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中的情景創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材編制主要圍繞著大課程的綱要,其分別是《品德與社會》和《品德與生活》。而據我國《綱要》強調,該課程的活動性較為突出。因此,在《道德與法治》這個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緊密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調整教學內容,充分激發學生參與《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活動氛圍中掌握《道德與法治》的知識點,以便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情景創設
  
  小學《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涉及很多活動性的內容,而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活動中能夠形成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效增強學生解決問題和價值判斷的能力,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行為。對此,作為教師,應始終圍繞教學的內容及目標來設計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符的教學活動,如此方能在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同時增強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素養。
  一、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ㄒ唬?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較低
  在當前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明確指出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老師在課堂中只是主導者的身份,讓學生主動投身到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以此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然而,在當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老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尚未尊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只能夠被動地接受知識,從而影響了小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興趣。
  (二) 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
  《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是小學教育階段中非常重要的課程,而這門課程所涉及的理論知識點較多,課堂教學過程枯燥乏味。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難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只能被動的記憶知識點,難以真正提升小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知識點的應用。
  二、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中的情景創設策略
 ?。ㄒ唬?巧妙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活動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基于如今這種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各行各業均已普遍意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并對此予以了積極、有效的運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亦是如此。而基于良好活動情境的創設方能為學生構建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加深學生對課程知識點的理解,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水平。其中,信息技術涉及豐富的圖文和聲音,將其合理的應用到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活動中,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投入到《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知識點。
  例如,在《天氣雖冷有溫暖》這節內容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搜集一些關于冬天雪景的圖片和打雪仗、堆雪人的視頻,如此既能創設出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教學情境,且能切實際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主動觀察圖片和視頻,深入分析冬季的特點,以便讓學生在探究《道德與法治》課程知識點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與法治意識。
 ?。ǘ?結合實際生活創設教學活動情境,強化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生活范圍較小,只熟悉周圍的事情,所以在小學《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根據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生活化的活動情境,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理解和應用《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內容,促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與法治意識。只有設計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教學活動,才能夠真正提升《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實效性。
  例如,在《花兒草兒真美麗》這節內容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可根據教學目標組織學生參加戶外活動,引導學生直觀的認識植物。其中,在活動中,老師可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各種花花草草都有自己的生命,且帶有自己的情緒,所以在微風吹來的時候,常常會迎風招展。這種現象也是花花草草高興的表現;在下雨天,這些花花草草則表現出渾身發抖的現象,這也是它們害怕的表現。每個生命都應該被尊重,不應該受到任何傷害。通過設計戶外教學活動,指導學生關心和愛護植物的生命,切忌隨意采摘植物,讓學生留意觀察玫瑰花這種帶刺的植物,讓學生懂得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沒有傷害性。
 ?。ㄈ?構建良好的探究情境,讓學生主動去探究
  針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自主學習,探究無疑是小學生最常用的一種自主學習形式。而該形式不僅與新課程改革理念相契合,也確能促進學生理解與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以此,作為教師,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應務必基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引導學生去體驗并感悟真實的世界。例如,在學習《會變臉的水》這一課的內容時,老師便可以分別設計三個實驗來組織學生探究水的不同形態。實驗一,教師可讓學生觀察電水壺燒水時水蒸氣從壺中竄出的現象。實驗二,將玻璃放置在水蒸氣的上升面,以觀察玻璃表面的變化;實驗三,讓學生摸一摸冰。讓學生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更加直觀的理解:當水遇冷變成冰,遇熱的時候則變成水蒸氣。在良好的探究活動情境中,學生能夠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更加準確的理解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知識,最大限度地提升《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實效性。
 ?。ㄋ模?創設趣味性的故事活動情境,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且尤為喜愛故事活動。故教師若能積極開展充分趣味性的故事活動,無疑最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和積極性。當然,若是以開展故事活動的方式來展開教學,則故事的內容亦需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有一定的共通之處,如此放不至于使活動與教學主題相偏離。除此之外,為確?;顒拥呢S富程度,則故事類的教學活動情境還可包括音頻故事、繪本故事和兒歌等眾多形式。例如,在學習《告別小馬虎》這節內容時,老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關于“馬小虎歷險記”的故事,將故事中的人物引進現實課堂,并實現與學生之間的平等多花,由此既能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又能通過對話的方式來促進學生成長。
  總之,小學《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性質決定了課堂教學的載體和途徑。因此,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充分凸顯出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少教多學,便需要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創設良好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活動中,最大限度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實效性,有效增強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意識。
  參考文獻:
  [1]鄭樂安.以“情”助教以“思”伴學——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情思課堂”的創設[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7:52.
  [2]莊荷娟.論常態化生活情境的創設——以“道德與法治”教學為例[J].江蘇教育,2017(17):48-49.
  [3]顧國衛.道德與法治課優化教學情境五策[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7(35):31-3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8489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