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微課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只有不斷的學習知識才能夠緊跟時代的步伐,隨著新思想、新技術的不斷誕生,學習方法也變得越發多樣化,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受到教師與學生的一致認可與青睞,能夠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隨時隨地的學習,本文將對微課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微課教學輔助作用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誕生,成為多媒體家族的又一位新成員。所謂的微課便是以視頻為載體,在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將教學重難點濃縮成5—10分鐘的視頻,實現了“先學后教、以學定做”的目標,在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機會的同時,也發揮了教學的輔助作用,使課堂效率得到進一步增強。
一、微課教學的理論基礎
早在我國古代微課便被孔子、朱熹等教育家所推崇,他們主張利用最短的時間、最便捷的方式、最精煉的語言對知識進行答疑解惑,此種教學方式便是當時的微課。在《論語》中所使用的記述形式,便是對單獨成意的段落內容進行記錄,這與微課的制作方式道理相通。例如,學生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或許會存在幾個疑惑點,在課下復習過程中可以通過微課形式對其進行針對性學習,這樣做不但節省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還能夠直達病灶,屬于一種新型的、高效的學習方法,尤其在目前網絡時代背景下,教育界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已經日漸緊密,“有問題,找微課”已經成為了知識補充最為行之有效的措施,而微課也成為了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輔助力量[1]。
二、微課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新課標背景下,要求教師積極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內在學習動力,使其能夠自主自發的投入學習當中。而微課的運用有助于教學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而對于初中生來說,思維方式比較靈活,通過不同信息的重組,可以增強課堂活力,延長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在微課背景下,教師以視頻為載體,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知識,以靈活生動的畫面、鮮活的色彩來吸引學生,在無形中滲透課堂知識,使學生置身于五彩繽紛、動靜結合、聲像同步的教學情境之中,然后教師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學習小組,要求成員之間針對微課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觀察和思考,當學生產生探究興趣、養成思考習慣后,便會使其對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與熱情。
2.適用于教學各環節,提高課堂效率
微課能夠在試題解答、概念解讀、知識點解疑等多個環節中進行應用,對課堂效率的提升起到不可忽視的輔助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課前預習。微課的作用并非單純的課后答疑,其在教學正式開始之前,在課前預習部分也可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微課引導能夠將新的課程大綱傳遞給學生,使其知曉本節教學的重點所在,使學生的預習能夠有的放矢、少走彎路,在無形中提高了學習效率,節省了學習時間,長此以往,學生能夠真切感受到學習的輕松有趣,自然愿意主動投入學習當中;
(2)教材解讀。在教學正式開始以后,學生可以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利用微課對課本中的重點知識進行復習與鞏固,微課能夠對教材知識進行通解,使學生在上課之前便已經對本節知識有所掌握,當教師正式講解時由于學生已經有所積累,學習起來更加輕松高效,能夠更加充分的領悟到教材深層內容,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引導示范。與小學教材相比,初中知識對學生理性思維、邏輯思維的要求較高,教學中更是會涉及到許多動手實踐內容,部分學校由于受到場所、設備、技術等限制,無法為學生提供實驗室支持,單純通過教師口述方式又會影響教學效率。而采用微課視頻,能夠將實驗操作、過程等以短視頻的形式演示給學生,當遇到不懂之處還可以重復觀看,打破時間、地點的限制,達到充分引導和示范的效果[2]。
(4)方法講解。要想提高學生成績,關鍵在于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在解題過程中,只有學生掌握了解題要點,才能夠達到“橫掃千軍如卷席”的效果。但是,對于不同習題來說,由于內容、題型、涉及到的知識點不同,因此解題方法、思路也不盡相同,對此,微課可以不厭其煩的為學生講解多種多樣的解題方法,使學生們在面對習題時能夠游刃有余、勢如破竹。
3.整合教學資源,滿足多層次學生需求
微課不但是教學的“拐杖”,更是教學的補充與延續,能夠針對教學中存在的重難點問題深入剖析,力求每個層次的學生需求都得到充分滿足。通常情況下,在新課講解結束后,部分學生對新知識沒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十分普遍,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會通過布置習題的方式讓學生課下理解和練習,但是部分學生由于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又沒有得到及時的指導,長此以往,問題累積起來,便會喪失學習興趣。而微課的應用則能夠通過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等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不但能夠查漏補缺還能夠強化知識體系,使學生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對重難點內容進行針對性學習和鞏固,一些理解較慢的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快進、慢放等方式,直至掌握知識點,這樣便能夠使多層次學生需求得到充分滿足。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傳統教學模式來說,微課的誕生與應用是教育界的重要改革,其中具有巨大的網絡資源庫,能夠為校本研究、網絡教研等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實際教學中,還能夠在課前預習、教材研讀、引導示范、方法講解等多個環節中發揮優勢。由此可見,微課已經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產生巨大的輔助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瑞敏,趙艷芝.淺談微課在初中教學中的輔助作用[J].科技與創新,2016(19):125-125.
[2]李紅嬌.淺談微課在初中教學中的輔助作用[J].未來英才,2015(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4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