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舉國體制的時代性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讓我們認識到事物的發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要符合時代發展的特征,體制也需要追隨時代的步伐,舉國體制是在建國初期提出來的,而現在我們處于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在計劃經濟體制轉變到市場經濟體制,舉國體制到底適不適合當前的發展?本文采用比較的視角,通過對當今與建國初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做以分析,展示舉國體制的時代發展要求,進一步健全舉國體制,更符合當今我國體育的發展。
  關鍵詞:舉國體制;時代性;分析
  前言
  舉國體制是指我國以奧運會為最高水平的國際競技體育賽事的突出表現,隨著中國時代的發展,我國的工作重心也隨之改變,中共十四大正式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制度也在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我國的舉國體制到底有什么新的舉措?適不適合在如今的大背景下繼續發光發熱?筆者通過對時代的分析,更直觀的剖析和權衡舉國體制,找到一個平衡點,讓舉國體制更好的為我國體育事業做貢獻。
  一 舉國體制的發展研究
 ?。ㄒ唬┯媱澖洕尘跋碌捏w育發展
  計劃經濟,也稱為指令經濟,是一個規劃生產、資源分配和產品消費的經濟系統。在1951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了專門從事競技體育的體育工作大隊,1952年原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正式成立,同年,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創建了中央體訓班,它的主要任務是“為國家培養優秀運動員,為國家爭取榮譽?!蔽覈谶@一年還參加了赫爾辛基奧運會,這是建國后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在1965年的全國體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了優秀運動隊的建立,初步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體育訓練系統,1980年,鄧小平同志參加了全國體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提高我國的體育競技水平,有利于我國競技水平的提升,綜合國力的提高。在1984年中共中央印發了《關于進一步發展體育運動的通知》,第一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對我國的體育事業做以規劃,極大的推動了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
 ?。ǘ┦袌鼋洕尘跋碌捏w育發展
  市場經濟體制是利用市場機制作為配置社會資源的基本手段的經濟體制。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民滿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生存需求,便會提升自身的娛樂需求,中國的首部《體育法》于1995年獲得通過,表明目前中國的體育人口占統計7 - 70歲總人口的33.9%,60.7%的城市居民以各種體育俱樂部的形式參與健身活動,為了提高國民體質,對青年和兒童提出要求,提倡每天做一個小時以上的體育健身活動,學習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健身方法。北京奧運會后,國務院把8月8日被定為“全民健身日”。逐步把我國的重點轉向群眾體育,更多的人參與到體育中來。
  二 舉國體制的局限
 ?。ㄒ唬┤瞬糯址?
  培養一個運動員國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網絡上的一篇《陷阱》文章中,2000年悉尼奧運會后,中國體育總局每年從30億元人民幣躍升至50億元用于體育事業。而這些錢能夠建多少座希望小學,同時運動員中只有及個別的人能走上體育巔峰,其他的人在訓練隊更多的是陪練。
 ?。ǘ┤狈\動員的人文關懷
  "以人為本"中的"人",是描述"人"這一物種;或是描述群體中的"人"的個體,任何職業都要發揮人文關懷的精神,我國的運動員從小就被選拔到國家隊做大強度的訓練,使得職業化年齡普遍低于其他國家,他們的童年沒有娛樂,有的只是各種訓練場館。
 ?。ㄈ┻\動員退役和在就業難以解決
  舉國體制的實施下,運動員們背負的重任就是爭金奪銀,為國家爭光,奧運冠軍畢竟也只是少數人,大部分的人最終還是要面對社會的洗禮,適應社會的發展,他們處于一種畸形的狀態,訓練占用了大部分的時間,文化課相對落后一些,面對逢進必考的政策,他們難以應對,從而與社會脫節。針對問題,體教結合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
 ?。ㄋ模w育人才難以流動
  教練員、運動員在舉國體制下均按行政區劃分統一管理,人才流動困難。比如冰壺世錦賽冠軍周妍,在向組織申請退役后卻受到指責,因為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培養。這種人才流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將導致我國的競技體育不能很好的運作。
  三 以比較的視角解析舉國體制
 ?。ㄒ唬┍尘安煌?
  從建國到當今,我國的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轉變成市場經濟體制,2007 年胡科、金育強在《試論體育舉國體制改革》中提出了體育舉國體制改革的相關問題,認為舉國體制在改革的過程中要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大方向,計劃經濟時代,政府為競技體育的發展承擔全部的經費支持。
  隨著世界競技水平的提高,基礎設施的升級,競技體育需要投入更大的財力做以支撐,才能良好運行,這對政府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到來,我們可以拓寬資金渠道,由社會,個人來承擔,減輕政府的壓力。
 ?。ǘ﹤戎攸c不同
  計劃經濟下舉國體制更多的是提升國家凝聚力,提升國際影響力,實現體育的政治功能,滿足我們對于金牌的渴求,而北京體育大學教授熊曉正說:舉國體制使大量資源集中發展優勢項目后,強勢項目成為中國的奧運會獎牌數繼續攀升的“瓶頸”,優勢項目的金牌潛力幾乎被挖掘殆盡,即使再優秀也沒辦法擴大中國獎牌的“容量”。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我國提倡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要使更多的人參與到體育中來,發展群眾體育,帶動全民健身,舉國體制為我國的競技體育事業做了很大的貢獻,唯一問題是群眾性差了一點。全民健身計劃到2010年的奮斗目標是:全面提高中華民族的體質與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民健身體系。側重點的轉變要求我們的舉國體制做進一步的改革,完善制度,更好的服務于社會。
  參考文獻:
  [1]胡科,金育強.試論體育舉國體制改革[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7,11( 6) : 10 - 14.
  [2]肖梅,張毅.競技體育舉國體制的文化解讀[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1,31(4):46
  [3]宋繼新.發展職業體育:完善舉國體制戰略的抉擇[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5(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234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