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課教學如何增強實效性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來源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涉及到教學內容、教學思維、教學方法、評價體系等。
【關鍵詞】教學效率;嘗試;積累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076-01
課堂教學效率是教學理論和實踐追求的永恒的主題。在實施新課程,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中,我做了如下的嘗試。
一、課堂教學生活化
教材源于生活,生活是教學的源頭,我們理應掘好生活的源頭,開溝挖渠,引到課堂這塊土地上來。
1.在導入教學中聯系生活。
中學語文課文中的一些人和事與學生的時空距離有差距,學生學習起來覺得枯燥無味,那么作為課堂的導人,直接關系到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聯系生活實踐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
2.在文本教學中再現生活。
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學習,“充分提供情節背景下的學習是最有效的”。如在教學《周亞夫軍細柳》等文言名篇時,可利用錄像創設當時生活情景氛圍,還很適于分角色朗讀;有的課文適合編劇演出,如教學《孔乙己》時,進行課本劇的編演,讓學生再現生活,從表演中體悟生活。
3.在寫作教學中體驗生活。
首先,重視日記、周記的寫作。日記、周記的寫作強調再現生活。
其次,作文教學應該貼近生活,少一些限制,多一些寬松。作文的命題應該緊緊抓住生活實際來進行。
二、語文教學活動化
1.體驗型活動。
這種教學方式能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語文教學的過程,引人入勝能讓學生在學習體驗中潛移默化的實現語文學習要求。
2.交往型活動。
比如,提問式的教學活動以及課堂討論、辯論、評論等活動形式。
3.操作型活動。
這種教學方式具有非常明顯的課堂演練特點,比如課堂朗讀、語文課文內容的情節演練、課文背誦和書寫練習等方式。
4.探究型的活動化教學方式。
這類教學方式能引起學生對語文學科內容以及知識實踐應用效果深入學習的興趣。
三、語文教學如何貫穿綜合化
1.轉變教學理念。
綜合化是一個課改新理念,對課堂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要獲得的不僅是割裂的、單一的知識,而是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多維度的整合與提升。為了應對教學的綜合化趨勢,教師除了要有廣泛獲取知識、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的能力之外,必須要從根本上轉變教學理念。
2.整合知識經驗。
在課堂綜合化的條件下,教師課堂教學重點轉向了讓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學習,學會做人、提高自信、學會方法、培養能力,實現三維立體目標。語文課本身就是一門涵蓋歷史、地理、音樂、美術等各學科知識的綜合性學科,因此整合相關知識并通過課堂學習學生能將抽象的文字與具體經驗結合起來,這是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從未有過的。
3.重建學習方式。
在教學《愛蓮說》時,我通過多種方式的讀,采用了自由讀、指名讀、引讀、男女生讀、齊讀等,特別是重點語句的反復朗讀,有層次的朗讀,大大增加了學生感受語言的機會,促進理解,促進感情共鳴,從而深切體會到作者獨愛蓮的寓意。
4.關注課堂改變。
語文教學綜合化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課堂組織場景的變化成為必然的同時,課堂秩序、課堂管理行為、學生評價方式的重建等,充分顯現出一種符合課程綜合化的要求,從而促進個別化學習和發展。
四、教學手段現代化
1.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思維。
在上《背影》一課時,我精心設計了新課導入。伴隨著優美動聽的音樂,先是《游子吟》一詩緩慢地映入,然后是精心設計的導語:“同學們,世間的情千萬種,只有愛最崇高;世間的愛千萬種,唯有父母之愛最無私。時間長河可以帶走一切,但帶不走父母的愛,它已深入我們的骨髓,溶入我們的血液。這愛留在我們的心中,時刻溫暖我們生命的歷程?!边@樣的導語先聲奪人,一下子扣住了學生的心弦。
2.擴大課堂知識容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將無聲的語言和有聲的口頭語言及文字、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有機地統一起來,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教學內容中涉及的事物、現象或過程生動地再現于課堂,并將教學中無法展現出來的東西呈現在學生面前,把學生的各種感官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從而撥動學生“趣”的心弦,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中。
3.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降低理解難度,提高學習效率。
語文知識的抽象、零碎是造成中學生學習語文的障礙,現代化教學手段以其載負的信息量大,語言簡潔、鮮明、形象的特點,而具有概括性、生動性和真實性,知識變得真實形象,易于記憶。視聽并行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最佳途徑。
五、教學效果的評價科學化
1.評價的基本內容。
?。?)語文知識是否掌握。
?。?)文學作品內容、藝術特點是否掌握。
?。?)審美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
?。?)口頭表達能力、作文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綜合學習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2.評價的方式與途徑。
?。?)課堂提問。
教師的提問不僅關注學生知識、技能掌握的情況,還應關注學生的興趣、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等非智力因素,學習的態度及個性思維的方式,把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結合起來。
?。?)測驗。
通過測驗,我們可以了解學生的語文知識掌握情況,如漢字的音、形、義的掌握情況;紙筆的測驗方法可分為平時考察與階段性考察,常見的如單元測試、期中測試、期末測試等。
(3)綜合性作文。
得法于課內,用于課外。學生學習語文,更重要的是為了運用它,比如學習了《望天樹》,要求學生模仿文章中的襯托守法寫一篇作文如《小草》或《楊柳》等;學習了《愛蓮說》,仿照本文就自己喜愛的植物寫一篇作文。
?。?)課外活動。
?、購膶W生參加語文知識競賽的情況進行評價。
?、趯W生參加各種朗誦、演講及課本劇的情況進行評價。
?、蹖W生參加各種作文比賽的情況進行評價。
?。?)檔案袋評價法。
檔案袋中可以放入摘要、評論文章、獎勵與認證、周記、隨筆及有代表性的作業試卷等等。它真實的記錄了學生成長的足跡,因而能全面、客觀的反映學生的發展軌跡,避免紙筆測驗的不足。
綜上所述,多方面的積累與提升,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蓮芳.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J].科學咨詢,2017(5):47-47.
[2]韋燕.如何提高語文課堂的有效性[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6):115-117.
[3]秦琰榮.談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學苑教育,2011(1):18-18.
[4]林佩華.精心設疑,藝術提問——淺談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6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