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藥保留灌腸聯合地西泮靜脈注射治療小兒熱性驚厥的療效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分析中藥保留灌腸聯合靜脈注射地西泮治療小兒熱性驚厥的臨床療效;方法:抽取38例單純靜脈注射地西泮治療的小兒熱性驚厥患兒作為對照組,抽取38例中藥保留灌腸聯合靜脈注射地西泮治療的小兒熱性驚厥患兒作為實驗組,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實驗組驚厥控制時間(10.36±2.24)min短于對照組(16.48±3.47)min,總有效率92.11%高于對照組78.95%,且P<0.05;結論:針對小兒熱性驚厥,中藥保留灌腸聯合地西泮靜脈注射治療控制驚厥迅速,且療效顯著。
  [關鍵詞]小兒熱性驚厥;中藥保留灌腸;地西泮;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720.5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03—0251—02
  驚厥作為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類急診,好發于嬰幼兒群體中。針對小兒熱性驚厥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將會影響患兒的機體健康和智力發育。當前臨床上治療小兒熱性驚厥主要應用止驚藥物治療,近年來貴州省荔波縣中醫院針對小兒熱性驚厥在積極應用地西泮治療的同時配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療效顯著,詳細情況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2016年1月~2018年12月貴州省荔波縣中醫院收治的小兒熱性驚厥臨床資料,所有患兒均符合熱性驚厥的診斷標準,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發熱、肺部濕噦音、咯痰等癥狀,排除因顱腦疾病或者顱內感染引起的驚厥以及G6PD缺乏癥患兒。從中抽取38例單純靜脈注射地西泮治療的患兒作為對照組,再從中抽取38例中藥保留灌腸聯合靜脈注射地西泮治療的患兒作為實驗組。對照組:男患兒、女患兒分別為20例、18例,患兒平均年齡為(2.31±0.27)歲,其中腸道感染16例、上呼吸道感染12例、下呼吸道感染10例;實驗組:男患兒、女患兒分別為22例、16例,患兒平均年齡為(2..35±0.25)歲,其中腸道感染15例、上呼吸道感染12例、下呼吸道感染11例。應用數據統計軟件對兩組患兒一般資料逐一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差異不大(P>0.05),可比性充分。
  1.2 方法
  所有患兒在確診后均住院接受治療,均根據患兒的病情給子物理降溫、吸氧、抗感染等基礎性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靜脈注射地西泮(生產商: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2020957)予以治療,給藥途徑為靜脈證注射,劑量為0.3~0.5mg/kg,注射速度為2mg/min。實驗組則是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中藥湯方:甘草8克,金銀花、黃芪、知母、大青葉、薄荷、荊芥各10克,板藍根、柴胡、桑葉、萊菔子、桔梗各12克,上述湯方加入300ml的純凈水,取患者的左側臥位,劑量為:2ml/kg,灌腸的速度控制在10ml/min,每日1次,值得注意的是:若有便秘患兒,先開塞露20ml灌腸通大便后中藥保留灌腸,避免直腸內大便硬結引發腸穿孔的風險。根據患者的病情情況連續保留灌腸3~5d,兩組患兒均連續治療5d。
  1.3 觀察指標和判定標準
  5d后,比較兩組患兒驚厥控制時間和臨床總有效率。小兒熱性驚厥的療效判定主要參照《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中相關評價標準,主要分為三種情況。(1)顯效:經治療,患兒在5min內停止抽搐,在30min內體溫下降1~2C或者恢復正常;(2)有效:經治療,患兒在15min內停止抽搐,60min內體溫下降1~2C或者恢復正常;(3)無效:治療超過15min后患兒依然抽搐,且60min內體溫無明顯改變”。
  1.4 統計學方法
  在本研究中,患兒例數以n表示,驚厥控制時間以均數(x±s)表示,用t檢驗,總有效率用(%)表示,用x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對比數據差異明顯。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驚厥控制時間對比
  實驗組患兒驚厥控制平均時間為(10.36±2.24)min,對照組患兒驚厥控制平均時間為(16.48±3.47),可見實驗組患兒驚厥控制時間短于對照組,且P<0.05。
  2.2 兩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對比
  經治療,實驗組總有效率92.11%高于對照組78.95%,且P<0.05,具體見表1:
  3 討論
  熱性驚厥作為兒科中比較常見的一類神經系統癥狀,主要發生在5歲以內的患兒中,患兒的溫度>38C,并且伴有驚厥。迄今為止,關于小兒熱性驚厥的發病機制依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有學者認為主要跟中度、腦外傷、機體代謝紊亂、癲癇、病毒感染等有關。當前臨床,上治療小兒熱性驚厥主要采用藥物治療,常見藥物為抗癲癇類和鎮靜類。但是對小兒而言,其機體發育還不夠成熟,單純應用西藥治療可能引起患兒出現一系列并發癥。近年來,伴隨著中醫的不斷發展,患者越來越青睞中醫療法。
  在本研究中,對比了中藥保留灌腸+靜脈注射地西泮和單純靜脈注射地西泮的療效,結果發現聯合用藥方案控制驚厥的時間更短,并且臨床總有效率高達92.11%。其中地西泮主要發揮鎮靜、催眠、抗驚厥以及促進中樞性肌肉松弛等功效,該類藥物能夠較好地結合人體中樞系統的苯二氮卓受體,促進γ—氨基丁酸的釋放,具有較好的控制驚厥的效果,但是這類藥物治療小兒熱性驚厥的療效不盡人意,且容易反復發作。中藥保留灌腸作為一種中醫內病外治方法,主要指的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將藥方煎煮后將藥液灌注在腸道中用于疾病治療的方法。中醫指出:肺和大腸相表里,大腸在吸收藥物后,經脈復歸于肺,肺朝百脈,宣發肅降,然后再把藥物運送至機體的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發揮治療的目的。在本文選用的湯方主要由甘草、金銀花、黃芪、知母、大青葉、薄荷、荊芥、板藍根、柴胡、桑葉、萊菔子、桔梗構成,共同發揮息風解痙、通腑清熱的功效。
  綜上所述,中藥保留灌腸聯合地西泮靜脈注射治療小兒熱性驚厥控制驚厥迅速,且療效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劉正茂.中藥保留灌腸聯合地西泮治療小兒熱性驚厥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8,10(04):317—319.
  [2]虞斌,湯英賢,鄧睿園。中西醫聯合治療小兒熱性驚厥的臨床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21):3947—394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57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