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風琴與古鋼琴對于巴赫作品演奏的對比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被稱為西方古典宗教音樂集大成者,在西方乃至世界音樂史上都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他通過自己的大量作品,以自己獨有的大氣嚴謹,為西方音樂向古典時期轉變打下堅實的基礎。巴赫的作品側重于以復調音樂作為突破口,在技法上突破當時的表現手法的限制,整體內容上雖然有著宗教色彩,但又帶有濃厚的人文主義色彩,思想性極其深刻,是西方音樂史巴洛克時期德國的一位音樂巨匠。他以一己之力,為西方音樂的風格轉換打下了牢固的基礎。終其一生,這位音樂巨匠深受巴洛克風格影響,但又加入了屬于自己的理解,創作出了大量我們耳熟能詳的傳世佳作。本文對巴赫作品演奏樂器進行對比,并對其進行簡單分析,從而對其背后的文化符號進行研究。巴赫的作品具有典型的巴洛克特征,每首作品從前奏到鋪墊,再到高潮和收尾,整個過程緊湊卻又節奏感很強,音域表現寬廣,注重多種音樂表現手法,尤其是注重運用管風琴、古鋼琴等帶有時代色彩的樂器,從側面體現了其作品的宗教色彩,通過時間和地域的多重對比,對其音樂作品中的用樂方式、形態特點進行探究,對其音樂作用和功能進行分析,從而達到在賞析作品優美之處的同時,深入發掘巴赫作品的現實意義和藝術價值的目的。
【關鍵詞】巴赫;音樂;管風琴;古鋼琴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一、課題來源
基督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成為西方世界最具有代表意義的文化符號。傳統上,我們一直認為,宗教在西方世界的發展與演變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從米開朗基羅到達芬奇再到巴赫,很多傳世之作背后都有濃濃的宗教色彩,在生產力并不發達的中世紀的西方,文化傳承更多依賴于宗教的力量,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巴赫的作品或者說其后的文化符號已經深深融入西方文明體系中,同時代以巴赫為代表的作曲家的作品更多考慮的是渲染宗教神圣色彩,這也就為我們討論分析巴赫作品的演奏樂器提供了一個比較鮮明的前提。
二、研究目的及意義
本文試圖通過淺論管風琴和古鋼琴對巴赫作品的演奏對比,從它們的形制再到音色特征進行分析比對,從而找出宗教音樂世俗化的必然性以及西方文化的強大感染力。本文的意義在于,通過研究巴赫作品演奏中的音樂形態證明,基督教不是高高在上、脫離世俗、不食人間煙火的宗教,它在西方的演化過程是一個不斷地吸收容納,不斷地兼容并蓄的過程,并且最終被西方文化所感染和同化。
三、具體對比
從總體上看,巴赫的作品可能是受限于時代的原因,注重運用管風琴等樂器,而這也與巴赫本人虔誠的宗教信徒身份有關,他在兒時就開始接觸宗教,更在17歲時就成為了一名不錯的管風琴手,一般來說,在巴赫的作品中,管風琴演奏曲目較多,畢竟管風琴對音樂的表達和穿透力尤為突出,在作品演出的同時,伴隨著唱詩班抑揚頓挫的唱腔,極富有感染力,最為具有代表性,在波瀾不驚的過程中,時不時地穿插以振聾發聵的管風琴聲,讓人覺得精神為之一振。
巴赫作品富有感染力音樂表達形式與穿透力很強的管風琴等樂器,恰似構成了一種動人心魄的奏鳴曲,讓人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
總得來看,管風琴做為一種千年流傳的西方鍵盤樂器,在演奏巴赫作品的過程中恰如其分,充分體現了巴赫作品那種莊嚴肅穆、渾然大氣的宗教色彩,并給人一種緊湊感覺,沒有那種很冗長的過程,細節表現出色,于細微處見精神,著重于精神上的共鳴感的營造,在音樂表達形式上豐富多彩,手法多樣,正因為宗教色彩濃厚,讓人很能夠產生一種精神上的共鳴感,整體的感染力非常強。當然,這也和巴赫側重于用樂器表現圣經里那種悲天憫人、澤被眾生的感情色彩,用高音階的樂器來表達那種宗教嚴肅的色彩,讓人不由自主地產生情感上的肅穆感覺不無關系。
