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亨德爾與巴赫的異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文藝復興思潮的逐漸衰退,西方音樂史上又出現一個新的時期——巴洛克時期。西方音樂史上通常將1600年歌劇的誕生至1750年巴赫的逝世這一個半世紀稱為巴洛克時期,在這一時期不僅出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體裁——歌劇,同時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兩位巨星亨德爾與巴赫。這兩位巨星在創作上既有相同之處,也有截然的不同。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兩者的不同。
  關鍵詞:亨德爾;巴赫;風格;器樂體裁
  一、人生經歷
  音樂史上世系家族不為少見,巴赫家族就是一個音樂世家,在他們家族中有五十余人從事音樂,并且其中幾位成為了音樂藝術中的杰出大師。家族中最早的一個是面包師瓦伊特.巴赫以愛好音樂出名,利普斯是教堂樂師,漢斯是當時的最著名舞蹈教師??梢杂纱丝闯霭秃占易迤錆夂竦囊魳肺幕滋N。巴赫自幼就開始學習音樂,1703年前往魏瑪,并在1707年擔任宮廷管風琴師兼宮廷樂長。隨后前往魏瑪科藤一生為宗教音樂事業而獻身,他的藝術立足于德國宗教改革的傳統,宗教改革在他身上得到崇高的彰顯??梢哉f巴赫則代表徹頭徹尾的日耳曼藝術,以路德派教會和管風琴師的琴凳為生活的中心。亨德爾并不像巴赫出生于一個音樂世家,他的父親是一位公爵的理發師和外科醫生。亨德爾自幼喜歡音樂,盡管剛開始遭到父親的反對,后來放棄法律專業去攻讀音樂。亨德爾一生致力于音樂事業,生性孤傲。他儀表堂堂、氣宇軒昂,卻終身未娶。巴赫則事業與家庭并重,生性和善先娶瑪麗亞.巴爾巴拉·巴赫為妻,當愛妻不幸去世后,又與多才多藝的安娜·瑪格達列娜·薇爾根結婚。他們先后生養了20多個孩子,其中9個天折,其中3個在巴赫的教導下成為著名作曲家。亨德爾是一個從事純粹的意大利藝術而來到英國的德國人,亨德爾的音樂是國際性的,向各國的勢力敞開大門,是一個最終定居于不列顛的世界公民。巴赫和亨德爾同是德國人,而且同在1685年出生,他們同以杰出的藝術創造而飲譽世界樂壇。而晚年又同樣由于勞累過度和眼疾使雙目失明。巴赫逝世于1750年。九年后,亨德爾則在倫敦辭世。遺憾的是,這兩位同國、同齡的藝術家,卻從未見過面。
  二、不同體裁風格之間的對比
  巴赫的創作包羅萬象,囊括了巴洛克時期除歌劇之外幾乎所有的音樂體裁,最擅長的有賦格曲、康塔塔、受難樂和彌撒等。而亨德爾早期致力于創作意大利歌劇,但由于后來這種意大利歌劇與英國所需要的音樂趣味不太相符,所以亨德爾就轉向清唱劇的創作領域,所擅長的體裁是歌劇和清唱。
  (一)康塔塔與清唱劇
  由于巴赫一生并未出國以及他虔誠的宗教信仰想,讓我們不得不感嘆巴赫康塔塔的塵世性,看到他無時無刻都在渴望救恩,“救我脫離罪孽的呼喊響徹了他的每一首作品”巴赫則懷著虔誠的心,深信人只有在信仰中才能夠得救。巴赫的創作相比前人突出獨唱的作用,他大量使用獨唱的返始詠嘆調,甚至創作了獨唱清唱套曲。
  巴赫表現宗教的藝術在音樂上和亨德爾的史詩般的清唱劇大相徑庭,主要的區別在于對戲劇性的看法不同。亨德爾是天生的音樂戲劇家,總是追求尖銳的心理刻畫。巴赫則相反,不給劇中人個性化的刻畫:他們只是作為圣經思想的典型代表出現在合唱中。例如《約翰受難樂》,《約翰受難樂》是巴赫四部受難曲中僅存的兩部中先寫成的一部,比后一部《馬太受難樂》更富青春氣息和沖動。這樣一部作品的戲劇性與亨德爾的酣暢淋漓的歷史寫實的戲劇有天壤之別,因為悲劇的中心人物基督本人沒有被戲劇化,而是圣潔坦然自若。
  亨德爾的清唱劇是英國人歌劇的代替品。他的清唱劇不是虔誠的教堂音樂,而是戲劇性的娛樂,接近并適合英國人的趣味。音樂構思恢宏而富戲劇性,他的歌劇和清唱劇的戲劇性之濃郁,在音樂史上是空前絕后的。亨德爾眾多的圣經題材的清唱劇沒有宗教思想的福音性和禮儀性,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清唱劇,不再是大教堂唱詩班所用的教堂音樂,而是用音樂表演的民間戲劇。這種新的戲劇風格的主力是合唱,亨德爾探索以前卡里西米的合唱清唱劇,所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它的戲劇可能性。雖然清唱劇中那些偉大的合唱雖然有大量復雜的復調結構,但是整個的音樂風格往往傾向于建立在主調音樂的合唱寫作。這些合唱的旋律簡單坦率,往往比較通俗易懂。這位歌劇作家在注重合唱的同時,他也不能完全忘記詠嘆調、二重唱和宣敘調。但是,他把重心放在合唱上。
 ?。ǘ┢鳂敷w裁
  盡管巴赫的聲樂作品數量浩瀚,但是巴赫的真正天地還是在器樂,特別是管風琴音樂。我們必須記住,巴洛克時期的管風琴和羽管鍵琴和我們今天的管風琴是竟然不同的。它們要求在一個音區內力度保持不變,從而遠離模仿人聲的表情和主觀的情緒。于是這樣的管風琴和羽管鍵琴就產生一種別具一格的氣氛,要求清晰、復調、整齊對照。如他的《平均律鋼琴曲集》以及他的《賦格的藝術》。在他的《賦格的藝術》中,他拒絕依賴任何一件樂器,以其保存巴洛克藝術的最高形式的最純凈、最空靈的精神。總之巴赫的音樂以復調音樂為主,構思嚴密,富于理性和邏輯性。
  雖然亨德爾最重要的貢獻是在清唱劇和歌劇方面。但是在器樂方面亨德爾也做出重要的貢獻。他的器樂作品包括為鍵盤樂器創作的協奏曲、組曲、奏鳴曲以及三重奏鳴曲。亨德爾的器樂保留意大利弦樂風格的輝煌炫技,不過氣概更大,具有一種駕龐大音樂結構的氣魄。善于用很經濟的手法創造出恢宏壯闊的效果。
  巴赫和亨德爾作為巴洛克時期的兩位巨星,把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發展到了頂峰,同時又為下一個時期的音樂做了準備。前者把巴洛克時期的復調音樂發展到最后一個高峰。后者的主調風格為下一個時期的音樂做了準備。有很多歷史學家習慣于把許多代人的巴洛克音樂僅僅看作一個準備階段,巴赫和亨德爾的創作才是最終的目的,尤其是巴赫。筆者認為這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參考文獻]
  [1] 田可文.中西方音樂史考試綱要[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
  [2] 李應華.西方音樂史略[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8.
  [3] 錢仁康.歐洲音樂史話[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8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200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