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航、導航、領航、護航”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根據《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和《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等有關文件精神,文章作者嘗試從第二課堂去配合第一課堂、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結合的角度審視高校人才培養模式,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開展活動,讓第二課堂活動系統化。
關鍵詞:第二課堂活動;階梯培養;共青團改革
第二課堂是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的重要抓手,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針對高校如何使第二課堂活動成體系,并與第一課堂相互配合,更好地開展本科育人工作的問題,筆者嘗試從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結合的角度審視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在尊重學生成長發展規律的前提下,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開展活動。
一、高校二級學院依托第二課堂構建本科生階梯培養模式的重要意義
?。?)第二課堂作為第一課堂的延伸和補充,已經成為高校育人體系中的重點環節。
?。?)本科生階梯培養模式是高校完善制度建設,使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相互促進,共同實現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
?。?)高校二級學院搭建本科生階梯培養模式,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以人為本,尊重專業差異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國應試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學生和家長對本科階段教育的認識仍基于考試成績和是否順利取得學位,對于人的科學的、全面的發展觀理解較少。因此,由二級學院根據學生自身特點,依托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教育相結合,才能更好地尊重學生成長規律和個性,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發展方向。
二、高校二級學院本科生階梯培養團隊構成
階梯培養模式主要目的是打破傳統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相對脫節,第二課堂活動分散化、碎片化的現象,形成以開發學生智力為基礎,以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外延,以適應學生的個性發展的教育新模式。
階梯培養模式必須要求師生共同參與,教學部門、學生工作、學生本身三方合力,以教學為基礎,以第二課堂為外延,教師、學生形成互動,以老生帶新生,形成循環階梯式的人才培養模式,使知識學習和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具有連續性。同時,根據《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中構建“一星雙環”和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以學生組織、社團為依托,形成老生帶新生,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揮傳幫帶的作用,使整個培養模式更為高效、有活力。
在整個培養模式具體運行方面,嘗試分工如下:
?。?)學院教學工作負責人主要負責學院主要教學工作運行與管理,組織任課教師積極配合學生部門工作,做好學生專業學習的指導工作,做好“以賽促學、以賽促能”相關工作,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2)學院學生工作者和學院教學工作負責人進行溝通,并負責起草、規劃、落實階梯培養模式中各類第二課堂活動的組織、運營、總結、宣傳和表彰,并在學生和任課教師之間起到橋梁作用。
?。?)學院共青團、學生會負責具體落實各項活動的操作和執行,落實學生各個學期個人量化考核成績。利用好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翔實記錄學生成長經歷。
?。?)各類專業學生協會、組織主要負責輔助教學工作者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在新老生“傳、幫、帶”方面發揮作用。
三、本科生階梯培養模式具體實施過程
?。ㄒ唬皢⒑焦こ獭彼茉煲荒昙墝W生良好個人品格
1.明確目標,找準方向,合理規劃大學生活
以新生入學教育為契機,由各系、專業具體負責開展專業教育。為學生解讀當前自身專業前景、相關課程設置、就業去向等情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對待所學專業,激發學生對本專業的學習興趣。
由學生工作部門負責,專業教師和班主任配合,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樹立切實可行的個人目標,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
2.狠抓日常管理,及早形成良好學習生活習慣
由學生會組織以培養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文體素質提升為主的活動。要發揮各班級的積極性,確?;顒拥馁|量和效果。
構建以學生工作部門、學生會、班委為主體的日常考評工作團隊,在學生工作負責老師的指導下制訂個人量化考核辦法。特別是加強大一學生第一課堂參與情況、第二課堂組織及參與情況的考核記錄。
3.拒絕“佛系”,樹立遠大理想,塑造堅強人格
近年來,“佛系青年”成為網絡熱詞,不爭不搶、不喜不悲、不求輸贏的心態和生活方式似乎備受青年人追崇。這些大學生以“佛系”自居,成為“佛系青年”,以消極的態度迎接未來,淡忘了當初的理想抱負。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高校通過組織學生喜愛的文體競賽、觀影學習、講座培訓等方式,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學生競爭意識、集體榮譽意識、團隊協作意識等,塑造堅強人格。
(二)“導航工程”促進大二學生發展
1.運用“互聯網+”模式,發揮榜樣作用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8年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53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币苿討梅占捌溲苌奈⒚襟w也逐漸成為公眾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榜樣教育具有宣傳作用、教誨作用和引領作用,應通過各種渠道發掘老師和學生中的優秀典型。
在高校內,網絡游戲、短視頻App也成為學生打發課余生活的主要途徑。究其根源,就是在入學之初沒有樹立明確的個人目標。各二級學院可以利用“互聯網+”的思維模式,通過網絡微視頻或網絡直播等形式,拉近榜樣和普通學生之間的距離。
2.引導學生加入專業性社團組織,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學生培養應積極引入學生力量,各學院可結合學院學生會組建專業類學生社團。學生專業類社團之所以可以培育出大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在于學生社團是第二課堂活動的有效載體,能夠從學生活動的角度提供一定的平臺和資源,通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提高學生歸屬感和身份認同,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得到極大加強,最終形成課余時間的新老生傳、幫、帶育人模式。 ?。ㄈ邦I航工程”為大三學生提供專業指導
1.實行學業導師與學生工作并軌管理模式
由于學生工作隊伍(輔導員)多為思想政治類專業畢業生,面對不同專業本科生,在學業方面往往只能發揮教育、引導作用,并不能對具體問題進行解答。
引入學院教師力量,成立本科生學業導師隊伍正是解決這一難點的重要舉措。在執行導師制過程中,導師會指導學生專業課學習,引導學生參加教學活動和學科競賽,到各式各樣的科研實踐活動中,可以讓他們逐步學會獨立思考,進行科學研究和探索,通過論文的撰寫,培養和提高創新能力。除此以外,學生也能通過導師接觸到最前沿的專業技術和發展方向,培養自己的專業興趣,了解就業前景。
2.發揮榜樣作用,幫扶困難學生奮發向上
經過入校兩年的學習生活,個體差異已較為明顯。針對優秀學生,學習習慣已經形成。學院應堅持“抓兩頭、帶中間”的原則,由學生學院導師和輔導員,針對經常缺課、上網成癮等學生專門建檔。通過結對幫扶、定期談話、家長溝通等方法形成幫扶檔案,共同幫助他們及時調整,奮發向上。面對優秀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各類跨年級的“見面會”“座談會”,在同學中廣泛進行學習經驗交流。
?。ㄋ模白o航工程”為大四學生發展盡最后一份力
1.依托第二課堂活動,樹立良好就業觀念
針對目前就業市場形勢,在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同時,注重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拓寬就業思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在第二課堂上進行訓練,做一些與就業相關的活動,比如舉辦就業指導講座,樹立就業典型,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就業指導課程、就業指導講座、就業形勢報告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就業教育。
2.專業導師與學生工作者做好考研學生關愛服務工作
針對考研學生,利用專業導師自身學習經歷這一優勢,對考研復習各個環節注意事項進行指導。同時,在不同時間節點,應利用第二課堂開展素質拓展類活動,排解考研學生學習壓力,保證身心健康。
3.引入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支撐
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是團中央學校部在總結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經驗基礎上,結合時代特征,切實推動高校共青團深化改革的重要舉措。在畢業生離校之際,為他們集中打印制作一批第二課堂成績單,可以反映學生在本科教育中得到的其他方面的鍛煉結果,也為用人單位選人提供支撐。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J].中國廣播,2018(3).
[2]白海燕.把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時代”要求[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3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