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自救方法的滲透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育改革過程中,傳統的應試教育已經無法滿足人才發展需求,各地安全隱患不斷增加,加強校內安全教育尤為重要?;诖?,本文以小學課堂自救方法滲透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在小學體育課堂中自救方法滲透的必要性,教師為學生們滲透自救方法理論知識,提供實踐機會,通過情景模擬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保護個人生命安全。
關鍵詞:小學教育 體育教學 自救方法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b)-0105-02
自救方法的滲透不能只局限于安全事故防范,更應該教育學生們如何正確面臨突發事件與自然災害,面對威脅時如何尋找逃生之路,選擇自救方式。小學時期的體育課不僅要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需要讓學生們掌握基礎健康知識,學會安全進行體育鍛煉活動,了解安全知識,對各類安全隱患擁有足夠的防范意識,能夠處理突發事件,第一時間保證自身安全。
1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自救方法滲透的必要性
首先,在體育課中滲透自救方法可以增強學生們的自救意識,體育教師進行教學不僅要教授體育基礎知識與基本運動技能,還要讓學生們懂得培養終身鍛煉的習慣,讓安全意識與生存技能熟練掌握。現如今,很多小學生都生活在安逸的環境中,沒有經歷過危機,家長的過度溺愛使他們忽視了危險的存在,導致學生在危險來臨時缺乏自救意識。因此,教師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中需要提升危機感意識教育,培養學生自救意識。其次,自救方法的滲透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基本自救方法,很多學生在這方面教育過于理論化,學生們缺乏實踐鍛煉,遇到突發危機的時候無法將自救方法應用其中,而且在現實生活中突發性事件時常存在,當事故現場沒有救護人員的時候,掌握一定自救方法十分重要,意外到來時學會保護自己的生命,這是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任務。最后,在教學中滲透自救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情緒穩定力,讓學生們即使面對災害也能從容不迫,冷靜處理問題。小學體育教育不僅是為了傳授知識,更需要對學生進行心理上的教育,保證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靈溝通,提高小學生的心理承受力,讓他們敢于直面困難,敢于面對挫折,懂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在短時間內找到自救的辦法,保持臨危不亂的態度[1]。
2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自救方法滲透的有效途徑
2.1 科學滲透自救理論知識
建議小學體育教師收集日常生活中有關自救方法的內容,并將所有內容進行整理與分類,將這些內容以課件或者文檔的方式呈現,在課上對學生加以展示,讓學生直觀感受各種災害的自救方法。教師可以從生活中選取自救方法,也可以從各種自然災害中尋找自救方法,多方面教育下學生能夠學到更多安全知識,了解自己在室內和戶外時如何自救,同時掌握互救逃生要領,幫助他人順利逃生。
為了推進學校安全防范工作,提高教師與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提升自救能力,近日,某小學特別邀請消防技術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為全校教職工與學生進行消防知識普及,并通過消防疏散演練加強實踐教育,讓學生和教師掌握滅火器的使用方法。本次消防安全培訓主要包含以下幾點內容:(1)尋找火災根源,了解燃氣泄漏事故、油鍋著火事件以及電器設備安全問題,給學生們敲響警鐘。(2)介紹較為常見的滅火設備,明確滅火設備的擺放位置,傳授設備使用方法,讓學生們學會使用滅火器和消防栓,當火災發生時能夠第一時間找到距離自己最近的滅火設備,并尋找安全出口,保證臨危不亂,迅速做出反應。本次安全教育活動強化了學生的安全意識,鞏固安全知識,通過自救方法的滲透,提升了學生的自救能力[2]。
2.2 深入發掘教材內容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小學階段體育課堂教學中會有關于球類、跳高、跳遠、跑步等教學內容,學生在掌握這些運動技能后,還應該學會如何在生活中靈活應用這些運動技能,要求小學體育教師創新教學實踐,深入分析教學內容,將自救方法和安全教育融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幫助學生在課堂練習的同時掌握自救方法與技能,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學會危急時刻救助他人。比如,很多學生在小學階段會學習前滾翻技巧,該項技巧也是自救方法的一種,學生遇到危險的時候可以通過前滾翻保護自己,防止自己受到傷害;跑步是小學體育鍛煉的基礎任務,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學生掌握跑步要領,遇到災害時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能夠最短時間找到逃生通道,起到自救的作用。
小學田徑課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繞過技巧、穿過技巧以及跳過技巧的訓練,這些障礙跑技術在關鍵時刻可以幫助學生躲避危險源,學生一邊靈活躲避,一邊逃脫危險環境。為了預防學生溺水事件發生,確保學生在溺水情況下找到自救方法,學??梢匝埥叹殕T為學生進行溺水自救安全講座,演示“大字漂”和拋繩救人方法,并教授學生如何處理腳部、腿部抽筋問題,詳細示范心臟復蘇方法。通過學習多種自救方法,學生們意識到平日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通過加強體育鍛煉,強身健體,培養自己良好的身體素質,讓自己面對危險時有足夠的體力。
2.3 創設教學情境,加強模擬練習
過去小學體育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學生逐漸缺失興趣,慢慢厭倦體育課,教師可以通過情景設計,讓學生在情境中訓練,提高學習興趣,并且更加直觀的學習運動技能,將技能更好的應用在生活實踐中。教室可以在傳授運動技能的時候,讓技能和情境結合,學生模仿這一情景下的自救方法,利用自己掌握的運動技能逃生,當火災發生的時候,學生用濕毛巾掩住口鼻,匍匐前行,找到逃生出口后學會通過跳躍躲避障礙物,真實了解火災來臨時實用的自救方法,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幫助其他同學緩解緊張情緒。在小學體育活動中,競賽是最吸引人的部分,體育競賽是體育教學中重要的表現形式,為了讓自救方法訓練不再枯燥,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自救運動競賽,激發學生的熱情,將競技精神與自救方法結合,通過豐富多彩的競賽掌握最正確的自救方法。
某市決定2019年在全市中小學校展開“安全年”教育宣傳活動,一月份對學生進行冬季安全與寒假安全教育,部署全年安全工作,二月份進行寒假安全教育與開學安全教育,對校舍和教學設備進行隱患排查,三月份進行反校園欺凌與交通安全教育,做好掃黑除惡隱患排查工作,四月份到六月份進行應急預案演練教育,主抓防震減災教育,為學生展開應急演練活動和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傳授防震自救方法與防溺水自救方法。七月份開始,學校將對學生進行自救與互救教育,全面開展演練活動,主抓消防安全教育宣傳,讓學生們掌握基本自救方法。通過詳細的安全教育規劃,推動安全工作標準化建設,落實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防控體系,做好校園安全隱患排查,確保學生在校期間人身安全。
3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體育課堂教學中自救方法的滲透對學生生命安全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技能教育與方法傳授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教師緊跟時代的發展,將自救方法和教學任務聯系在一起,彌補學生在生活中自救知識的缺失,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強化運動技能,保證小學生的生命安全,長期對學生進行自救方法滲透是小學體育教師的責任。
參考文獻
[1] 姚佳婧.淺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自救方法的滲透[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166-167.
[2] 鮑期峰.小學體育課堂自救自護教育有效性研究[J].運動,2016(16):105-10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9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