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高校如何構建棒球課程教學體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前高校棒球課程主要采取身體練習的方式,基于充分合理的體育教育與鍛煉,將增強體質、提高體育素養作為主要目標,公共體育課程是高校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為了保證高校棒球課程教學效率與質量,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已經成為必然趨勢。據此,本文主要從教學目標、內容、模塊與評價的角度構建棒球課程教學體系。
  關鍵詞:高校  棒球課程  教學體系
  中圖分類號:G84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b)-0081-02
  1  高校棒球課程開展的現狀
  現階段,我國少數高校已經開設了棒球課程,但是大部分依舊主要以體育俱樂部或社團形式存在。只有極個別的學校將棒球課程作為一項體育運動項目進行教學,完善了教學內容,并多元化教學模式與方法。而這些院校內部還會舉辦一些棒球或者壘球聯賽,在此形勢下,開設棒球課程,能夠吸引很多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還有少數高校開設了壘球選修課程,也備受歡迎,吸引了大量學生切身參與到棒壘球運動項目中,并在高校中產生了一定影響。對此,我國其他高校應積極借鑒相關經驗,吸收教訓,就自身實際情況,快速加入到棒球課程設置中去。
  2  影響高校棒球課程開設的因素
  2.1 學校支持力度不足
  通過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我國部分高校教師比較喜歡棒球運動項目,而且期待學??梢蚤_設棒球課程,然而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棒球課程教學難以順利開展。這主要是由于一些學校認為棒球運動具有危險性,擔心學生在課程教學中受傷,以及棒球擊球的時候存在明顯的不穩定性與不可靠性,很有可能會威脅場外人的安全,所以直接選擇不開設棒球課程。
  2.2 場地器材條件有限
  因為棒球運動項目的場地與器材要求比較特殊,所以也在某種程度上被稱之為是貴族運動,其中球棒、手套、硬球等的價格都明顯高于其他球類器材許多倍,也正是由于器材昂貴,直接打擊了多數高校開設棒球課程的想法。
  2.3 師資力量相對匱乏
  受歷史因素影響,棒球運動在我國并未實現大面積普及,群眾基礎太過薄弱,棒球發展也十分緩慢,各高校并沒有專門配置可以勝任棒球課程教學的教師,這些因素的存在都對棒球運動水平的提升造成了嚴重影響,進而阻礙了棒球運動的正常有序開展。
  3  高校棒球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
  3.1 教學目標
  在棒球課程教學中,首先明確教學目標,是棒球課程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也是學生選擇棒球運動進行鍛煉的重要保障。棒球課程教學目標主要基于五個角度構建,其一,運動參與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棒球運動積極性,形成自主鍛煉習慣,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其二,運動技能目標,熟練掌握棒球運動相關理論知識、競賽規則、基本技術、基本戰術以及運動創傷處理方法;其三,身體健康目標,以棒球課程學習為載體,提高學生的力量、柔韌、反應力等相關身體素質,促使學生養成自主鍛煉的良好習慣,使得學生實現綜合發展;其四,心理健康目標,基于棒球課程學習實現學生心理狀態的改善,樹立積極向上、樂觀的生活態度,在運動過程中,切身體驗棒球運動所帶來了樂趣;其五,社會適應目標,通過棒球課程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素養與團隊合作能力,學會正確處理競爭和合作之間的關系。
  3.2 教學內容
  棒球課程是一種新興的體育項目,其教學內容的構建,需要嚴格遵守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相關原則,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推動學生實現綜合發展,樹立終身體育意識。
  3.2.1 理論體系
  就相關目標和性質角度而言,高校棒球課程學習的具體需求為依據,基于多學科角度對棒球理論教學體系進行深入探究,其中理論教學應包含棒球的起源與文化背景,棒球運動的價值,棒球運動的規則等等。構建基于棒球文化和比賽的知識體系,充分了解棒球健身真實意義,并熟練掌握棒球運動鍛煉與恢復的有效方式,促使學生充分了解棒球運動規律,切實將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以便于自我指導身體鍛煉,以此構建健全的理論課程教學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學習意識到行為的升級轉換,進而才能實現學生棒球學習積極性與興趣培養的目標。
