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女聲三重唱《一窩雀》的曲式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女聲三重唱《一窩雀》的創作中,創作者充分采用的中西結合的方式,在美聲組合的基礎上融入了傳統建水小調的藝術風格形式,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對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同時還充分的展現了我國民族文化發展中兼容并蓄的精神。本文將對女聲三重唱《一窩雀》的曲式進行充分的分析,以期能幫助受眾加深對這一音樂藝術深層內涵的理解。
  關鍵詞:女聲三重唱;《一窩雀》;音樂藝術;曲式分析
  《一窩雀》在創作中打破了傳統的創作模式,以《西廂壩子一窩雀》為創作原型在傳統建水小調的基礎上融入了西方音樂藝術的美聲組合,不僅保留了云南傳統音樂的藝術風格,同時又在很大程度上賦予了其現代化的氣息,使得其藝術表現了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就其結構來看,其主要由引子和五個段落組成,而分別針對這六部分進行曲式的分析對了解這一音樂藝術就有良好的幫助。
  一、引子部分
  《一窩雀》是一首以《西廂壩子一窩雀》為原型而創作新的三重唱音樂藝術,一經出現便收獲了人們者的喜愛,其引子部分是曲子的1-20節,其中前8小節以歡快的節拍模式呈現,在原曲《西廂壩子一窩雀》的基礎上融入了彝族舞曲的元素,因此在節奏方面表現相對較為松散,為主題的引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自8小節之后,創作者在創作中開始引入人聲,并對前8個小節的節奏進行了充分。這不僅在加深受眾的印象方面發揮了良好的作用,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對地方傳統音樂文化的宣傳,而引子的運用也有效實現到了其到主題的過度。
  二、第一段
  女聲三重唱《一窩雀》的第一段是曲子的21-80小節,在原曲的基礎上融入了海菜腔的元素,這一部分在樂曲中的主要作用是對音樂的主體進行敘述,并標識這音樂主要內容的開始。從這一段的曲式來看,如果僅看歌詞并不能真正了解其內容,但結合旋律則能深入了解其內涵。就形式來看,這一段并未直接的進行主題的呈現,而更多的是通過導入的方式進行主題的表現,并利用歡快的節拍形式進行了鳥雀形象的展現,這就使得整個第一段無論是在音樂形式方面還是在演唱方面都表現的非常生動,而傳統海菜腔散板的運用更賦予了其獨特的藝術效果。
  三、第二段
  女聲三重唱《一窩雀》的第二段是曲子的81-98小節,這一段突出表現了其原曲《西廂壩子一窩雀》的音樂元素,既在很大程度上對第一段所要表現的中心內容進行了保留,但又在此基礎上實現了兩段之間的良好過度,充分對鳥雀生活的幸福狀態進行了表現,并從側面表現了人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在此基礎上中,第二段在曲式上還利用現代的元素通過不協調的音程進行了音響的表現,而在段落中的高節奏出則通過拉寬節奏的形式表現,在原本歡快的基礎上又突顯了其暗藏的悲傷,通過這一趨勢形式表現了鳥雀在歡快生活下對天災等存在的不安。
  四、第三段
  女聲三重唱《一窩雀》的第三段是曲子的99-118小節,這一段通過兩聲槍響的融入引引入了e商調式。在整個音樂中第三段是其中至關重要的承上啟下段落,其中承上主要指的利用強調承接第二段中曲式中所暗藏的悲傷,而啟下則是在旋律的基礎上結合歌詞描繪了鳥雀在槍響下所表現出的不安與惶恐,在整個的音樂中有著沖突和激化的表現。而這一段曲式的節奏來看,節奏中的強弱有規律的呈一個重復的形式進行,表現除了一個相對緊張的情緒氛圍。在此基礎上女聲三重唱分別在三個高度進行音樂的推進,這也充分凸出了鳥雀在槍響后不安的情緒。
  五、第四段
  女聲三重唱《一窩雀》的第四段是曲子的119-128小節,主要表現為一個遠關系調的曲式形式,主要指的是能夠將整音樂向高潮推進,但同時在高潮過后有出現了一定的轉折,而這一段最主要的就是對人在生態環境破壞方面的場景進行了描繪。就曲式功能分析來看,第四段在整個樂曲中發揮著離心的功能,能夠有效的引入整個音樂的高潮部分,且與第三段之間形成了較為強調的對比,并充分凸顯了第四段所具有的震撼力。在通常情況下,這一部分的和聲應采用平行八度、三音和純四五度結合的形式,但創作者有意的取消了三音,在一定程度上凸顯表現了一種缺憾的藝術特征。
  六、第五段
  女聲三重唱《一窩雀》的第五段是曲子的129-160小節,這一段子開始曲式又回到了最初歡快的節拍形式,并在調式方面出現了明顯的提升。與第四段的離心功能所不同的是,這一段在整個音樂中發揮著向心的功能,凸顯的是矛盾的節奏,即通過音樂進行的生態環境保護思想的傳遞。這一段有絕大多數的元素都運用了原曲的嚴肅,以舒緩的旋律和歡快的節拍向受眾呈現了一個幸福美好的景象。在這一段的結尾處也就是整個音樂的結尾處,曲式采用了宣敘的手法,以弱起強收的形式結束了整個樂器,且未采用伴奏,更好的圖書了音樂的主題。
  七、結語
  針對此次對女聲三重唱《一窩雀》的曲式分析來看,可以發現《一窩雀》的曲式主要發揮著如下的兩點功能。第一種是量變的功能,主要指的是指的是同一個主題在重復量方面的增長;第二種則是質變,主要指的是在原有趨勢的基礎上通過新元素的融入而轉變其曲式形式的創作。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凸顯了我國民族文化兼容并蓄的精神,同時在促進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方面也發揮著良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思潔.女聲三重唱《一窩雀》的曲式分析[J].民族音樂,2008,03.
  [2] 蔣明,曉耕.萬里一窩雀[J].音樂創作,2005,11.
  [3] 張嵐,張艷萍.傳承發展 中西合璧—美聲三重唱作品《一窩雀》評析[J].音樂創作,2005,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229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