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亨德爾鍵盤樂綜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以巴洛克時期著名的音樂創作人巴赫和亨德爾為代表,對巴洛克鍵盤樂進行對比分析,并綜合相關的研究類論文進行分類綜述,希望為后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巴洛克時期;鍵盤樂;巴赫;亨德爾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家對音樂的題材、體裁、結構的全方位探索,對后世音樂家的音樂創造具有直接的啟示作用。所以,近些年學術界涌現出6篇研究巴洛克時期鍵盤樂,7篇研究巴赫鍵盤樂及2篇研究亨德爾鍵盤樂的論文??v觀其研究領域,主要集中于:從歷史背景分析時代特征與音樂的聯系;從人物性格特點、生平經歷等分析音樂家的作品風格;從音樂家的作品中分析當時鍵盤樂的特點及影響因素等。以及研究過程中出現的爭議。這些研究成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對現代樂的發展和現代演奏家對巴赫亨德爾音樂的演奏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一、巴洛克時期的鍵盤樂
鍵盤樂器可以成為樂器家族中最為復雜的一種樂器了,其中,古鋼琴是現代學術界進行展開研究的重點。
《巴洛克時期鍵盤藝術概要》對鍵盤樂的發展進行了介紹。認為最早的是管風琴,在15世紀之前已用于教堂儀式。之后,歐洲就開始流行古鋼琴。分為兩種形制,一種是撥弦古鋼琴,另一種是擊弦古鋼琴。世界上第一臺現代鋼琴是由意大利人克利斯托弗于1709年發明的。與古鋼琴最大的特點就是音量上的變化,現代鋼琴要比古鋼琴的音量大了許多。
《巴洛克時期歐洲各國的音樂》則對古鋼琴和現代鋼琴之間的關系做出了闡述,作者認為古鋼琴與歌劇在當時的法國都盛行于貴族府中,古鋼琴和羽管鍵琴等同為現代鋼琴的前身。
《亨德爾大鍵琴組曲》則是從亨德爾創建的大鍵琴曲中去剖析音樂的特點與手法,并提出了大鍵琴由于和鋼琴的發生原理不同,故不能算是鋼琴的前身,此觀點也證實了上述《巴洛克時期歐洲音樂的特點》中作者古鋼琴是現代鋼琴前身的觀點?!墩摴配撉倥c巴洛克音樂的融合及發展》與之觀點持相同。所以目前學術界對古鋼琴是現代鋼琴的前身都持相同的觀點。文中還介紹到古鋼琴的發展和起源,作者得出的結論和《巴洛克時期鍵盤藝術概要》的作者是相同的。
由上述可知,研究者對古鋼琴是現代鋼琴的前身是持相同的觀點,古鋼琴分為撥弦和擊弦也是無爭議的。
二、外部因素與巴赫亨德爾作品風格的聯系
作者們多從音樂家創作的作品、人物的背景、經歷、喜好、性格特點等去分析巴洛克時期音樂的題材、結構、調式等。以巴洛克時期最著名的兩位音樂家巴赫、亨德爾為例展開論述。
?。ㄒ唬谋尘吧硎肋M行分析
《比較巴赫與亨德爾的生平和音樂風格的異同》從背景對巴赫和亨德爾進行介紹和對比研究。筆者的觀點與作者相同,巴赫有著一個音樂享有很高地位的家族,所以音樂在此家族世代相傳給巴赫營造了濃厚的音樂氛圍,同時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使之能夠從小學習小提琴、中提琴等,接受人文神學的教育,后來又在樂隊擔任各類職位,這些經歷都為他的作品備好了精美的果實,從而能給人們帶來絕美的視聽盛宴。亨德爾的音樂風格和其閱歷也是有著密切聯系的。對于二者風格對比研究,作者還給出了《德裔英國鍵盤藝術家亨德爾》文中未涉及到的一個原因,亨德爾所處的時代與巴赫不同,音樂不再是貴族的專利,中產和市民階級對音樂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所以亨德爾的音樂更具有大眾群體風。《淺析巴洛克時期巴赫與亨德爾音樂風格的異同》也是從二者生活的背景,社會環境去介紹,得出巴赫藝術是內省的,音樂是向往和平生活的,充滿宗教因素,主要以和聲復調、組曲、奏鳴曲為主,亨德爾則是外向積極、慷慨,以主調為主,世俗樂,歌劇和清唱劇是創作核心的結論。
?。ǘ男愿裉攸c進行分析
《巴洛克時代的兩座豐碑》則分別從二者共同點和不同點去進行剖析,給出了與其他作者不同的觀點,認為巴赫并不只關注德國本土音樂,他的音樂還具有歐洲各國的民族風格。他的創作根植于民間傳統音樂和集中在器樂曲上。文中還從音樂風格的角度去分析巴赫和亨德爾的作品,認為巴赫以宗教復調手法為主,亨德爾則是以世俗主調音樂為主。
《巴赫的性格與音樂風格》與上述作者持相同觀點,以巴赫從小抄寫圣經、對宗教虔誠的信仰、所處時代等方面來證實巴赫作品是著力將宗教元素根植于音樂作品中的。
《對巴洛克時期亨德爾音樂作品風格的分析》此文作者給出了與之作者不同的觀點,認為亨德爾的一生創作以宗教作品為主流,民族音樂是他創作根基的一部分。從眾多作者給出的結論來看,認為亨德爾以宗教作品為主流的觀點占少數,至于孰對孰錯,則仁者見仁,各抒己見。
