劇的資料收集,以及研究專著的出版,在2000年之前能夠在市面上流傳的專著是極少的。但在2000年以來,關于呂劇的發展呈直線上升趨勢。這對于想要系統化的了解呂劇成長過程的人們提供了助力,也為呂劇的繁榮和進步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呂劇擁有其獨特的風俗特點:如淳樸、渾厚、婉轉等;此劇中大多是以民間風俗、家庭倫理、家鄉情懷為主要內容。對于當時的呂劇來說,表現的手法相對粗糙,整體形態不夠完善,但在農村的演出來看,卻是受到了極大的歡迎。直到1950年以后,呂劇開始發展起來,并且在內容的豐富上則逐漸增多。如《王定保借當》、《井臺會》這些曲目大多以家庭倫理或是夫妻關系為主來表現的。通過改革,大大增加了人們對地方戲曲的喜愛。1954年《李二嫂改嫁》這一劇目在上海舉行的華東戲曲匯演時的演出成功,標著山東呂劇真正的走講了全國。
  對于高鼎鑄主編的《山東戲曲音樂概論》[3]一書中重點對呂劇與呂劇音樂的曲調進行了研究,并著重分析了呂劇的源流和唱腔特色,進一步的講述了山東呂劇在場強中的發音及其特色。在此書中,通過對不同劇目的德唱詞及譜例進行了細致的分析,還對不同角色進行了細化。與呂劇相關的資料文獻還有許多,例如,山東政協文史委員會就曾編寫過一本名為《齊魯戲曲春秋》的書籍,以及許金榜編寫的《山東分體文學史·戲曲卷》[4]等。對于山東呂劇的發展與現狀,一些專業的戲曲院校經常組織活動,且有專門研究戲曲方向的專家學者對此進行細致的描述和記載。這就是山東呂劇的理論高度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三、呂劇的價值研究
  從學術史的角度來分析山東呂劇藝術的發展,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由于其個別因素,使得一些對于呂劇的研究僅局限于對劇本的分析。而對于在呂劇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唱腔以及牌子曲的整理和文獻搜集就極其欠缺了。再后來,隨著時間的不斷推進,研究資料開始日漸豐富,但極少會有學者對其深入的且全面地研究。
  《當代歷史文化視野中的呂劇藝術研究》[5]此文章是出自山東大學文藝學博士,劉洪艷的博士學位論文,這是迄今為止有關于山東呂劇的研究唯一的一篇博士論文。而且,此文章是從發生學和文化人類學的角度對山東呂劇進行了分析,還從中梳理了關于人類在生存危機下對于呂劇所產生的功利性表現到非功利性的戲劇轉變。
  《山東呂劇與渤海革命文化》[6]是李繼華對呂劇文化深入分析的一篇文章,此文主要是把山東呂劇與渤海革命文化結合在一起進行的分析。首先他寫了抗日戰爭時期呂劇在渤海地區的發展,而這種發展是于當時的宣傳以及革命文化緊密相聯的,并在呂劇的進程中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四、結語
  通過以上的梳理,可以不難看出,呂劇作為地方戲曲的一種,大多取材于人民生活中的小故事。通過劇種的形式使人們的心靈得到凈化,使人們的道德觀念更符合標準??偟膩碚f,至今為止尚有不足的地方,如,比較缺少理性思辨類的文獻,缺少擁有實例的資料等等,這些問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呂劇的進一步發展,但絕不影響呂劇作為地方劇種的發展。呂劇正如一座亟待開發的寶藏,期待更多學者的加入。
  [參考文獻]
  [1] 索新海.傳統文化的發展和應對—以山東地方戲曲“呂劇”為例[J].安徽文學,2008,09:154.
  [2] 張永杰.新世紀以來山東呂劇研究綜述[J].安徽文學,2012,08:97-98.
  [3] 高鼎鑄.山東戲曲音樂概論[J].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4] 許金榜.山東分體文學史[J].齊魯書社,2005,01.
  [5] 劉洪艷.當代歷史文化視野中的呂劇藝術研究[D].山東大學,2008.
  [6] 李繼華.山東呂劇與渤海革命文化[J].戲劇綜論,20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048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