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利用微課輔助化學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微課”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微課讓教學重、難點突破,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更高效、直觀化、趣味化,學生更加活躍、更輕松,教師教學更積極。
  關鍵詞:微課;初中化學;應用
  
  一、微課的概念及特點
  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拔⒄n”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微課因為主題突出,內容精簡,容量較小,可多次播放等特點,在教學實踐中受到廣大師生的青睞。
  二、微課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微課教學逐漸被引入到初中化學教學中,利用微課將課堂中沒有完全解決而又很重要的內容變得生動與具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提高初中化學的教學效率。下面是我在化學教學實踐中使用微課的一些體會。
  1、導:在教學中,利用學生熟悉的廣告、新聞、趣事等素材,通過與教學內容結合,設計成特定的教學情境。例如在講解“生活中常見的鹽”一節時,可播放一些建筑,待學生觀看后,教師提出問題:“該建筑這么華麗、堅固是用什么建成的?”學生的好奇心與參與度迅速被激發,并產生對新知識的強烈渴求,導課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微課導課應直接切題,其形式常用設置情境式、設置疑問式和溫故知新式等。在教學中,應根據現有的微課素材選用合適的導課方式。
  2、學:在學生自主學習時,利用微課,對本節課將要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分解出來,提出問題,讓學生以自主思考或互相討論等形式展開自學。
  3、教:知識的講解是課堂的主體,也是微課應用教學的主要形式。利用微課進行知識講解,可以使繁瑣的知識點滴化,抽象的內容直觀化,達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講“水分子”時,幫助學生構建微粒的概念是課堂教學的難點,讓學生從微觀的視角去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即不同物質的分子破裂后原子重新組合。對此,教材中雖有相關的圖片,但學生仍很難理解。借助微課的視頻動畫,學生可以形象直觀地發現水分子在電流的作用下破裂成氧原子和氫原子,然后氧原子再相互結合成氧分子,氫原子結合成氫分子的過程,學生通過肉眼根本無從觀察的微小的分子、原子在微課視頻中它們儼然成為具有生命力的個體,學生也在觀看微課視頻后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而且心情愉悅。又如,在講“原子的構成”時,很多學生往往交原子認定為實心球,電子仿佛運動員一樣在不同的軌道運動,這樣一種所謂“形象”的認識是不準確的。為了幫助學生糾正這種認識,我播放了幾種不同原子結構的解剖動畫視頻,學生在視頻的反復觀看中充分理解了原子的結構和核外電子的運動規律,從而準確地理解原子的組成。
  4、練:利用微課進行課堂練習,這是教師講解習題的一種新方式。其模式是:先展示練習的視頻,當中包含一個或多個習題,教師點擊停止,學生思考練習。待學生做完后,教師再點擊繼續,通過視頻講解每個試題。如果還有其它試題練習,重復這一模式。通過微課講解練習,能減輕教師課堂講解的負擔。
  5、小結:利用微課進行課堂小結,應做到用最少的時間概括最主要的內容。幫助學生形成知識框架,快速記憶。
  6、實驗:化學是一門實驗學科,實驗是化學的基礎。而初中化學實驗,有些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一些反應物和生成物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和毒性,在教室操作實驗也會場地的限制,影響后面學生的觀察,這就會給實驗的演示過程和效果造成一定影響,弱化了實驗效果。微課可以動態地、對比地演示一些化學現象,可以有效地控制變化的速度,調節快慢,從而便于學生觀察和思維。有些化學反應瞬間完成,對其過程很難分步觀察與判斷,通過制作微課視頻,教師可以模擬控制反應變化的速度,調整教與學的進度。比如,在講“燃燒與滅火”的教學中,微課視頻對白磷的燃燒演示實驗,講解清楚,實驗現象也明顯。觀看結束后,我請學生閉上眼睛回憶并思考3個問題:(1)為什么銅片上的白磷能夠燃燒,紅磷不能燃燒?(2)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條件才能燃燒?(3)紅磷能不能燃燒?最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自然地歸納總結出燃燒的條件。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的基礎學科,在課堂教學中,若巧妙滲入微課教學,通過微視頻展示化學知識,可以讓化學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簡介:謝利國(1980-),男,漢族,湖南永州人,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化學教研。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73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