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簡析福雷《船歌》OP26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加布里埃爾·福雷(Gabriel Faure,1845-1924)是法國著名的教育家、鋼琴家、作曲家和管風琴家。鋼琴作品是加布里埃爾·福雷一生從未間斷創作的核心領域,作品中充分體現了法國的特色。
  【關鍵詞】船歌;演奏;鋼琴
  【中圖分類號】J623.3                          【文獻標識碼】A
  一、加布里埃爾·福雷
  加布里埃爾·福雷(Gabriel Faure,1845-1924)是著名的教育家、鋼琴家、作曲家和管風琴家。他的音樂平和柔美、節制含蓄、透出儒雅的紳士品格,拒絕過分激動的強烈表達,對印象主義風格的誕生極具奠基意義。
  二、福雷的船歌
  船歌(Barcarolle),源于意大利語Barca(船)一詞,是意大利威尼斯貢多拉船工所唱的歌曲,或是模仿這種歌曲的聲樂曲和器樂曲,是廣泛受當時作曲家們所喜愛的創作體裁。擁有鋼琴發展史上福雷是船歌體裁作品最多的作曲家?!洞琛稯P26是福雷一生所創的十三首船歌中的第一首,是福雷創作風格的雛形,有著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以及印象主義的苗頭。
  三、福雷《船歌》OP26音樂語匯
  形成音樂有幾個基本要素,分別是音區、音的時長、音量與音色,這些基本要素相互組合,變為創作音樂的音樂語匯
 ?。ㄒ唬┳兓佻F的三部曲式
  《船歌》op26是一首輕盈靈動中帶著少許憂郁氣質的小曲,被演奏家評價為“猶如溫情的樂音積極地慰藉著感傷的夜晚”。它是一個a小調的帶再現復三部曲式,結構為A+B+A1,總共有114小節,6/8拍子,中庸的小快板。福雷以短小的樂思為媒介連接各個段落,福雷豐富了以往較為工整的三部曲創作結構,將主題的再現與高潮發展成為更不拘束的形式,以短小的樂思為媒介連接各個段落。
  A部(1-34):a小調,由三段式組成,結構為(A+B+連接+A1+補充)。A段(1-8)由工整的4+4樂句組成,上下句為變化再現發展的關系。B段(9-15)引入新的旋律材料,分為工整的4小節4句,每一句都是前一句的模進創作手法,有推動情緒之意。連接部有6小節,環繞屬音進行律動,用阻礙屬音進行終止的欲擒故縱手法進行創造旋律走向的謎團,最后用重復屬音的方式進行悄然退場,暗示再現部即將進入。A1段(23-30)為a段的變化再現,加入了更多的敘述材料,使a段的情緒更充滿涌動的張力。補充(31-34)采用高低聲部交錯分解琶音進行向上爬行至形成a小調主和弦結束,后有延長記號,為B部的出現做鋪墊。
  B部(35-93)新的樂思。由a小調轉入C大調,情緒明亮起來,作曲家的想法逐漸撥云見日。結構為(前奏+C+C1+尾聲)。前奏2小節,無旋律,只用擺動的節奏織體為旋律進入做預示。C段(37-52)分為4句,每句4小節,主旋律由單音變化為八度和弦音程,低音也下移一個八度,整體音響效果增厚,對新樂思進行更熱情的強調,為全曲最高潮炙熱的部分,在C1段最后4句回歸到C段主旋律單音闡述方式,把四散的熱情往回收攏。尾聲部分(69-93小節),可分為(e+e1+b+b1+連接)e句2小節,e1句8小節,e句引用C段材料進行發展,e1則對e句進行變化擴充再現,用回旋音階式單音進行擴充,做為B部樂思最后的生機。后轉入a小調,完全再現A部A段中b句材料以及連接,為再現部的出場做先入準備。
  A1部(94-114小節)是A部的縮減變化再現,僅僅引用了A段中a句材料,而后根據a句中后半部分進行重復的變化再現,有綿綿不絕之意。和弦色彩雖不斷變化,但依然圍繞屬音進行,使音樂趨于安穩,最后結束于A大調的主和弦。
 ?。ǘ﹤鹘y大小調的運用及發展
  福雷在早期風格尚未完全成熟時較常運用傳統大小調來進行創作,但并不滿足于傳統的和聲功能進行,會大膽地用一些特別但不突兀的手法創造新穎的聽覺效果,可以看出他日后的創作走向全音階風格、打破傳統調式的發展的必然性。
  1.離調終止
  《船歌》op26no1中的A部的A段(1-7)。樂曲的開頭a句使用了a自然小調和聲進行發展,第3小節處出現了降Ⅱ級三和弦,為徐徐前進的音樂增添了一絲悸動的色彩,體現了浪漫主義精神。到了末小節樂句劃分的臨界點離調至a和聲小調的屬和弦,壓抑到最后才將轉折托出,流露出克制的美感,讓人感嘆。
  《船歌》OP26中的A部的B段(8-15),福雷運用了離調模進的手法,將材料進行兩次變化發展,使音樂的活力層層上行,達到一個情緒的累積,推動了音樂的發展,最后回歸到a和聲小調的平靜,是一個小型的、短暫的情緒波動。
