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微課在小學數學輔助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如火如荼的教學改革大潮下,微課以其獨特的優勢迅速風靡全國。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資源,微課在信息化教學中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它可以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可以有效細化重難點,分解知識點,還可以利用微課的形式巧妙導入新課,吸引學生注意力,幫助學生課后復習,鞏固新舊知識點,拓展知識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合理調控與使用微課,并不斷進行探索和總結,讓微課逐步成為教學中的點睛之筆,成為學生學習的得力助手。
  【關鍵詞】小學數學;微課;輔助教學;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04-0201-02
  近幾年,在如火如荼的教學改革大潮下,微課以其獨特的優勢迅速風靡全國。雖然關于微課的定義在學術界還存在爭議,但是它在教學實踐中的地位和作用絲毫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廣大教師對微課的研究和應用熱情越來越高,各個層次的學生對微課的喜愛也有增無減。筆者比較傾向于焦建利老師提出的觀點: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1]。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在小學數學輔助教學中,研究并嘗試了微課的應用,總結不少成功的經驗,收到了良好的教學
  效果。
  1 巧妙導入新課,吸引學生注意力
  新課導入是引發學生強烈求知欲的門鈴,是課堂教學的前奏、序曲和鋪墊,也是精彩課堂教學之旅的開始。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巧妙的新課導入,能夠快速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微課在新課導入方面的優勢十分明顯,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也能使學生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快速提高,知識掌握得更牢固,提升教和學的效果。如在進行“0的加減法”教學時,通過制作播放小貓偷魚的微課動畫視頻,迅速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開啟新課有了良好的開端。盤子里放著8條漂亮的小金魚,旁邊有個大魚缸,小花貓將盤子里的魚叼到魚缸里,不斷地來回跑。一會兒,盤子里的魚兒就被叼完了。但是,發現魚缸里的小金魚少了3條,問題:“小花貓偷吃了幾條小金魚?”學生:“3條”。主人拿竹條把小花貓趕走,發現小花貓背后藏著3條活蹦亂跳的小金魚,主人就將活著的金魚放回魚缸。問題:“小花貓偷吃了幾條小金魚?”學生:“0”。這種動畫視頻充滿童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巧妙地實現新課導入,從而大大提升教學的有效性[2]。
  2 恰當運用微課,突破教學重難點
  微課最突出的特點是“微”,主題突出,時間短,針對性強,效果好。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花很多時間講解重點難點,學生容易疲勞,效果很不理想。恰當地運用微課,把重點、難點提煉出來,通過精心設計,引導學生探究課程的核心內容,使學生快速抓住重點,解決難點問題。同時,富有趣味的短視頻還有助于學生記憶更牢固,增強學習興趣,建立學習自信心。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中,對“平均分”的認識是學習分數的基礎。為此,我們設計了這樣一個微課視頻:首先,由小熊和小猴分4個蘋果、2瓶水和1個蛋糕,引出問題:將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每一份是多少?如何表示?接著,利用動態畫面讓學生直觀感知平均分的過程,解決了數學中如何表示“一半”這個問題。最后,用不同形狀的紙片折疊,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為分數意義的理解打好基礎。課后,筆者發現學生學得特別輕松,平時比較差的都知道平均分這一概念是什么意思了。像這樣的微課,講解富有童趣,且具有操作性,非常貼近三年級孩子的理解能力。而且,微課設計直截了當,容易引起學生共鳴,時長都不到8分鐘,卻有效解決了重、難點問題,讓學習變得更輕松。
  3 利用微課,有效鞏固新舊知識點
  數學科目邏輯性較強,解題方法多種多樣,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但由于小學生聯系性思維不強,很容易出現學后面忘前面的現象,更難以實現新舊知識的融會貫通。而微課信息精煉、直觀,學生很容易接受,稍微一看就能夠透徹理解并抓住問題的實質,這對于復習舊內容,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很有幫助。如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時,我們制作的微課視頻采用了剪拼法,將平行四邊形剪拼為一個等面積的矩形,讓學生觀察、對比。學生就能很輕松地掌握矩形面積公式和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聯系。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讓學生回憶之前學過的矩形面積計算公式,但由于這兩部分內容講授時間相隔較遠,甚至有些學生已經忘記了矩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教師必須花很多時間重新講解矩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費時費力且效果不好。而微課視頻,教師通過設計flash動畫,將平行四邊形剪拼成矩形,非常生動、直觀地反映出矩形面積公式和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聯系,不僅能夠很容易地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由來,同時也加深了對矩形面積公式的認識,促進學生對新舊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既復習了舊知識,又補充了新知識,尤其重要的是有助于學生建立起完善的知識體系[3]。
  4 運用微課,實現作業趣味性
  小學數學不僅蘊含著豐富的理論,也和實踐密不可分。因此,課后作業大多是與實踐緊密聯系的應用題。但是,傳統用文字描述的應用題過于抽象,學生拿到這樣的作業總感覺是一種負擔,有的產生畏難情緒,有的敷衍了事,有的甚至產生抗拒心理。微課作業則不同,它能以生動有趣的形式帶給學生感官上的享受,還能激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熱情。如教師給學生制作了一段時長為3分鐘的微課作業:一個養魚池長16m,寬11m,深2.5m,為了防止養魚池滲水,要在養魚池各個面上抹一層水泥,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6Kg,一共需要水泥多少Kg?這樣的微課作業能把學生很快帶入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境,學生一邊看著視頻,一邊列出水泥池各個面的計算公式,計算出水泥池的全部面積,然后進一步計算出所需要的水泥數量。學生完成作業的同時,也產生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徹底改變了對傳統作業枯燥無味的印象,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
  5 使用微課,幫助學生課后復習鞏固,拓展知識面
  從教師方面來看,傳統的課堂教學可以說是不可復制的,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講解方法,同一個老師在不同時間講解也會有所差別,家長在輔導學生時由于水平不一,認識不同,更是千差萬別。從學生方面來看,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傳統的班級授課模式無法兼顧每個學生不同的接受能力。教師很難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教學。因此,在傳統的40分鐘課堂教學中,難免出現學優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的現象。微課則不同,它是可傳播、可復制的。上完一節課或一個單元,教師可將重要的知識點制成微課,供學生課后復習使用,也可將典型或較難習題的解題方法制成微課,供學生課后鞏固訓練使用。教師還可將拓展性材料制成微課,供學生課后學習、欣賞,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數學素養。這樣,既能解決不同教師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又能解決不同學生存在接受能力差異的問題。
  總之,微課是一種新興的教學資源,在信息化教學中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它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可以有效細化重難點,分解知識點,還可以充當反饋的工具,完善課堂查漏補缺的環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合理調控與使用微課,并不斷進行探索和總結,讓微課逐步成為數學教學中的點睛之筆,成為學生學習的得力助手。
  【參考文獻】
  [1]趙一樂,馬娟,劉春志.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交際,2018(6).
  [2]董君彥,劉國龍.大數據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微課教學效果探析——基于新媒體傳播效果理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2).
  [3]王亞.我國微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研究[J].中小學電教,2018(1).
  【作者簡介】
  張瑞(1978~)女,安徽省臨泉市人,淮北市烈山區第一實驗小學教師,小教二級。研究方向:數學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06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