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農村初中的課堂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由于初中一些學科本身相對枯燥、學習周期較長、知識點之間聯系密切的學科特性和農村初中學生成長環境的局限性,目前農村的課堂存在參與不積極、課堂效率不夠高等現象。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根據多年一線的教學經驗,從創設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興趣;科學設計實踐操作活動,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合理開展小組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三個方面闡述了提高課堂學生的參與熱情和課堂效率的方法,同時重點論述了開展小組活動的幾個關鍵問題的處理,即活動開展要適時、問題設計要合理、小組活動管理和評價要科學等,從而達到吸引學生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淺談 農村 初中 課堂教學
  初中有些學科學習是枯燥的,相對缺乏趣味性的,與城里的學生相比,農村的初學生,生活相對單調,知識面不夠寬泛,缺少鍛煉的機會,不善于表達,這就使得農村初中課堂存在學生參與熱情不高,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問題。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要結合實際的學情、教學內容采取多種措施、方法,努力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1],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那么,在課堂中如何提高參與熱情和課堂效率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情境,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
  教師可以從生活入手,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情境。例如數學學科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時,確定校園內旗桿、教室、籃球場、宿舍、食堂、校門的位置;“頻數分布直方圖”學習時先統計全班同學身高等等。還有物理學科在講參照物時可以讓學生回想生活中坐車行駛在公路上時,感覺公路兩邊的樹木是運動的;把一根直的筷子斜插在裝有適量水的碗中,筷子看起來是彎的等最常見、最貼近學生生活的現象,因為這些全體學生都能感受到,所以對這一原理的理解更深刻,生活親歷使他們有話可說,直觀的現象使他們容易找到并理解現象背后隱藏的物理規律,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還能讓學生體會到知識來源于生活,并能服務生活,從而有效提高參與熱情。
  二、設置實踐操作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在教學中經常設計一些演示實驗或讓學生可以動手實踐操作的活動,來激發他們的興趣。例如物理教學開啟科學之旅時,教師可以準備兩個小演示實驗:1.用硬紙片把一個音箱糊起來,做成一個“舞臺”,臺上的小“人”在音樂聲中翩翩起舞。2.在講臺放置一只杯子和一張紙,讓學生檢查是否是普通杯子和紙,然后裝滿一杯水,把紙蓋在上面。追問學生:杯子倒過來后,紙會不會落下?水會不會流出?給學生猜測與議論后,教師再完成倒杯紙托水實驗。此時,學生都會發出贊嘆聲,感到一種課堂從未有過的驚異和喜悅。教師游說學生:要想像教師這樣表演魔術要帶著好奇心和求知欲學好物理就可以,相信你一定能。例如數學教學“探究平面鑲嵌”,讓每個小組的學生準備好一些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邊形、正五邊形的紙片,嘗試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拼接,歸納鑲嵌的條件,體會平面鑲嵌的內涵和實質。“三角形的內角”的學習利用量角器度量三個內角的度數、將三角形紙板的頂角剪下來拼接等活動,既能讓數學從實踐中體會抽象的定理,又能從實踐中概括出證明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設計這些可以動手操作的活動,不僅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還能啟發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讓枯燥的知識變得更生動、易懂。
  三、合理開展小組活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小組活動學習是新課程所提倡的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要想讓小組合作學習取得實效,教師要做好科學的設計,組織進行有效的實施。
  首先,小組學習模式要在恰當的時機開展。不是所有的教學環節都適合小組模式,也不是每一節課都要開展小組活動,要在探究求解中促進合作。例如數學教學“多邊形的內角和”探究多邊形內角和公式,給學生設計了一個表格,分別填出五邊形、六邊形、七邊形…n邊形的一個頂點出發做出的對角線條數,它們將這個多邊形分成多少個三角形,內角和可以表示為 的形式,填表格要獨立完成,歸納n邊形內角和規律則可以組內交流互助,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合作,取長補短,促進思維的發展?!暗妊切巍钡谝徽n時性質的探究,性質1,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的證明就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有疑問,能促進合作,同時不同方法的展示交流就是思維的碰撞,可以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求知欲,提高參與的積極性。
  其次,小組合作中問題的設計要科學。問題太簡單,體現不出合作的價值;問題太難,合作也不會有太大進展。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小組合作的問題,把具有開放性、創新性、探究性的問題或者趣味性、生活性的問題作為小組合作的載體,它們沒有書本上的現成的答案,力求學生學習合作中去探索,通過一定努力才能得到解決,從而激發學生參與、創新、合作。
  第三,要做好小組學習模式規范管理。在小組活動中,教師作為引導者,要注意規范管理,避免學生在討論中出現一盤散沙、渾水摸魚的現象,督促各小組開展好分工協作 ,互幫互助,在交流發言時,做好統籌兼顧,避免弱者更弱、強者更強的局面[2]。定期對組長進行培訓指導,與組員交流溝通,建立團結互助的成員關系。
  最后,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標準要統一,形式要多樣化。要讓學生知道小組合作的評價標準,一視同仁,獎懲要及時,重整體。通常情況下,運用小組學習模式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會關注各小組的表現,在機會均等的情況下,適當的調整問題,增加弱勢小組的得分機會,使各小組的分數不致有過大的分差,每月一小結小組的活動情況進行獎懲。
  四、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教學中努力發現學生的優點、長處、能力等,贊美他們,不僅教師可以獲得學生的好感,而且還可以使教學雙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攏,縮短彼此間的距離。一些學困生學生上進的表現,大多是不穩定的,要對他們偶爾閃現的火花和積極行為,適時地表揚和鼓勵,使他們重獲希望。學困生學習態度的轉變,能帶動班級的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甚至轉變一個班的學風。
  總之,農村初中的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勤反思、勤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研究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3],才能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始終追隨我們的腳步,成長進步。
  參考文獻
  [1]邵奎芳.如何提高農村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參與熱情.吉林教育.2017.3.40
  [2]楊松濤.如何使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吉林教育.2017.4.33
  [3]邵奎芳.如何提高農村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參與熱情.吉林教育.2017.3.4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27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