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科研成果轉化的邏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第五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頒獎大會暨全國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長陳寶生同志曾著重提到教育科研成果轉化問題,并指出,“轉化為教育事業發展活生生的實踐應該是教育科研成果的出發點和歸宿”,“教育科研絕不是把成果變成抽屜里、書櫥里、記憶里的成果,而是要把它融入教育事業發展活生生的實踐中,變成指導教學、服務決策、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實踐成果”。隨著《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等文件的頒布,教育科研的第一生產力作用進一步凸顯?!熬劢菇逃l展的戰略問題、緊迫性問題和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統籌實施各類工程項目和行動計劃”,均需要教育科研發揮應有作用。
那么,什么是基礎教育科研成果呢?這得先從基礎教育科研成果這一概念說起。
基礎教育科研成果是指研究者針對基礎教育中的現象、教育課題或某種理論進行理論或實證研究后,所得出的新的教育理論、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其一般可分為基礎性研究成果和應用性研究成果。基礎性研究成果的轉化以知識體系和觀念的變化為主要表現形式;應用性研究成果以解決教育實踐、教育改革、教育決策中的具體問題為目的,其成果轉化具有對教育實踐直接指導或直接投入使用的功能。
在明晰以上概念之后,我們不難發現,真正有價值的教育科研成果,其成果轉化遵循如下邏輯:
?。ㄒ唬┦吕磉壿嫛?
關于教育科研成果轉化的事理邏輯,著名報告《國家處于危機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產生及成果轉化或許能給予我們一些啟示。1983年,美國高質量教育委員會(NCEE)起草和發布了該報告,引起極大關注。這一報告的啟動源于國家需求。經過18個月充分的調查和研究,美國高質量教育委員會向全國發布了這份具有前瞻性的戰略謀劃、以實證為基礎的高質量的報告。報告中的許多建議在后來美國政府頒布的《美國2000年教育戰略》《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案》中均有體現。委員會通過這份報告很好地實現了教育科研為教育決策服務的重要功能。由《國家處于危機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這一報告的啟動、發布到轉化,我們不難看出,這一科研成果的形成與轉化共經歷了知識生產、知識擴散與知識應用三個階段。
因此,我們說,基礎教育科研成果的有效轉化,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之上。
對事理邏輯的精準把握,一直是武漢市教科院開展研究工作非常重視的。2013年,武漢市教科院承擔了《建設現代中小學學校制度研究與實踐》(教政法司函【2013】14號)這一教育部委托課題,為推進區域教育現代化研究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為更好地發揮服務決策的作用,課題組在與教育部政策法規司進行充分互動的基礎上,成立了4個子課題組和7個實驗區,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啟動研究工作。經過扎實的研究,課題組最終形成了一份總報告《建設現代中小學學校制度研究與實踐調查報告》和4個子課題調研報告,分別為:《現代中小學學校章程建設調研報告》《現代中小學、家庭和社會(含社區、企事業單位)協作機制調研報告》《現代中小學學校安全制度調研報告》《現代中小學學校管辦評分離調研報告》。
隨著研究的不斷推進,課題組初步形成了《公辦中小學校章程參考樣本》《中小學校章程管理辦法》《中小學學校家長委員會章程》《學校、家庭和社會協作機制管理辦法》《學生傷害事故調解制度》《學校安全風險管理制度》《以校方責任險為核心的校園保險制度》《關于武漢市實施教育管辦評分離的建議》等制度文本,為推進武漢市現代學校制度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5年5月26日,武漢市教育局面向全市發布了《市教育局關于制定和修改學校章程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區教育局、各直屬學校要高度重視,認真抓好學校章程的制定、修訂和實施工作。利用章程修訂的契機,武漢市全面系統地清理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結合實際做好立、改、廢工作,到2015年底學校章程制定面達到100%,如期實現目標任務。
?。ǘ┬袆舆壿?。
創新是基礎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屬性,其研究成果轉化的落腳點在于一個“改”字,即改進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改善教育的內外部環境等。一個研究成果從產生到實現有效轉化需在行動上兼顧動力、目標、途徑及反饋四個維度。
以武漢市積極推進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國家示范區項目為例,為穩步推進此項目,市教科院積極研制了《武漢市“十三五”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規劃》,設計、編制了《提升中學生積極適應能力指導手冊》,編印了《武漢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動態》,指導建成了201所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學校,開展武漢市中學新生適應狀況及監測,形成了《武漢市中學新生適應狀況監測報告》,開展武漢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首批示范校評估與全市中學健康課程落實情況檢查,順利完成中小學心理健康國家示范區工作。
對于市教科院而言,其行動動力來自內外部兩個方面,內部動力是提升區域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外部動力是響應國家及省市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要求,創建國家級心理健康示范區。
有了動力支持,市教科院以“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服務平臺和標準化心理輔導室建設,積極創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合格學校提升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水平”為目標,通過四項建設(服務平臺建設;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及武漢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合格學校建設;心理健康課程建設,以及中心教研組建設),實化其項目效能。
行動實踐之后的系統反饋,幫助我們及時調整本院后續研究與實踐工作。2018年,市教科院連續開展了5場教育科研成果展示現場會(學前段、小學段、中學段、中職段及教師個人課題),從行動邏輯上系統呈現了不同類別課題的研究成果及轉化應用實效,將“科研興教”之風推向了新的高潮。
了解了基礎教育科研成果轉化的事理邏輯與行動邏輯,我們不難發現:實現教育科研成果的有效轉化其實是一個系統工程。從科學研究到成果提煉,再到成果轉化,每一個環節都十分重要。成果的提煉需要有效的孵化機制作為保障,成果孵化完成后,需要完善的市—區—校教育科研協作發展長效機制作為保障,才能避免我們研究的成果被“束之高閣”。武漢市向來十分重視教育科研成果轉化問題,未來,我們將積極作為,持續加強基礎教育科研成果孵化與轉化工作力度,提高成果轉化的可行性與延續性,促進教育科研成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落地生根,真正轉化成教育教學的第一生產力。
責任編輯/鄢志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6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