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承蒙醫藥文化成立蒙醫藥博物館的必要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蒙醫藥是在印度的藏醫藥和蒙古族自身的醫藥發展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是經蒙古族人融合創造出的偉大成果。是蒙古族在其自身與疾病的抗爭過程中,由于良好的治療效果而發展壯大起來的,不僅在我國深受國人喜愛,更是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贊揚與認可。是中華民族傳統醫藥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現今社會,由于國家的重視,中國蒙醫藥發展也取得了輝煌的發展。
關鍵詞:蒙醫藥文化;傳承;蒙醫藥博物館;必要性
蒙醫藥是中國醫藥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蒙古族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偉大發展成果。被稱為馬背上發展起來的元素。明清時期蒙醫學藥才逐漸發展起來,它為蒙醫藥文化啟蒙提供良好的沃土。蒙醫藥在當代繁盛社會中不僅具有重要的醫療價值,更具有深遠影響的文化價值,承載著整個蒙古族人民樂觀積極、自強不息、努力進取的人生價值觀,影響著整個中華民族的自我保健意識與積極進取精神。同時,為我國各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對于社會保健文化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一、現今社會蒙醫藥的發展狀況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醫學在科技發達的大背景下也得到飛速的發展,但由于歷史遺留下來傳承的問題限制了蒙醫藥學的發展,導致蒙醫藥學逐漸落后于當今社會的醫學技術,它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導致緩慢的發展。深入分析其發展緩慢原因,它正在經歷著與其他民族醫學發展中所遇到的同樣問題。主要體現于投入創新研究的人力、財力重要缺乏,無法與現代醫學進行有效結合。另外,由于蒙醫藥文化發展歷史悠久,其很多古文化典籍丟失或者慘遭損毀,傳承中斷致使蒙醫藥學事業的發展受到了嚴重限制。而且,有很多散落在民間的秘方、偏方沒有經過系統的整理,導致無法大力推廣。因此,有效的信息共享,加大民族文化交流是很有必要,人們可以通過成立蒙醫學博物館、搭建現代化信息共享體統等手段對于民族醫學文化傳承有著重大的意義。不然,蒙醫學將更加落后于現代醫學,兩者之間的差距將會顯著增大。因此,為了滿足人們的保健需要,使蒙醫學事業能夠長久持續發展,就必須要用現代的科學方法對蒙醫學的理論知識、基礎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究與了解,使蒙醫學步入現代醫學發展的行業,與各民族醫學齊頭并進,共同發展,邁向精品化、大眾化[1]。
二、蒙醫藥的發展歷史與如今發展過程中的不足之處
沿著歷史的長河追根溯源,會發現蒙醫學的發展已歷經千年,對保護人們的健康發展做出重大貢獻,自上世紀50年代,蒙醫門診機構已經作為正式的醫療機構在蒙古的各個地區逐步成立,其規模不斷擴大。至2003年已經成立109所蒙醫中醫院,對于中國醫療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由于政府的重視,蒙醫學得到了全方位的發展,使得蒙醫學不僅在醫療方面發展迅速,在科研方面也得到了快速地成長。但是,從實踐中不難發現,雖然蒙醫學對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但其目前的發展狀況仍無法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在其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著相應的問題。第一,對于各縣區的蒙醫學事業的發展資金政府投入不夠,國家的扶持政策也并未得到全方位落實。由于蒙醫能夠獲得的經濟利益遠不如西醫,以至于在利益的驅使下,不少蒙醫院的蒙醫藥的地位逐步下降,限制了蒙醫藥的傳承、發展與保護。其次,在蒙醫院的醫療機構中,很多蒙醫藥相關的高學歷畢業生沒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其理論知識與實際動手能力不足,導致蒙醫學人才儲備嚴重緊缺,致使蒙醫藥學不能發揮其本身的優勢。再者,有著充足實踐經驗的專家學者與青年蒙醫學醫生沒有足夠的交流學習,以至于使青年醫生的現代醫學不能與傳統的蒙醫學進行有效的融合,因此,怎樣使傳統與現代有效結合,怎樣遵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理念進行兩者的相互利用對其以后發展極為關鍵[2]。
三、成立蒙醫藥博物館的價值與社會意義
(一)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因為蒙醫藥事業的發展不僅僅是醫學界的事情,更涉及到中華文化的傳承,包含著蒙古族人民的民族精神與民族情感,所以,更要積極利用政府將蒙醫藥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機會,對蒙醫藥知識進行有效的整理,形成系統的蒙醫藥體系,避免其文化在的社會的發展中消失。內蒙古自治區蒙醫藥博物館館長包哈申每年夏天都會帶著她的團隊到牧區和寺廟搜集蒙醫藥古籍文物,足跡踏遍了內蒙古、青海、新疆等8個蒙古族聚居的省區和蒙古國。回來后,他們會對古籍文物開展了修補、掃描、拍照和數字化歸檔等工作,自建館以來,蒙醫藥博物館不僅吸引了蒙古族地區的蒙醫藥研究者、蒙醫大夫來參觀學習,還吸引了來自日本、蒙古國等國家和地區的研究者的參觀學習,更是使得蒙醫藥文化得到了弘揚與發展。
