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初中教學改革的北極下,微課在教育教學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充分發揮微課的作用,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是必須要面臨的問題。本文以初中九年級數學教學為例,對微課的應用展開詳細分析,以提升初中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微課;初中數學;應用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輔助,它時間較短,內容短小精悍,可以實現對教學重難點的關注?!皩W校和教師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切實圍繞微課做好初中數學教學改革工作,創新教學方法,[1]積極引入微課,將微課與數學教學更好的結合在一起,提升教學質量。
一、積極引入微課,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初中數學對大部分學生來講是一個攔路虎。初中生正處于邏輯思維形成的重要階段,數學理論對學生來說,內容比較難以理解,導致學生無法有效解決初中數學難題,時間長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就會明顯的下降,對數學學習缺乏積極性,不愿意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初中生對數學學習興趣不高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性比較差,在課下學習方面缺少積極性,由此造成了學生數學成績下滑,產生了偏科的情況。因此,筆者在數學教學中將微課引入課堂,通過微課生動形象的畫面、對重難點知識的集中講解等優勢,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深入淺出的講解重難點知識,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微課在數學中的應用,將理論性、抽象性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符合初中學生的學習規律。如在《中心對稱圖形》教學中,如果單純以理論+教材中的圖片開展教學工作,學生只能形成抽象的認識,無法具體化,導致部分學生學習困難,利用微課教學,教師可以將中心對稱圖形的理論用微課動畫的方式展示出來,邊展示邊講解,這種方式相對于對于傳統的教師課堂展示的方式具有明顯優勢,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了解到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接下來的學習。
二、充分利用微課,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一直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但在實際操作中,傳統教學模式下以學生為主只能淪為一種空談和形式,因為教師必須要組織好課堂學習內容,無法從課堂中脫離出來,而采用微課的方式,教師可以適當利用微視頻教學來替代自身教學的過程,讓學生跟著微視頻學習,讓教師從教學工作中解放出來[2]。初中數學的重難點的突破往往通過教師的重點強調和學生的反復練習實現,這在無形中忽略了學生個體的主觀性,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內在需求,導致學生被動的學習,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成為教師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積極引入微課,充分發揮微課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成為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內容。筆者在進行九年級《圓的有關性質》這節內容時,先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和觀察有關的微課,完成對圓的有關性質的充分認識,并要求學生總結出有關圓的相關知識有哪些,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展示。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并沒有按照傳統的教師講授知識、學生感受知識和學生練習的方式進行而是采用了微課的教學方式,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把教師的教學過程轉化為微課程的內容,學生只需要觀看微視頻即可完成學習工作,教師在學生學習視頻的過程中負責解決學生提出的疑問。學生在看視頻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時舉手示意,由教師暫停視頻,學生提出具體問題后,教師先讓其他學生進行答疑解惑,如果學生可以完成這點內容,教師不需要介入,如果其他學生也有同樣的問題,那教師則需要對內容進行講解。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好的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實現教學主題的轉變。
三、充分利用微課,提高數學復習效率
初中數學教學的任務重,知識點多,梳理起來比較困難,如果學生不能建立起有效的知識邏輯,很難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整體把握。尤其是對于九年級的學生,由于學生面臨著畢業考試的壓力,學生如果不能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整體把握,建立起完善的數學知識結構,很難達到很好的數學學習效果。因此,筆者在初中數學九年級教學中,嘗試引入微課教學,一方面,教師在查找網絡微課資源的基礎上,進行積極的改進,建立數學微課資源庫,針對每個章節的重難點知識進行有效的整理;另一方面,教師充分引導學生參與到微課的制作中來,引導學生制作自己的專屬微課,尤其是針對一些重難點知識的講解、數學易錯題的分類、數學知識的邏輯梳理等內容進行整理,從而引導學生有效的建立起數學知識的整體化思維。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發揮微課教學的優勢,轉變課堂的學習方式,真正樹立以學生為主的課堂,讓教師從繁重的課堂教學中解脫出來,更好的發揮教師的教學引導作用,將教師的注意力從數學內容講解轉為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方面,更好的體現教學改革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姚子榮.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微課應用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1):91-92.
[2]苗強.基于微課的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08(15):96-9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74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