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企業避稅、貨幣政策與經營業績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以貨幣政策為切入點,運用規范分析和回歸分析的方法,對企業避稅與經營業績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企業避稅程度越高,則其經營業績越低;隨著貨幣政策的趨松,企業激進避稅導致經營業績進一步降低。因此,建議股東應當警惕避稅引發的內部代理問題,并且充分考慮宏觀經濟環境對避稅決策的影響。
  [關鍵詞] 企業避稅;內部代理成本;融資約束;貨幣政策;經營業績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9)04-0116-02
  Abstract: Taking monetary policy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x avoidance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by using normative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tax avoidance, the lower the business performance; with the loosening of monetary policy, the radical tax avoidance leads to the further reduction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shareholders should be alert to the internal agency problems caused by tax avoidance, and fully consider the impact of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on tax avoidance decision-making.
  Key words: tax avoidance, internal agency cost, financing constraint, monetary policy, operation performance
  稅收是國家從納稅人處無條件強制征收的,納稅人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會采取各種方法來逃避稅賦。企業避稅真的能提高其價值嗎?梳理中外相關文獻,觀點分為兩種:一是認為企業避稅會提高企業價值;二是認為企業避稅不僅不會提高企業價值,還會對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為此,下面著力研究以下兩個問題:企業避稅對經營業績有著怎樣的影響?貨幣政策又將如何影響兩者關系?
  一、研究設計
  (一)研究假設的提出
  管理層為了避稅往往傾向于進行不透明且復雜的交易,從而致使內外信息不對稱,經理人契約設計遭受扭曲。企業避稅為管理層創造出自利行為的機會,影響日常生產經營,導致經營業績下降。故提出假設1:企業避稅程度越高,則其經營業績越低。當貨幣政策趨松時,銀行信貸資源充足,外部融資約束較弱,企業仍然激進避稅,會進一步加劇內部代理問題,還可能會引起稅務當局的注意,一旦激進避稅被曝光,企業名譽受到損害,甚至有股票崩盤的可能;當貨幣政策趨緊時,銀行信貸資金減少,此時企業避稅節約的現金流能有效緩解融資約束困難,有助于提高經營業績。故提出假設2:隨著貨幣政策的趨松,企業激進避稅導致經營業績進一步降低。
  (二)樣本選取
  由于2008年企業所得稅進行了改革,故選用2008-2017年A股剔除金融類、ST類上市公司作為初始樣本,共計13030個面板數據。樣本數據主要從CSMAR下載,名義所得稅率從Wind下載,并按照1%,99%的比例對連續變量進行Winsorize處理,其中貨幣政策MP的數據來自于《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ㄈ┠P瓦x取和變量定義
  借鑒汪猛、徐經長和程小可文獻的研究,構建模型如下:
  Preformance用ROA、PROFIT及EBIT三個變量來衡量,分別等于凈利潤、營業利潤和息稅前利潤與總資產的比值。企業避稅程度AvoidRate為名義所得稅稅率和實際所得稅稅率之差的五年平均值。貨幣政策MP=ΔM2/M2-ΔGDP/GDP-ΔCPI/CPI。企業的規模大小Size用總資產的對數表示;財務杠桿Lev為年末負債與資產之比。最終控制人性質State,若是國有性質的企業,取1;是非國有性質,取0。存貨比例Inventory、無形資產Intang和固定資產PPE分別為年末存貨凈值與總資產之比、年末固定資產凈值與總資產比及年末無形資產凈值與總資產之比。投資收益ROI為投資收益與總資產的之比。第一大股東占所有股的比例First;第2-10大股東占所有股的比例Top2-10?!艻nd和∑Year為行業和年度,分別進行控制。
  二、實證研究
 ?。ㄒ唬┫嚓P性分析
  首先為了確定各個變量之間的相關性,運用SPSS軟件進行Pearson分析,并對ROA、PROFIT和EBIT分別進行相關性分析。Pearson分析結果表明,三個被解釋變量ROA、PROFIT和EBIT與解釋變量AvoidRate之間的相關性均為顯著負相關,而調節變量MP與被解釋變量、解釋變量均不相關。溫忠麟(2005)認為,在實證分析時,調節變量與被解釋變量、解釋變量之間既可以相關也可以不相關,并且不相關時更為理想。通過觀察發現,各個變量的相關系數基本低于0.5或接近0.5,可以認為變量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問題。
 ?。ǘ㎡LS回歸分析
  表2研究企業避稅對經營業績的影響,模型中并未加入貨幣政策MP和交互項AvoidRate×MP。多元回歸的結果表示,企業避稅程度與經營業績的三個衡量指標的回歸系數分別為-0.0315、-0.0511和-0.0401,均顯著為負相關,表明避稅程度越高,則企業經營業績越低,其原因可能是資本市場發展不完善,且公司治理機制薄弱,加劇代理沖突。
  表3回歸結果顯示,AvoidRate與ROA、PROFIT、EBIT三者的回歸系數分別為-0.0219、-0.0379和-0.0307均顯著為負,并且交互項AvoidRate×MP的系數分別為-0.0022、-0.0030和-0.0021均顯著為負。隨著貨幣政策的趨松(MP越大),企業面臨較為寬松的融資約束,避稅程度越激進,內部代理成本越高,而且避稅節約的現金流更可能被管理層濫用,寬松的貨幣政策增強企業避稅與經營業績的負相關關系。
  三、研究結論和建議
  通過實證研究發現,企業避稅程度越高,則其經營業績越低;隨著貨幣政策的趨松,企業激進避稅導致其經營業績進一步降低。根據實證研究結論,做出如下建議:股東應當警惕避稅引發的內部代理問題,并且充分考慮宏觀經濟環境對避稅決策的影響。
  [參考文獻]
  [1]DesaiMA,DharmapalaD.Corporatetaxavoidanceandhigh-poweredincentives[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06,79(1):145-179.
  [2]DesaiMA,DharmapalaD.Corporatetaxavoidanceandfirmvalue[J].The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2009,91(3):537-546.
  [3]汪猛,徐經長.企業避稅、通貨膨脹預期與經營業績[J].會計研究,2016(5):40-47.
  [4]程小可,李舉浩,鄭立東.稅收規避能夠提升企業價值?—基于貨幣政策視角的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6(3):63-73.
  [5]溫忠麟,候杰泰,張雷.調節效應與中介效應的比較和應用[J].心理學報,2005(2):268-274.
  [責任編輯:高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29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