而至于古鋼琴演奏巴赫作品方面,無論是作品首尾部分的鋪墊與高潮、樂器的音調,皆緩慢、腔疏而抑揚頓挫;在用古鋼琴進行演奏的同時,中間的敘述性音調皆慢而腔密,旋律流暢,給人以接近中速之感;凡具數板性質的音調,皆速度稍快而統一整齊,很好地彌補了古鋼琴音域較現代鋼琴偏小的缺憾,《平均律鋼琴曲集》就是巴赫作品中的典型代表,并被公認為完美體現了巴赫驚人的復調手法。在古鋼琴音樂中,巴赫著力展現水銀瀉地般的對作品旋律線條的把握,對音部和音域的調整,對音色的對比等技巧,對作品中的復調進行了整體化、立體化,水乳交融般的聯系,從而賦予了這部作品無與倫比的生命力。
巴赫的鋼琴作品,非常注重營造作品整體的流暢感,并以此為基準,強化作品的各種指法上的編排,而過于拘泥于指法上的紛繁復雜,在以古鋼琴演奏巴赫作品的時候,往往會給人一種指法不順的感覺,手法不順暢,可能也是巴赫作品的一個小小的缺憾。
在被視為“晚期巴洛克音樂瑰寶”的《平均律鋼琴曲集》里,尤為明顯,主要表現為巴赫打破常規,采用了多聲部共同推進的手法,而其中的每一條聲部都不能出現瑕疵,在具體演奏時主要以旋律線條流暢為重點,并以此進行指法編排,因此,在實際彈奏過程中,經常會有4指從5指上面繞過去,也有5指從4指下面插過去等復雜的手法。
在演奏過程中,對于巴赫作品的音域特色我們也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彼時的西方,隨著文藝復興運動帶來的發展,對于音樂中的表現張力尤為突出,巴赫在他的作品中,注重為聽眾呈現出一個恢宏大氣、莊嚴肅穆的音樂世界,這固然一方面是因為巴赫自身的經歷所局限;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當時流行的人文主義色彩,這點值得我們認真加以揣摩。
四、結語
巴赫處在一個宗教非常盛行的時期。當時,新教得到了發展,其既根植于圣經和當時的政治經濟,又注重把人和人的個性放到突出的地位,這樣的宗教也進一步加強了巴洛克音樂的浪漫主義傾向??胺Q“宗教藝術家”的巴赫通過音樂將宗教融入音樂之中,將最博學的藝術家流行曲調融入其中,形成贊美詩等音樂。同時,受啟蒙運動影響,巴赫又將宗教上的思想和科學上的唯物思想完美地結合起來,致使他成為了既能夠吸收宗教思想,又具有自由思想的音樂家,從而為他的音樂創作打開了一扇不一樣的窗。
通過研究對比管風琴和古鋼琴在巴赫作品中的表現形式,我們會發現,樂中有理,理在樂中,巴赫通過不同具有代表性樂器所表達的那種肅穆嚴謹的特點,體現出了西方基督教宗教修行的哲理性,畢竟巴赫的很多作品宗教色彩深重,信眾們在儀式里進行吟唱,目的就是為了明了經文中的真正含義,表達自己對宗教的虔誠信仰,通過這種修行方式不斷地涵養身心,提高修為。
巴赫作為西方一個逾越千年的文化標志,在西方音樂史上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身居西方古典和宗教音樂集大成者,在他本人乃至作品上,體現出了濃厚的為宗教服務的色彩,并且成了西方文化中的一部分,而且這部分顯得彌足珍貴。因為宗教儀式音樂作為宗教的傳播手段,作為基督教中人與神的溝通媒介,顯得神秘而重要。由此可見,作為歷史文化中的一部分,巴赫音樂所具有的傳承價值也日益顯著??傊?,當我們在今天用管風琴也好,鋼琴也好,演奏他的作品的時候,必須深刻理解巴赫所處的那個時代的特點以及他的作品中所體現的人文主義思想,唯有如此,才能更貼切地將巴赫作品獨特的魅力送進我們的心里。
參考文獻
[1]戰璐.巴赫不同時期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及音樂特色探析藝術研究[J].藝術研究,2015(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3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