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慢慢來 比較快——鋼琴習琴心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習琴者都知“慢練是寶”,但很難堅持,原因在于沒有深刻理解慢練對習琴的益處。慢練不僅可以讓習琴者更好的注意技巧指法,更可以提升習琴者對節奏的控制,而其關鍵就是訓練心理默計時的能力,這是許多習琴者都沒有意識到的。
  關鍵詞:慢練;控制;心理默計時
  一、慢練是寶
  在我們初學鋼琴之時,會有老師告訴我們“慢練是寶”;在我們走上鋼琴教學講臺以后,也會告誡我們的學生“慢練是寶”。不僅是鋼琴,貌似其他樂器演奏也是如此?!奥殹比绱顺韵?。
  但是,“慢練”過的人,會發現慢練很不容易。慢練的時候,我們會覺得煩悶、無聊。尤其是那些已經彈得很熟的曲子,我們會有一種開了法拉利,卻不能踩油門的憋屈。久而久之,我們便放縱雙手即興奔騰起來,音符隨之搖擺,自己也隨之沉醉,然后告訴自己:慢練還是留給那些初學者去彈吧,彈得那么熟了,根本不需要慢練,我不要慢慢的平靜如水,只要快速的波瀾壯闊。有些人還會“呸”一句:慢練,根本就是給慢性子的人練的。
  在此,只想問那些有此經歷的人:是否會發現剛剛結束慢練后的快彈,會比平時好許多?慢練就是如此的立竿見影。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人們之所以不去為善,是因為不了解和不認同為善的好處。同樣,知道“慢練”是好的,卻不能堅持,也是因為沒有意識到“慢練”會給我們帶來的改變。
  慢練好在哪里?很多人認為是可以在慢練中有充分的時間注意到平時注意不到的東西,比如技巧、指法、節奏等。這種觀點仿佛特別有道理,很容易被人們廣泛接受,因為這種觀點和人們的日常經驗比較吻合。但筆者這里便要唱個反調:有些東西越是聽起來正確,越是不一定嚴謹。亞里士多德曾經認為十倍重量的鐵球是一倍重量鐵球下降速度的十倍,這聽起來也像是很正確。如果我們只是認為“慢練”可以讓我們多注意到技巧、手型、指法等,那么是否技巧足夠熟練、手型和指法足夠標準的人便不需要慢練了呢?
  試想一下,兩個技巧、手型、指法都很相似的人,彈出來的音樂會是一樣的感覺嗎?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表現力,即使相同的技巧和指法,都會彈出很不同的感覺?!扒楦小边@個詞聽起來虛幻,但卻有其物質表達方式,它表現在音符和音符之間間隙的掌握,音樂的留白、鍵音的延時,聲響的輕重,快慢的推演,一言以蔽之,就是“節奏”。
  二、控制是關鍵
  在這里,筆者要提出本文的關鍵,即“慢練”的好處不僅能夠注意指法手型等外在形式,更加可以幫助演奏者學會“如何去控制”。
  彈琴一般來說,中速最易,快速次之,慢練最難。究其原因,在于中速時候的節奏與日常心理的天然節奏最似;手指頻率和日常手指的天然頻率最近。而快彈則要壓緊這種頻率和節奏,故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方可達到。但是快彈會出現一個很大的問題,即長時間的快彈會造成心理記憶的缺失和肌肉記憶的瘋長。在快彈練習了一段時間之后,腦子還沒有想到下步該怎么彈,手指就已經按鍵了。這種“身在心先”雖然是許多演奏者所追求的,但也帶來一些副作用,比如,如果在演奏中憑著感覺彈的“肌肉記憶”出現了被打斷的現象,已經缺失的“心理記憶”很難及時填補上來,會造成演奏的中斷。這種情況在那些心理素質差的演奏者身上并不鮮見。當然,快彈還會出現另一種副作用:慢不下來了。
  許多習慣快彈的人都有過的經歷,就是當你想慢彈的時候,你的手指總會很調皮的提前按上去。你的肌肉記憶記錄了你的快速指彈時間,你反而要“想方設法”去穩住那不安定的手指,稍有不慎,便會節奏不穩。所以習慣快彈的人,要想慢下來,首先在于控制。
  到底慢彈到一種什么樣的程度是最好呢?因人而異。盡量的慢下去,慢到最慢,但是前提是你要能穩的住節奏。當筆者這么跟學生說的時候,他們的回答是:“那我一個四分音符彈兩秒行不行?”回答是“如果你可以做到,那么你就太厲害了?!币驗槿绻憧梢宰龅桨岩粋€四分音符拍彈兩秒,那么你就要準確的把一個八分音符彈一秒,準確的把一個十六分音符控制在二分之一秒,這樣你才能節奏不亂。
  三、訓練心理默計時能力
  在這里要引入筆者對節奏的理解,筆者認為,節奏就是一種心理默計時能力。我們日常的打拍子,找節奏,不就是找一個時間對稱點嗎?人們的心理默計時能力有好有壞,但是基本上,在一秒以上就會出現比較大的誤差,不信你可以試著閉上眼睛對著手表數秒,看看數到十秒以后你的默計時與手表的誤差是多少。但是如果時間短暫,人的默計時能力還是比較準確,這也就是快節奏的曲目節奏一般比較容易掌握的原因。同理,如果一個人能把一個練習曲用這樣一種極為緩慢的節奏彈出,而不會有節奏上的不穩定的話,那你的心理默計時能力即節奏掌握就已經很好了。這時候,你再試著快彈,會發現所謂的快,只不過是一種慢的平行壓縮,可以有條不紊,急徐自定。故而,慢彈的好處還在于加強你的心理默計時能力,讓你對時間的流動有更加敏銳的認識。
  慢彈放在自己已經熟悉的曲目上,其實效果最為明顯。因為曲目已熟,很多情況下是心未動而指先發,所謂的彈琴,不過是手指的一種放縱而已。這時,慢彈的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糾正舊習,放平心境,用一種陌生者的眼光重新領略曲目的風情,在“步步驚心”中的處處控制,將會讓你受用無窮。你會發現,很多處練多少遍也練不好的章節會變得簡單,很多總也體會不到的妙處會在你的心頭一握,甚至你彈琴的身姿都會因為柔和舒緩而變得優雅起來,以前總覺得無味的重復,會化成回味無窮的微笑。事實上,以上所說的內容,只要能堅持慢練完四五個練習曲,便會有所體會。
  武俠小說里面的武功都講究一個心法。傳業者告誡:若只得招式而不得心法,輕則徒具其狀而畫龍成犬,重則心形相離而走火入魔。吾心深以為是。古往今來,各科各業,以靜制動、以慢致快是至理,故而,筆者在教授學生琴藝技巧之時,總是會對他們說出心法:慢慢來,比較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17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