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課堂練筆,幫助學生過好語言表達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作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很多學生“談文色變”,寫出來的語言常常語無倫次、詞序顛倒、條理不清。本文針對這一作文教學中的難點,闡述了在教學中運用課堂練筆的幾種方法,以幫助學生過好語言表達關。
  關鍵詞:語言表達;練筆;構段;生活;仿寫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7-073-1
  三年級是作文起步的階段,很多學生由于自身積累的語言較為貧乏,寫作時不知道該從何動筆,即使動了筆,也詞不達意,為此,筆者在教學中做了一些嘗試與探索,現談談如何進行具體操作。
  一、練筆,使構段清晰
  縱觀三年級語文教材,可將課文構段方式歸納為“總分、并列、承接、層遞”四種。語文課上,如果教師能有意識地將這些構段知識滲透到教學中,再進行相應的練筆,經過一個階段,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能初見成效。
  課文《北大荒的秋天》第四段“原野熱鬧非凡……”是一個典型的總分結構的句群。對于剛學寫作的孩子來說,學習這樣的構段方式來練筆,可以讓學生掌握總分段落結構的寫法,使段落清晰,對寫作有較大幫助。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理解了該段總分結構的構段方式后,再讓學生回憶春節跟爸爸媽媽走街串巷看到的熱鬧場景,思考以“節日里,大街上熱鬧非凡?!弊鳛殚_頭寫一段話,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表現大街的熱鬧?學生借助生活經驗,紛紛舉手回答:可以寫大街兩旁和小攤;可以寫街上川流不息的車輛;可以寫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可以寫夜晚大街上的燈光……因為有了課文結構教學的鋪墊,有了生活經驗作依托,于是,學生的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學生不再抓耳撓腮,不再為寫什么、怎么寫皺眉。
  二、練筆,讓生活再現
  作文難,寫事的作文更是難點。對于作文起步的學生而言,很多時候,寫一件事總是不能很有條理地寫清楚,往往會記成了流水賬。有時,學生的日記中短短一段文字,要出現七八個“之后”,才把事情寫完,看了讓人一頭霧水。
  課文《第八次》中有這樣一段描寫蜘蛛如何結網的文字:布魯斯躺在木板上望著屋頂,無意中看到一只蜘蛛正在結網。忽然,一陣大風吹來,絲斷了,網破了。蜘蛛重新扯起細絲再次結網,又被風吹斷了。就這樣就結了斷,斷了結,一連接了七次,都沒有結成。可蜘蛛并不灰心,照樣從頭干起,這一次它終于結成了一張網。文字很簡潔,只有短短五句話,卻把蜘蛛結了八次才結成一張網的事情寫得清清楚楚。學完課文后,我讓學生交流平時也像蜘蛛一樣重復了很多次才做好的事情。學生的話匣子一下子被打開了,有的說做機器人,有的說學習輪滑,有的說跳芭蕾舞……于是,我結合這段的教學,讓學生仿照課文將自己做的這件事的第一遍寫具體,接著用“再次……又……就這樣……”這樣的承接詞寫好一件自己曾經重復做了很多遍才做成的事情。學生一下子受到了啟發,沒有人再抓耳撓腮,很快,一段簡潔并語義明確的練筆就完成了。
  三、練筆,用仿寫助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具有強烈的模仿欲望與本能,牙牙學語,蹣跚舉步,每個孩子呱呱墜地后都是在模仿中成長的。正是有了這種模仿,其日后個性思維的形成才有了基礎。作文亦是如此,模仿是寫作的拐杖。對于作文起步的孩子來說,仿寫不失為一項有效的習作方法。
  1.仿寫課文寫作順序
  課文《西湖》第三自然段中采用地點轉換的順序用生動優美的語言介紹了美麗的西湖,讓人讀來覺得整個西湖似乎就清晰地展現在眼前。教學這一段時,我便從幾個表示地點的詞語入手,讓學生在閱讀中了解作者的這一寫作方法。學完課文,我再讓學生仿照課文的寫作順序寫一寫自己居住的小區或村子的一角。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這一練筆訓練顯然有一定的難度。雖然課上我始終抓住表示地點的詞語進行描寫的方法來教學,但學生一開始還是摸不著頭腦,不知該從何寫起。于是,我再引導學生關注文中表示地點轉換的詞語“十里明湖”、“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湖心的三個小島”等,告訴學生,我們在介紹自己小區的時候也可以寫寫小區的前后左右和你認為周圍最美的景物。然后以金盛花園為例讓學生說一說自己覺得小區里最美的地方,待學生說完后,幫助學生根據地點來整理整段話的先后順序。學生經歷了這一過程,一下子明白了如何用地點轉化的順序介紹小區,紛紛低頭寫起來。結果,大部分學生的寫話內容都非常有條理。之后,我驚喜地發現學生的日記中,越來越多的孩子注意到了描寫的順序,學生寫日記的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2.仿寫課文優美語言
  課文《誰的本領大》,講的是風和太陽兩次比本領,人物語言鮮活,很能表現人物當時的心理。配套的補充習題有一篇看圖寫話:小猴、小熊、小豬做同一件事,但是用了不同的辦法,你認為誰的方法最好?以往教學這幅看圖寫話,我讓學生發揮想象練說之后再組織語言寫下來,要求把小猴、小熊、小豬不同的表現寫清楚。但是,很多學生詞不達意、語句顛倒。這次,我讓學生仿照課文中風和太陽比本領的句式進行仿寫,沒有太多要求。由于學生充分朗讀后已經將故事的語言熟記于心,此時讓他們仿照課文語言進行寫作,學生寫得興趣盎然,語言組織得相當流暢,尤其是課文中表達人物心理的語言用得恰到好處。
  仿寫是初學作文的孩子的那根有力的拐杖。只要教師能用好這根拐杖,給學生提供可以模仿和創造運用的例子,使學生的寫“有章可循”,學生便會樂此不疲地不斷前進。
  可見,課堂上教師以練筆為抓手,立足課堂,利用教材內容,結合生活情境,幫助學生過好語言表達關,學生的習作便會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寫作,對于學生來說,也就不再是什么難事兒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51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