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機電技術應用專業電工實習教學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涉及的范圍較廣,為學生學習帶來一定的難度,同時也為教師授課帶來一定的困難。而電工實習教學是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中必修課程,使學生能夠獲得電工技術知識與技能,為學生今后就業打下堅固基礎。
關鍵詞:電工實習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中職
引言
電工實習教學是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中必修課程,對學生技能的提升及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具有促進意義。然而,由于一些因素,使教師不注重電工實習教學的開展,導致學生實踐能力不高。因此,在中職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中,教師要重視電工實習教學的開展,提升電工實習教學質量,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的相融合,為學生開展有效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生主體性,使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靈活的運用到實踐中,培養學生應用型人才,進而使學生滿足社會發展需要,促進學生更好的就業。[1]
一、中職機電技術應用專業電工實習教學的意義
中職學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是為社會發展輸送電工技能人才的重要陣地,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企業對人才專業素養需要越來越高,這無疑對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提出更高的教育要求。因此,機電技術應用專業要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發展形勢,加強電工實習教學模式,增強對學生理論知識與技能的培養,提升學生職業技能與專業化能力,進而使學生成為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電工實習教學在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提升學生專業化技能,發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崗位工作中,進而促進學生更好的就業。[2]
二、中職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問題
1.教學模式單一
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在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中,教師以自己為教學中心,采取灌輸式教學模式為學生授課,很少融入探究式、互動式教學模式為學生授課,使學生只能夠被動跟隨教師指引學習與記憶知識內容,長此以往,使學生在學習中缺乏主動性,形成依賴性思維,在遇到教學問題時,缺乏自主性思考,大都認為教師會將標準答案告知給自己。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學習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使教學缺乏趣味性,導致學生學習知識興趣不高。[3]
2.課程教學與實際脫離
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需要學生動手動腦去探究、思考知識,并且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靈活的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增強學生知識運用能力,進而才能夠實現課程教育目標。然而,在當前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中,教師較為注重理論知識的解決,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理論知識較為豐富,但動手操作能力卻底下,而學生這樣的學習模式,不利于學生更好的進行就業。究其原因,是課程教學與實際脫離,沒有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銜接,導致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不佳。
三、中職機電技術應用專業電工實習教學的策略
1.強化學生理論知識
電工實習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與知識靈活運用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實習中對崗位知識有所了解,并且將教材中的知識活學活用,提升學生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成為一名專業化的技工人才。雖然實際操作能力是電工實習教學的宗旨,但教師也不能給忽視理論知識的教育,豐富學生知識理論,進而使學生更好的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在理論知識教學中,教師創新教學模式,采取多樣化教學模式為學生授課,增強教學趣味性,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跟隨教師的指引學習理論知識。
例如:在學習《單相全波整流電路》知識時,教師要提前整合知識內容,由于理論知識較為抽象,加之教師采取單一教學模式,學生沒有興趣學習知識,對此,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授課,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與信息技術相融合,制作教學課件,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播放,使理論知識生動、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提升學生知識理解能力,使學生有效的掌握理論知識。
2.理論教學與實踐的相融合
由于學生性格特點的不同,導致學生學習能力、知識接受能力不一,在面對學生差異性時,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采取因材施教教學模式為學生授課,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相融合,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要,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首先,教師要整合知識,明確教學目標,為學生設置教學活動。其次,教師對知識重點與難點進行針對性劃分,運用信息技術與知識相融合,制作教學課件,借助互聯網平臺,將課件內容發送給學生,讓學生提前自主預習理論知識,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最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實現知識理論與實踐相融合,提出相對應的教學問題,檢驗學生預習成效,幫助學生講解預習困惑,等學生對知識有所掌握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電工實習教學活動,為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提供操作平臺,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操作中,提升學生知識運用能力,進而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相融合。教師借助互聯網平臺為學生授課,實現線上線下學習模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可能性,使教師能夠有更多的時間為學生開展實踐活動,進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3.構建實習管理體系
在中職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教學中,電工實習是重要的教學環節,而對學生實習進行有效的管理,是對學生實踐能力提升的有力保障。在電工實習中,要加強實習教學的管理,使學生在操作中能夠按照規定進行實踐,教師發揮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及時糾錯,并且給予針對性的評價,提升學生實習操作的規范性,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此外,教師將知識整合,制作教學課件,讓學生對知識提前有所掌握,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真實的崗位中進行實習,使學生對未來工作提前了解,在實習中意識到自身的不足,調整自己,進而使學生更好的滿足社會發展需要。
結語
綜上所述,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企業對人才專業素養需要越來越高,這無疑對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提出更高的教育要求。因此,在中職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中,教師要重視電工實習教學的開展,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的相融合,為學生開展有效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生主體性,使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靈活的運用到實踐中,進而促進學生更好的就業。
參考文獻:
[1]沈衛青.中職學校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江蘇省吳江中等專業學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8,5(02):22-24.
[2]袁建鋒.基于中職機電技術應用專業項目一體化教學模式構建的分析[J].廣東科技,2014,23(24):170+146.
[3]倫洪山.機電技術應用專業“三年五段遞進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輕工科技,2013,29(04):152-15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4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