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著眼于高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問題進行討論,筆者結合個人在這方面的一些實踐工作經驗提出幾點思考,希望參閱者提出修改意見。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情感教育
在學生家訪過程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父母都忙于工作,甚至一些父母覺得給孩子零花錢就是給他們愛,或者也有部分家長把孩子放到私立學校去管理。一些較為貧窮的地方,家長會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照看,他們自己外出打工,種種這些問題都會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心理問題沒有辦法得到恰當的疏導,久而久之,就引發了心理疾病。對此,足以證明和說明班主任情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轉變德育觀念,提高對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視
第一,新的歷史時期,人們在面對經濟和社會文化以及科技教育等各個領域的變革和發展的同時,又要面對其各個方面所帶來的影響,這樣一來,人們在思想觀念發生轉變的同時又面臨著德育教育帶來的巨大挑戰。知識經濟要求學生必須要具備很高的知識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必須要有正確的三觀,即價值觀和世界觀以及人生觀。因此,作為教師在進一步重視德育教育的同時又要看重專業水平及其專業技能的提升,而所謂專業水平實際上又包含了基礎的學科水平,與此同時它還包括教師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意識,以及教育方法及教育眼界。德育教育的開展更加看重對學生的關愛和批評,當然也不能無緣無故地批評學生,需要注意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
第二,作為班主任,必須要進一步明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同時還要重視德育教育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體現。與此同時,又要狠抓德育理論以及現代化德育教育的學習,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爭取做一個優秀的好老師,以及一個在學生眼中合格的班主任。此外,班主任必須要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客觀看待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促進這種意識的形成,如此能夠更好地達成或者是促成師生之間的民主意識。班主任還要注意和重視每一個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現代社會的學生都極其富有個性和自己的主見,基于此,教師必須要有耐心,持以好的態度,并且運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學生,與此同時,更加要學會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二、通過各種方法提高高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第一,通過經常性的思想教育,加強高中的德育教育??梢越o學生講述一些實例,并且讓學生能通過這些實例來感染學生,因為高中生雖然在思想素質形成的方向上已經大體確定了,但是他們在其模式的發展方向卻還搖擺不定,所以我們也常常通過提升學生的德育意識來幫助這些高中生提升思想素質。班主任老師則又通過教育來幫助學生樹立基本的馬克思主義觀點,并且以此來增強學生的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以及愛國主義思想,進一步幫助和引導學生能夠正確把握人生中的方向以及直面遇到的困難和人際交往以及得失問題等等,教會學生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起人生正確的觀念,達成自我發展的最終目標,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第二,在德育工作中加強情感教育。班主任老師還要和學生之間保持一種良師益友的關系,懂得傾聽學生的想法,并且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里,來幫助學生解決一些思想問題和心理問題;要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和尊重,包容理解和鼓勵,無論是什么樣的學生,他們都是渴望被老師認可的,所以班主任老師一個短暫的眼神以及一句簡單的關心就可以使得學生找到信息,使他們充滿力量,如此便能夠進一步地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予以他們更加人性化的關懷,讓學生在自覺和自悟的過程中走出困惑,從而實現自我教育,去愛學生,關心學生,在學生身上投入感情,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個性化班級管理
各個學生因為其家庭背景和個性特點以及智力水平方面的差異性,往往會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那么,在班里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就必須要認識到這一點,而且應該以一種平等的態度來對待每一個學生,依據不同學生之間的特點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開展和實施個性化管理,并且又可以公正且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對于那些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班主任需要予以特別的關心和愛護,并且要嚴格化管理,給這些學生制定嚴格的管理規定和管理手段,同時要重點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價值觀念,善意地指正他們當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點,而且還要積極地鼓勵學生要能夠參與其中,融入集體中。而對于那些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班主任則要將他們作為重點鼓勵的對象,教學過程中給予這些學生更多表現和參與的機會,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借此來引導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自我認識觀念等等。面對那些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作為班主任也必須要予以公平公正的原則來對待,應該盡可能地避免出現避重就輕的現象,避免出現蔑視和輕視甚至于嫌棄或者挖苦等態度,相對地應該和學生達成一種情感交流,注重這些學生的心理及情緒問題,讓他們感受到班主任對他們的“愛”。
四、將“慈”與“嚴”相結合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該扮演一種嚴父慈母的角色,使學生覺得既親近又敬畏。那么,班主任在關心和愛護學生的同時,還需要依照較之嚴格的規范性內容來約束學生,在學生中間建立起規則意識,而且要對其進行嚴格地監督與執行,將嚴父這一形象樹立起來。也只有以規則約束學生并且通過鼓勵及監督才能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規則意識,使學生的意志力得到磨煉,最終實現良好的班級管理效果。然而,也能通過嚴父慈母以及愛和鼓勵的方式真正體現“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終極效果,促使學生的觀念和感悟水平得到提升。
五、以人為本教育理念
作為班主任,學生的班級管理以及情感教育中一定要秉承“以人為本”的最終教育理念,在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個性管理當中展開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以一種欣賞和贊揚的態度,使他們在潛移默化的管理當中實現身心健康的良好發育。舉個例子,有些學生因為成績不理想或者是家庭因素而導致其思想壓力過大,有時候覺得迷茫,不知所措。遇到這樣的問題,班主任必須要有針對性地和學生進行談心,給他們展示對應的發展案例及具體情況,并且通過一些簡單的引導及鼓勵,來幫助學生建立起上進的信心和正確的方向,結合學生當中的個性特點展開因材施教。
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實際上也是引導學生培養健全的人格和個性建立的最佳方式。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對各種事物都比較敏感,比較容易受到外界的客觀事物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甚至有一些學生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念。對此,班主任就需要在學生個性特點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實施個性化以及人性化的教育理念,與此同時,還要通過激勵法和鼓勵法等一些教育方式,將學生自身存在的閃光點挖掘出來,促進學生可以進一步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張麗芬.情感教育的滲透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J].學周刊,2013(03):192-193.
[2]張南.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的探討[J].赤子(上中旬),2015(14):336-33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2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