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農村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生命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帶領學生感知到生命的真諦、體會生命價值等、使得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取向。而生命教育理念就與這一思想相契合,是教師在教學當中應該融入的一點。因此,教師在開展政治教學的過程中,也應借助適當的方法和手段,實現生命教育的滲透,使得教學成效得到真正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將以此為話題,對生命教育的融入對策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工作的展開發揮出借鑒價值。
關鍵詞:農村;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命教育
一、 農村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命教育的實踐意義
而在高中階段的課程體系當中,政治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具有著較強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在其中蘊含著非常多的生命資源,是學生在成長和發展中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實踐教學當中,教師一定要積極的開展政治教育,發揮政治教育的優勢等,在此基礎上實現生命教育的滲透,使得學生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使得學生的人格更加健全、品德更加良好,生活態度更加積極和健康,使得學生本身得到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例如,在現階段,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使得環境被破壞和污染,與農村山區相比,城市要更為嚴重,如霧霾等,而農村學生更加貼近于自然,環保意識更強,能更好的理解保護環境、保護自然的重要性,在生命教育的滲透上,有著一定的優勢。
二、農村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命教育的實施對策
?。ㄒ唬┩诰蚪滩脑兀瑵B透生命教育
在高中階段的政治教學當中,在教材文本中就蘊含著非常多和生命教育有關的資源和內容,為滲透好生命教育奠定了基礎。因此,農村教師在政治教學的實際開展當中,也應充分的利用好教材資源,對其中的生命資源進行挖掘,并實現和實際生活間的結合等,使得學生在政治學習當中更好地探尋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使得整個政治課堂始終充滿生命氣息,使得教學得到持續、有效的開展。利用唯物主義思想轉變農村地區一些腐朽的唯心主義思想誤區,繼而更好的促進農村地區學生的生命教育。
例如,在講述“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和聯系觀”這一相關內容中,教師首先就可以將“聯系觀”作為切入點,來實施責任意識方面的教育,使得學生認知到熱愛自己的生命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并使得學生能聯系實際生活,使得學生感知到人和人間的互相作用和影響。而在“發展觀”的講解上,教師也應引導學生懂得,任何事物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都不能一帆風順,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當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但也應意識到生命的兩面性,感知到生命的快樂,使得學生真正的品味到生命當中的甘甜。在這樣的模式下,可以實現生命教育的滲透等,使得學生對學科知識產生相應的理解,將政治學科本身的育人性、德育功能展現出來,使得學生獲取到更多。
(二)融合時政熱點,滲透生命教育
針對于政治教學這一學科來說,時政性的特點也是非常顯著的,能做到和社會的實際開展相聯系[2]。因此,在政治教學的實際開展當中,教師也可以將一些時政熱點引入進來,借助這樣的方式使得教學的時代感和代入感得到增強,借此實現生命教育的滲透,使得理想的教學成效得到達成。
例如,在社會熱點當中,很多和生命教育有關的因素,都是教師在實施生命教育當中的素材。比如,在這其中,可以將“涼山森林火災”這一事件融入其中。在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涼山發生森林火災,涼山支隊中的指戰員以及其他地方撲火員689人抵達原始森林,但是由于風向和風力的突變,導致林火爆燃突發,其中的30名撲火員和指戰員犧牲。借助這樣的案例,和學生的生活環境比較貼合等,能引發學生對生命的思考,使得生命教育得到實現。
?。ㄈ╅_展社會實踐,滲透生命教育
政治學科本身的實踐性也是非常強的。所以,在政治教育的實際開展當中,也不應僅僅的局限在教室、教材當中,而是要將社會作為立足點,引導學生在實踐當中更好的感悟到生命的可貴,使得學生能感知到生命的快樂、美好、崇高等,使得學生的生命意識得到增強。
例如,在學習到“實現人生價值”的相關內容當中,教師就可以帶領農村山區學生適當的拓展一些實踐活動,如去敬老院進行幫扶、照顧孤兒院當中的孩子、體會環衛工人的不易、對周邊的山區環境進行清理、打掃等,借助這樣的方式使得學生認知、感知、體會到生命的可貴,并使得學生本身的責任感得到增強,實現生命教育的滲透。
(四)拓展自由空間,滲透生命教育
在政治教學的實際開展當中,教師也應為學生打造相應的空間,使得生命教育的滲透效果達到最佳[3]。
例如,在政治教學的實際開展當中,教師不能僅僅的局限在課堂當中,而是可以帶領學生到戶外,對學習空間進行拓展。如,在這一方面,可以充分的利用農村山區的地理條件優勢等,帶領學生走入到大自然當中,使得學生在這其中和一草一木共同呼吸,感受到生命的存在等,使得學生懂得愛護生物、人和自然和諧共生,使得生命教育得到實現。
結論:綜上所述,在現代化的教育當中,為了使得素質教育更好的得到踐行,使得未來的社會公民得到培養,生命教育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農村高中教師在政治教學的實際開展當中,一定要加強在此方面的認知,將生命教育這一理念融入到教學的方方面面當中,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意識、生命觀念,使得其能積極、向上的迎接好每一天,將學科價值展現出來。
參考文獻:
[1]梁明映.以人為本理念——高中政治教學新課改的理論之源[J].才智,2019(09):16.
[2]李曉蕾.基于核心素養開展高中政治學科社會實踐活動[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9,35(01):38-4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85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