  《船歌》作品OP26的尾聲部分(104-114),在對A部進行縮減再現后不斷地使用A和聲大調屬和弦進行經過性的離調,阻礙終止進行。旋律中伴隨著大小三和弦、減三減七和弦相互交替,但整體始終建立在主音基底上,在變化中增加穩定性,像一陣縹緲的花香,繚繞在你鼻間,當你想仔細品味時又悄然隨風溜走,余溫過后走入明媚溫和的A和聲大調,使整曲以明亮的姿態謝幕。
 ?。ㄈ┬傻膬蓚€主題
  福雷船歌的旋律創作玄妙動人,用簡潔的音符表達深刻豐富的內涵,像法國優雅的紳士,舉止儒雅,壓抑過激的情緒。在《船歌》OP26中,包含著兩個旋律主題材料,兩種色彩相互交織,為聽眾譜寫了一首感情豐富的樂曲。
  1.憂郁的主題
 ?。?)主題的形成
  《船歌》OP26的A部的A段材料采用a和聲小調,有一種黯淡的靜謐色彩。
  主旋律進行上運用了下行的級進回旋手法在中聲部進行,像是一葉孤舟徐徐駛來,其中加入了一小節的上行,隨后又回歸到下行的發展,有一種欲言又止的情感。   伴奏織體方面,高聲部采用了八度和弦分解的方式,頭尾采用單音,中間采用音程,仿佛船槳悠悠劃過水面的動作,輕輕地入水,將平靜的水面破開,而后隨意地帶起一波水花。低音運用了單音形式,像河岸中靜止的美景。
  船、河流、岸景三條線條相互輝影,使得樂曲的風景逐一展開。
 ?。?)主題的發展
  《船歌》OP26(23-34)是A部A段的變化發展,仍然在a和聲小調進行。
  主旋律上仍然是上下行級進的方式。
  在伴奏織體上,代表水波的高聲部伴奏織體變得密集,由八分音符變化至十六分音符,讓人感覺到一絲迫切,呼之欲出的味道。也預示了旋律要進一步發展。
  2.明媚的主題
 ?。?)主題的形成
  《船歌》OP26的B部的主題材料(37-40),此處轉為C大調,情緒由憂郁轉入明朗。
  主旋律上,由中聲部轉入高聲部,仍然運用極進的手法,采用簡單的單音音符將明亮陽光的旋律呈現出來,有一種壓抑的美感。
  伴奏織體上,高聲部在主旋律音后以細碎回旋的帶變化音裝飾對旋律做出響應,既增加了意猶未盡的感覺,豐富了樂曲的層次,又避免了沖突旋律主音的整體音響。此種將短小涌動的動機潛伏在其中襯托主旋律的創作手法在這首樂曲里多次出現。低聲部則仍用單音做支撐,加以上行級進的旋律音、下行琶音的伴奏手法,產生一種欲擒故縱的效果。
 ?。?)主題的發展
  B部主題動機的變化發展(53-64)在C和聲大調上進行。
  主旋律上,仍然采用級進的方式,使用八度音程\和弦\波音等方式進行對主題動機的變化發展,調亮了之前帶有克制的情緒,將內心的情感全力地散發出去,是全曲的高潮點所在,好似要撫慰一切的陰霾。
  伴奏織體上,低聲部低音隨著情緒發展由單音發展至八度音程,使得旋律的基底更穩固,音響效果更渾厚,情緒更有力。
 ?。ㄋ模┕澟墓澴?
  福雷在《船歌》的創作中,大部分為6/8拍子,與此同時還有3/8、9/8等多種拍子的變換,體現出船在河流中搖曳的姿態??此坪唵伪J?,其實非常靈巧。
  1.重音移位
  在B部材料(53-64)中,低聲部旋律的伴奏并沒有遵循傳統三拍子、六拍子的“強弱弱”或“次強弱弱”的輕重規則。福雷將重音到了第二拍上,而下一個重音又馬上恢復了傳統規律,使音樂在律動上有一種不安分的動力感。
  2.特殊的音值組合
  在B部材料(53-64)中,《船歌》OP26雖以6/8拍創作,但此處的高聲部主旋律音實為按3/4拍的律動進行。由此形成了6/8拍子運動下的3/4拍旋律進行,和諧的沖突讓音樂的流動更積極。
  四、結語
  加布里埃爾·福雷作為一位作曲家,創作的作品體裁廣泛,是船歌體裁作品最多的作曲家,作品中充分體現了法國特色:印象派主義音樂因素。在傳承浪漫主義情懷的同時傳揚了民族文化,其中還注入了妙不可言的個人音樂表達,因此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鄧昆.浪漫式的法國風味音樂精品——論福雷鋼琴音樂的創作特點[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9(8):24-27.
  [2]閻冰.福雷鋼琴演奏作品的風格與特點[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5(2):8-10.
  [3]袁瑾.福雷鋼琴船歌的藝術特征及歷史貢獻[J].星海音樂學報,2011(4):37-41.
  [4]周薇.西方鋼琴藝術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4:61-63..
  [5]田學文.福雷鋼琴組曲《船歌》和聲技法研究[D]. 2015(5):14-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11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