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微課作為新型教學模式,是信息技術發展和教學改革的產物,其自身具有的技術優勢使其在學科教學活動中發揮了顯著的作用。我們在初中是數學學科教學活動中應用微課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實現對現代化課堂的構建,為學生提供課前預習引導和情境創設服務,提升鞏固學習有效性,這些都是提升初中數學學科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關鍵詞:微課教學;初中數學;應用策略
引言:
信息時代背景下,我們需要結合信息技術優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濃縮教學內容,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構建學生為本的高效課堂。在初中數學學科教學活動中,我們需要結合初中生的興趣特點,重難點的探究答疑、知識鞏固等,做好各個教學環節的準備工作,打造高效數學課堂。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必須做好微課的研究與應用,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理解,豐富授課形式,讓初中數學素質教學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一、應用微課開展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重要的教學環節,為了提升教學質量,課前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進行預習,自主明確重難點,做好課前規劃工作,優化問題設計,為聽課和提問做好準備[1]。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這部分內容的預習中,筆者就借助微課引導學生開展預習活動,首先我利用微課給學生呈現一張足球世界杯各小組得分表,然后讓學生利用數學知識分析各球隊比賽積分與勝負場數之間的關系。之后,再由教師借助“微課”資源呈現出這種數量關系式,并引導學生觀察這種關系式的特征,初步感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特征。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了解了一元一次方程在表達數量關系方面的作用,并且把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質及在生活中的應用意義。這種在預習階段獲得的初步感知,能夠幫助他們在日后更好的學習相關知識。在這種“微課”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初步體會到數學模型思想的運用意義,并且樹立起數學思想概念,掌握運用模型分析問題、驗證猜測的方法,以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
二、情境創設,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重要環節,為了提升學科教學質量,我們需要合理設計導入環節,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好準備工作,以學生的需求為基準設計教學導入環節,全面激發學生的熱情和學習信心。課前導入引入微課,借助小故事,動畫等創設情境,更富趣味性與生動性,例如在組織《角》這部分課程教學時,單純地講角的概念,學生理解起來十分困難,課堂教學不理想。引入微課,以視頻展示為主,輔助以簡單地講解,先呈現一個角的圖形,隨后點擊鼠標,兩個角開始動,視頻中出現這個角的兩條邊,然后演示其頂點被拆分的過程。最后角的圖形被拆分成一個點和兩條射線。然后展示角繪制的過程,一個頂點引出兩條射線,教師結合視頻告知學生角的形成過程,一目了然,學生對角的認識從抽象到直觀,記憶更深刻[2]。由此可見,初中數學學科教學活動中,運用教學情境實施課前導入,能夠優化導入效果,當然這也得益于微課的教學應用優勢,學生結合微視頻的動態演示功能,能夠在生動的教學情境中實現認知過渡,輔助以教師的講解,活躍數學課堂,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切實提高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三、利用微課教學資源,及時突破重點難點
傳統的教學,遇到抽象的概念,教師就反反復復地講述,有的時候越講述學生越聽得糊涂。如果利用微課演示將抽象的知識變為形象具體的知識,那樣學生更容易理解?,F代化的教學方式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重難點已經不是什么問題[3]。比如,利用微課,輕輕點擊鼠標畫出各種正多面體,然后對畫出的圖形進行各種各樣的操作,一邊操作一邊觀察,平移時圖形會怎么變化,旋轉時怎么變化,縮放時怎么變化,分割圖形時它又會怎么變化,取截面時圖形怎么變化,在電腦上一一顯示出來,學生看得清清楚楚;微課還可以把圖形的表面展開后,觀察圖形怎么變化,把立體的多邊形放到平面上看,會是什么樣的等,如果拿實物進行演示,那可是比登天還難。數學的學習,往往是數和形的結合,通過數的變化看形的變化,通過形的變化看數的變化,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平移、旋轉、分割、縮放、截取、展開等運動和變化展現在學生面前,也是數的一個變化。再如,學習“三角形的三個角平分線相交于一點”時,以前的做法都是教師在黑板上邊畫圖演示,學生在下面觀察理解,空間感強的學生能理解透,空間感不好的學生如聽神話,聽的稀里糊涂。假如利用微課,在電腦上演示,畫一個三角形,利用菜單命令,三條角平分線瞬間就能畫出來,然后觀察,三條角平分線總是相交于一點,教師可以隨意拖動三角形的一個頂點,讓其形狀發生不同的變化,然后在觀察角平分線的變化,不管怎么三角形怎么變化,三條角平分線總是相交于一點。這樣學生就能直觀形象地理解,教師也無須反反復復的講述,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信心。
四、巧用微課,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微課所具有的短小精悍的特點使得微課教學的效率很高,能夠提升學生對于教學知識的學習效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巧妙運用微課,將煩瑣的數學內容變得簡單形象、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講“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本節中的一些內容制作成一個視頻[4]。在視頻中,首先播放一段日出的景象,讓學生從中直觀地觀察到水平面與太陽隨著時間變化的關系。然后視頻中展示出三張特殊位置的日出圖片,并配文字:在這三張圖中,太陽與地平線有著怎樣的位置關系呢? 學生的注意力被這一有趣的日出過程吸引,都主動地聆聽觀看思考。之后視頻中圖文并茂地展開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在微課中,靜態的數學內容變得動態十足,并促進了教學知識的直觀呈現,為學生的深入理解提供了客觀的條件。
結束語:
總之,微課作為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提升學科教學質量方面發揮著顯著作用,真正在構建翻轉課堂上起到了積極作用,也利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為教學改革工作提供了助力。我們如果可以有效利用微課教學模式,為初中數學教學提供助力,則初中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將更容易實現。與此同時,教師通過對學習者反饋的信息進行整理和評價,將會發現微課制作及實施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從而及時研討、修正,不斷提升自我的業務能力,也能使微課教學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得到不斷地改進和完善?;谖⒄n在初中數學學科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優勢,筆者將集中分析微課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的具體應用方法,希望本研究內容具有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劉蕾.淺析微課程在輔助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21(10):123-125.
[2]呂發成.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32(10)99-101.
[3]俊武.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6,32(11)88-91.
[4]秦明禮.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12(20):149-15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8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