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道德與法治》教科書的兒童主體地位與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闡述了《道德與法治》教科書兒童主體地位確立的必要和教學中兒童主體地位發揮的重要及關系。全文兩個要點:第一,兒童是《道德與法治》教科書的主角;第二,要讓兒童成為與《道德與法治》教科書文本對話的主角。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兒童主體地位教科書
  2017年,部編本《道德與法治》教材進入了全國的每一所中小學,怎么教好這門全新的課程呢?筆者覺得,兒童主體地位在《道德與法治》教科書以及教學中的確立,是提升這門課程質量的關鍵,本文從兩個方面來談一談我的學習、思考和實踐。
  一、兒童是《道德與法治》教科書的主角
  當我們第一次打開《道德與法治》教科書時,一股清新的時代氣息撲面而來。教科書是以實際生活中兒童視界生動地展開的,每一課都是以兒童生活中的具體事件為基本內容,充分地體現了《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綜合性、示范性、實踐性的特征。仔細閱讀教科書,我突然領悟到:兒童是《道德與法治》教科書的主角,也是每一課的主角。教科書一切都從兒童的實際出發,教材與第八次課程改革精神和課改的支撐性理論之一建構主義理論是一脈相承的,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德尊法樹人。
  從已經發行的幾冊教材來看,在教學具體內容的安排上,每一冊、每一組、每一課,都是在主題的引領下精心設計的,都是以豐富具體的、充滿童真童趣的圖文作了呈現,兒童都是教材教學內容的主角。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教材站在兒童的立場上,確立了兒童在教科書中的主體地位,兒童是這門課程的學習者,是這門課程的主人。
  將兒童作為《道德與法治》教材的主角,實際上很好地體現了兒童在這個學科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靈動、鮮活、貼近孩子的教材,可以很好地激活孩子們學習的主體地位,這樣,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能動性、自主性、創造性、目的性等,就能在學習實踐過程中充分地表現出來。同時教材也通過具體內容告訴我們,“立德尊法樹人”的課程,不只是在紙上,更重要的是要行動,學生要在行動中學習,在行動中發現,在行動中思考,在行動中成長,在行動中發展。
  兒童是教材的主角,是編者教育思想、教學思想、教育智慧的體現,這也是孩子們拿到教材愛不釋手的重要原因。部編本的《道德與法治》的課程理念、教學理念、教學價值觀,都是通過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實踐來體現的。
  二、讓兒童成為與《道德與法治》教科書文本對話的主角
  以往的德育教材的基本面貌大多是單向傳遞知識和信息,像是一塊塊寫滿了醒目道德與規則的廣告板,編者的獨白填滿了教材的空間。教師使用時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學生根本沒有興趣去閱讀文本,更不要說與文本對話了。部編本《道德與法治》教材很好地改變了這種狀況。在使用教科書時,教師必須從傳授者跳轉出來,讓自己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引領者,應在充分領會編者編寫意圖的基礎上,認真鉆研教材文本,精心做好教學設計,教學時主要應通過教材本身創設的情境,(也可以適度采用生活情境或用其它手段創設情境),來激活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即讓學生能動的走進課本,閱讀文本,觀察圖畫,閱讀教材中的泡泡標注文字,與文本“對話”,在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建構。
  仔細研讀筆者發現,部編本新教材的編者始終堅持以兒童為本,每一課中的主人公不再是“智慧老人”、“老博士”什么的了,也不再是不斷晃動的各色人物了,教材中的人物“主角”都變成了與學習者年齡相仿的兒童,這就為處于學習主體的孩子們創設了與教材、與文本對話的情境,這就為學習者成為與教科書對話的主角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只要打開課本,學習者就會發現許多自己的“小伙伴”;閱讀每篇課文時,學習者就會感覺是在與“小伙伴”對話、交往,就似乎聽到了一個個“小伙伴”在娓娓地講述著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經驗;學習者的生活經歷和經驗在不斷地被喚醒,當書中的“小伙伴”不時地提出一些問題時,會引起課本前學習者的思考、議論、交流;書中“小伙伴”的活動和行動,會激起學習者去觀察、訪問、探索、嘗試的興趣。學習者在與教材中的兒童在相互交往、相互激發、相互作用中實現移情和領悟。
  以學生為“主角”的教科書,就應當有與此相適切的課堂,這樣的課堂應當是對話的、互動的、能動的、自主的,也應該是探究的、實踐的、綜合的。下面以二上第四單元《我們生活的地方》中的第13課《我愛家鄉的山和水》為例來說一說我的“自主六步對話式”教學嘗試,這個“自主六步對話”學生是主角。
  第一步,學生與家長對話(課前提出要求):聊聊家鄉;尋找家鄉美的圖片;搜集或回憶家鄉的故事。
  第二步,老師與學生對話(激活對話興趣):在師生對話的過程中,教師用PPT課件,簡介自己的家鄉在哪里和家鄉的美景。
  第三步,學生與圖文對話(學生自讀課文):放手讓學生自由閱讀課文,與教材的圖文對話(能發現教材的三個要點:我的家鄉在這里,我的家鄉美在哪里,我家鄉的故事),激發學生贊美家鄉的熱情,調動生活積累儲備(含親子對話的獲得的信息)。
  第四步,小組生與生對話(小組合作學習):我的家鄉在哪里,我的家鄉哪里美,我家鄉的故事(教師以參與者和指導者的身份參與到生生對話中,并對生生的對話交流相機進行評價)。
  第五步,生生師生對話:小組代表與全班與老師對話互動(也可以“家鄉小導游”與“外來游客”的形式對話互動,對話互動應扣住兩個點,即家鄉最美的地方、家鄉最有意思的故事;交流中可以出示相關的圖片實物等;互動中鼓勵向“家鄉小導游”提問題;師生以說感受的方式對互動對話進行評價)。
  第六步,生師快樂互動:誦讀寫家鄉的詩歌、演唱贊美家鄉的歌曲;談談學習這一課的收獲、感受與想法(升華眷戀家鄉、熱愛家鄉情感,樹立建設家鄉的志向)。
  《道德與法治》教科書,是新時代為我們每一個兒童——未來的合格公民、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精心設計的成長手冊。我們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用好教材,努力激活兒童主體地位,形象地曉之以理,娓娓地動之以情,穩步地導之以行?!傲⒌伦鸱淙恕笔且粋€宏偉的系統工程,我們要一步一個腳印兒地行走。我們堅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華少年的道德與法治素養,就應該是這樣養成、造就的。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42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