  3.2.2 技術與戰術
  現代化競技棒球運動基本技術主要有投球、傳球、接球、揮棒、跑壘。競技棒球基本技術比較多,而且技術與戰術配合度要求比較高,但是競技棒球教學與高校棒球教學不一樣,高校棒球教學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棒球運動特性和高校體育課時,棒球課程技術應側重于傳球、接球、揮棒擊球,而棒球技術學習應以比賽為基礎開展,將投手從投球到擊球員揮棒擊球以形成跑壘當作課程教學基礎內容,并以進攻戰術配合、防守戰術配合為輔助,全面構建完善的棒球技術與戰術體系。
  3.2.3 課程考核
  高校棒球課程考核的關鍵在于棒球基本技術與比賽規則,課程考核是實現教學目標并檢測學生學習成果的主要方式。棒球課程考核目標包括兩方面,其一,為了考察學生對學生知識意義構建的深化,以及課程目標實現的程度;其二,為了檢驗并優化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健全教學過程,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
  3.3 教學模式
  構建棒球教學體系主要是進一步適應目前《綱要》的相關精神要求,即學校教育總體要求與體育課程規律相符,面向所有學生開設各種形式體育課程,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在實踐教學中融入理論知識,通過各種形式與現代化教學方式,合理安排理論教學內容,擴大體育知識面,提高學生認知水平與能力。其中,理論學習的目標是促使學生了解棒球文化與競賽規則,而教學競賽主要是為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并讓學生充分了解棒球比賽的開展形式。在學生熟練掌握相關技術之后,以教學比賽為輔助,既能夠提高學生的棒球運動參與積極性與自覺性,又能夠促使學生了解熟練掌握基本技術、技術與戰術相配合對比賽的影響,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基本功、技術、戰術配合的時候,才會更加認真努力,以此形成良性循環。而所有技術與戰術使用,都是圍繞比賽開展的,使得學生在比賽過程中體會棒球運動的娛樂性與吸引力,才能夠更加喜歡棒球,堅持鍛煉,為培養終身體育理念奠定堅實的基礎。
  3.4 教學評價
  3.4.1 教師對學生評價
  棒球課程教學評價主要是通過考核內容、方法、評分標準進行。棒球課程考核內容則是以技術考核與理論考核為主,技術考核內容則主要是基本技術考核,占據總成績的2/5;理論考核采取閉卷形式,考核內容為棒球文化、規則、損傷防治等,占據總成績的1/3;身體素質考核是為了督促學生自主鍛煉,養成良好的身體鍛煉習慣,占據總成績的1/5;平時成績考核則主要針對學生出勤、學習態度、學習效果,占據總成績的大約1/10。
  3.4.2 學生對教師評價
  對教師評價主要包含學生對教師授課評價,專家與同行基于觀摩課程加以評價,遵循百分制原則,對教師的教學態度、內容、方法、效果進行評分,并提出相應有效建議,然后由相關部門及時反饋給任課教師,以此督促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
  4  結語
  綜上所述,構建高校棒球課程教學體系,需要切實體現出文化特性與健身特性的有機結合,圍繞課程目標,體現以人為本原則,并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熟練掌握棒球理論知識和技術,體會棒球運動所帶來的樂趣,使得棒球運動項目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現大范圍推廣與普及,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提供有力幫助。
  參考文獻
  [1] 王麗娟.淺談高校特色體育課程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6(16):94-95.
  [2] 羅釗.普通高校棒球課程教學中比賽教學法的運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33):72-73.
  [3] 高富貴.北京高校棒球課程開設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1):160-16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96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