?。ㄈ纳介啔v進行分析
在《比較巴赫與亨德爾生平及音樂風格的異同》一文中作者也是以二者生平不同,出身不同去對比介紹二者之間的風格特點。作者說到了一個問題,巴赫后期逐漸沒落受諸多原因影響,在《德裔英國鍵盤藝術家亨德爾》一文中作者給出了一個回答,認為巴赫是根據自己的興致譜曲,所以沒有亨德爾更能抓住大眾的心理。
《巴洛克時代的兩座豐碑:亨德爾與巴赫之異同》中認為是因為古典主義音樂風格的興起。《比較巴赫與亨德爾生平及音樂風格的異同》和《淺析巴洛克時期巴赫與亨德爾音樂風格的異同》關于巴赫音樂是否具有宗教風味兒產生了異議,前者認為從巴赫音樂中常聽不出宗教的意味,把音樂從宗教附屬品的位置上解放出來了,使之更加平民化,而后者認為巴赫的音樂一般是宗教音樂。
三、巴赫亨德爾鋼琴作品的詮釋
巴洛克音樂的特色和巴洛克建筑一樣都具有裝飾性。作曲家在音樂中運用了大量復調主調、對比,對位的手法等,對后來的音樂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和推動作用。 《淺析巴洛克時期的鍵盤音樂》得出巴赫的創作手法是富麗堂皇,織體龐大、構思宏達、手法變化多端,而亨德爾則是主題簡明、織體簡單、通俗易懂,認為二者都是以復調織體為主這就與《探索巴洛克時期的鍵盤樂》作者的觀點相悖,后者認為巴赫以復調為主,亨德爾則以主調為主,這也是學術界現在研究所存在的爭論,不能確切地對他們做出定論。
《音樂的外部因素與音樂風格巴赫與亨德爾之對比》從作品去分析巴赫與亨德爾在音樂風格的不同。在旋律方面,亨德爾長于寫作活潑明朗的動機,旋律寬廣而外放,具有一種紀念碑式的效果,巴赫則長于寫作復雜精致的線條,織體豐富,旋律集中而內收,具有一種抽象的魅力。
《用鋼琴演奏巴洛克音樂的精彩CD》是從佩拉希亞演奏的亨德爾所作的鋼琴曲中分析作品的力度、情感,得出佩拉希亞是一個嚴謹而不炫耀技巧的演奏家,從側面印證了亨德爾對曲子的嚴謹高度,《G大調薩空舞曲》采用方整型,8小節的主題和21段變奏。文章用佩拉希亞和普雷特涅夫演奏風格進行對比說明巴洛克時期亨德爾及古鋼琴作品的特點,進一步說明了亨德爾作品的嚴整性。
《淺談巴洛克時期音樂》認為巴洛克時期的古鋼琴音樂習稱“古典組曲”的多發展于英國,而法國意大利則是在此時期將古鋼琴帶上了頂峰,主要是單樂章結構,曲式上還保留了古典組曲的二部結構,有的稍有變化,初步形成三部曲式結構,還有雙主題的,對鋼琴演奏技巧有特定的要求。
四、結語
從上述研究者的觀點來看,可以將巴赫亨德爾鍵盤樂音樂特點總結為以下幾點:音樂家,巴赫和亨德爾的作品最為流行。音樂受家庭背景、性格特點、人生經歷的影響。由于當時鍵盤樂的性能和記譜法的限制,使得作品多為非連貫性作品。
對于巴赫以復調為主,亨德爾以主調為主,大多數作者是持相同觀點的,而巴赫和亨德爾的作品誰具有宗教性這個問題在現在學術界仍存疑,筆者未能從各研究者研究的作品中得出定論,也望以后的研究者能夠著力從此方面著手,早日得出定論。
參考文獻
[1]戴俊超.巴洛克時期鍵盤藝術述要[J].音樂探索,2006 (4):35-41.
[2]付曉芳.巴洛克時期歐洲各國的音樂[J].大眾文藝, 2011(12):11.
[3]張冉冉.亨德爾大鍵琴組曲之《SUITES》復調手法分析[J]. 時代文學(雙月上半月),2009(6):138-139.
[4]李雨霏.論古鋼琴與巴洛克音樂的融合及發展[J].戲劇之家,2014(3):132.
[5]孫鏗亮.德裔英國鍵盤藝術家亨德爾[J].藝海,2016(9): 89-94.
[6]范帥.比較巴赫與亨德爾的生平和音樂風格的異同[J].黃河之聲,2017(13):90.
[7]周子亞.淺析巴洛克時期巴赫和亨德爾音樂風格的異同[J].北方音樂,2019(9):1.
[8]余雙慧.巴洛克時代的兩座豐碑[J].四川戲劇,2015(10): 150-152.
[9]楊薇.巴赫的性格與音樂風格[J].音樂探索,2011(2): 85-88.
[10]揚延寧.對巴洛克時期亨德爾音樂作品風格的分析[J].藝術研究,2012(2):16-18.
[11]熊晶.音樂外部因素與音樂風格巴赫與亨德爾之對比[J].音樂大觀,2014(1):60-61.
[12]陳兆勛.用鋼琴演奏巴羅克音樂的精彩CD[J].鋼琴藝術,2001(3):58-59.
[13]蔣小燕.淺談巴洛克時期的鍵盤音樂[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4(1):83-86.
作者簡介:張珂(1997—),女,漢族,河南新鄉,河南大學音樂學院,16級在讀本科生,音樂學專業。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5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