(二)促進蒙醫藥文化傳播
蒙醫藥博物館對于蒙醫藥文化的傳播有著重要作用,當今社會對于蒙醫藥文化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對于系統的蒙醫藥文化并未有深入的了解。雖然蒙醫藥博物館已在某些地方建立,但依舊未能形成系統全面、真實客觀的蒙醫藥歷史。由于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民對于知識有了更高層的需求,而通過建立蒙醫學博物館,使人們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蒙醫藥文化,更加直觀的感受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感受蒙醫藥文化的深厚底蘊,能夠是人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提升人們的文化素養。例如,實踐中建立蒙醫藥博物館,可以聘請一些資歷較老的蒙醫專家為客座教授,以博物館為學習基地,向人民群眾及進館人們進開展蒙藥學文化的講解,使他們更加清楚的了解蒙藥學的發展史及基礎理論知識,提升人們的學習興趣,促進蒙醫藥文化傳播[3]。
?。ㄈ┘涌烀舍t藥的現代化建設
使人們認識到蒙醫藥對人類的幫助,為人類做出的突出貢獻對于加快蒙醫藥的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建設蒙醫學博物館,將傳統蒙醫學的突出貢獻、主要成就,展現于人們眼前。在開館活動中,可以組織老年專家與青年骨干之間的交流會,老年專家將自己畢生的經驗傳遞出去,將這些臨床經驗作為知識結構的中的重要部分,青年骨干也要積極學習,將蒙醫知識與現代醫學充分結合起來,使得蒙醫藥文化能夠在現代醫院的基礎中得到傳承與發展,以推動蒙醫藥的現代化進一步建設 [4]。 ?。ㄋ模┘訌娕c世界的經濟文化交流
在經濟一體化與世界多極化的發展的趨勢下,蒙醫學走出國門,走進世界醫學之林已是必然。當今社會,我國的蒙醫已被多國邀請援助,更有很大一部分外國學者直接走進中國,到中國的蒙醫院進行就診,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蒙醫院為中國與世界之間的交流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促進了中國與使勁的交流發展。為了使這種交流發展得以延續,我國應積極邀請國內外醫學界專家學者進行醫學界的交流會,積極對蒙醫學進行討論,以提高人們對于蒙醫學的認識程度,同時可以促進我國蒙醫學專家學者對于外來知識的吸收與消化,為蒙醫學事業的發展提供更好的發展[5]。
四、數民族醫學信息系統搭建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其中少數民族多到55個,民族醫學信息蘊藏著各民族的傳統醫學技術、知識以及智慧。由于我國民族醫學信息豐富而復雜,醫學知識載體多種多樣。而蒙醫學只是少數民族醫學其中的一個部分,如何有效利用以及整合蒙民族醫學技術、知識值得我們思考。
(一)整合
當今是一個網絡科技發達的社會,人們可以通過現存在的檢索工具來整合民族醫學信息、文獻、科普知識。例如現在知網(cnki)、維普、萬方、龍源、Internet 等檢索工具,只要在檢索引擎輸入相應的關鍵詞“蒙醫學”,就可以檢索出來相應的的蒙醫學知識,我們可以選去有效醫學信息資源進行整合。
蒙醫學信息有效資源整合途徑、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人們只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多方面了解網絡信息資源技術,就能很好地掌握民族醫學信息的整合。
加大對蒙醫學信息的關注力度、做好傳承及保護。為了民族醫學事業的建設和發展、國際的交流與共享, 奠定厚實的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
?。ǘ├?
蒙醫學即是民族醫學,有效地搭民族醫學特色信息資源數據庫統有助于民族醫學信息資源拓寬、升華渠道,讓人們對蒙醫學有更多的了解,以便對其研究運用,取之特色有效地與現代醫學相結合,發揮蒙醫學自身優勢為人們服務。
結語:蒙醫學作為蒙古族人民的傳統文化的瑰寶,是蒙古族重要的文化遺產,更是我國傳統文化瑰寶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在蒙古族人民長期的治療實踐中形成,在其發展過程中,不僅吸收了印度的藏醫文化,也吸收了我國的漢醫文化,更是融合了古印度的醫學理論精華,形成了現在具有獨特理論體系的民族傳統醫學。因此,傳承其作為精髓的蒙醫學文化,建立蒙醫學博物館,不僅對促進蒙古族文化有重要作用更能夠對蒙古族的發展歷史進行展示,從而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與弘揚。
參考文獻:
[1]王麗瓊,蘇雅拉圖.“一帶一路”背景下新媒體給蒙醫藥文化傳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8,24(10):74-76.
[2]其力木格. 蒙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行政法保護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8.
[3]劉同洲. 蒙醫藥學著述出版研究[D].安徽大學,2018.
[4]海春生.關于傳承蒙醫藥文化成立蒙醫藥博物館的必要性[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7,23(09):71-72.
[5]暴水金,白曉光. 淺談遼寧蒙醫蒙藥文化的形成及發展[J]. 長江叢刊, 2016(18):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