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基礎教育中翻轉學習的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翻轉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利用信息技術,將課堂學習內容與課下學習內容相互翻轉?;诖?,美術基礎教育采用翻轉學習的作用,主要包括激發學生興趣、增強視覺性探索的能力以及促進鑒賞力應用的能力三方面。
〔關鍵詞〕美術基礎教育;視覺性探索;鑒賞性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信息化和智能化得到普及,教育人員在該種環境下,需要掌握時代發展趨勢,在課堂中采用符合時代發展環境要求的教學方式和意義。
一、美術基礎教育
美術基礎教育能夠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有效培養,其中包括學生的審美能力、繪畫能力、理論知識運用以及色彩運用能力等。美術基礎教育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化水平,但是通常情況下,美術生由于需要用部分精力學習美術專業,導致文化基礎不高,甚至部分美術生對文化基礎學習產生抵觸心理。美術基礎教育中不僅僅包括繪畫技能,還包括美術理論等,這一內容為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學習困難。在傳統美術基礎教育中,由于種種條件的限制,教師只能采用模型或者教具進行教學,這一方法無法讓學生直觀全面的觀察到學習內容,腦海中無法再現知識,學習興趣自然不高。但是隨著教學水平的提升,新型教學技術應用在美術基礎教育中,教師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將美術基礎教育中抽象的知識展現出來,這種方式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由此可以看出,在實際美術基礎教育的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和時代的要求,作為教育人員,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條件。
二、翻轉學習的特點
翻轉學習在實際應用中,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將翻轉作為主要教學模式,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學習主體對象的翻轉。在傳統課堂中,教師都是先帶領學生學習知識,學生自己內化知識。整個知識學習的過程,主要依靠教師完成。但是在翻轉學習中,學生是知識學習和知識內化的主要人員,教師主要負責引導和幫助,學生在正式上課之前,可以自己對知識進行學習和理解。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隨時隨地進行詢問查詢,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出來。由此可以看出,翻轉學習中的教學環節發生改變,正是因為如此,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鍛煉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
第二,充分發揮課堂時間價值。在傳統課堂中,課堂中的教學時間由教師劃分和主導,學生無法參與時間的分配活動,一旦教師出現時間劃分不科學的情況,則會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但是在翻轉學習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主安排時間,進行合理學習,不僅僅通過讓學生觀看視頻,還將項目法、師生互動等教學方式應用在課堂中,節省大量課堂教學時間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將時間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例如,教師在安排整體教學進度之后,學生負責對自己的整個學習進度進行安排,根據學習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不同,每個學生采用的學習方式也不同,這種方式可以保證學生自身與知識學習之間的吻合性,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第三,建立密切的師生關系。在翻轉學習中,教學不僅僅是在課堂內,還延伸到了課堂之外,利用網絡,為學生搭建了一個更加系統全面的教學環境。無論學生在什么時間遇到問題,都可以利用網絡,尋求教師以及其他同學的幫助,這種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教師可以隨時隨地利用網絡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在網絡上進行交流,這種方式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1]。
三、翻轉學習在美術基礎教育中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興趣
由于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占據主體地位,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加上教學方式較為單一,許多學生已經失去了學習興趣,嚴重影響自身學習能力的提升。在美術基礎教育中,也存在這種情況。美術基礎教育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一旦課堂氣氛處于較為嚴肅的情況,則會嚴重影響學生在學習中的注意力。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將翻轉學習的方式應用在其中。在正式學習之前,學生能夠提前了解學習內容,確定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在課堂上給予針對性解決,這一過程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激發學習興趣。翻轉學習的價值不僅僅是在課前學習知識,而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給予學生更多空間的同時,促進學生的自由發展。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分同伴協作和分享式教學方法應用在課堂中,在課堂中,教師與學生互動,幫助學生明確繪圖思路和色彩理解,給予學生直觀的視覺沖擊。在此過程中,學生也能夠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內學習。例如,教師在講解動物繪畫的過程中,正式學習之前,可以邀請幾名同學將自己在課下完成的繪畫或者喜歡的繪畫展示出來,教師針對這幾幅繪畫展開分析評價,完成這一階段之后,自然的引入課堂。這一過程中,也是教師與學生展開互動的過程,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分鼓勵,如果發現學生在繪畫過程中存在結構問題以及色彩應用問題,可以采用引導的方式,給予學生其他方面肯定的同時,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這種方式可以拉近師生之間關系提升課堂氛圍的活躍性,讓學生身處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習興趣自然能夠提升[2]。
(二)增強視覺性探索的能力
美術基礎教育中,需要針對美術作品展開欣賞和賞析,美術作品自身具有可視性以及重復傳播性,美術基礎教育需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展開教學。視覺藝術教育能夠打破空間的限制,與感知對象實現互動,提升學生的視覺素養和言語素養,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就能夠形成良好的視覺感知能力。例如,在學習《攝影設計課程》之前,教師可以將自己在課下準備的學習資料發到學生的網絡賬號中,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攝影設計。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將自己對優秀作品的理解發表出來,并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針對每個小組制定對應的學習項目,將項目學習法應用到其中,學生根據小組內成員情況,制定出項目完成進度表,根據表格內容完成研究,按照教師規定的攝影項目內容,完成實踐攝影。美術基礎教育中包含的內容較多,僅僅依靠教師一個人的力量,無法達到最終的教學效果。但是采用翻轉學習的方式,讓學生也融入課堂中,使用集中展示作品和分析作品的方式,讓學生確定攝影過程中需要具備的條件,在優秀攝影作品中得到靈感,與自己的想法相互結合,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攝影設計水平。 ?。ㄈ┐龠M鑒賞力應用的能力
藝術鑒賞是美術基礎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學生只有學會欣賞藝術作品,體會到其中的美,才能夠將其應用在自己的設計作品中,由于實際教學中的時間有限,因此教師需要合理分配時間。如果藝術鑒賞的時間較少,學生將無法理解美術作品中的內在含義;如果鑒賞時間過多,學生自主創作的時間將會縮短,所以教師必須科學控制課堂上的鑒賞時間。在此,教師可以采用綜合直接教學法,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評估,網絡對翻轉學習來說是工具,學生需要學會應用網絡,而不是依賴網絡,這種將多種教學方式與翻轉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是促進翻轉學習有效實施的根本。如在對《伏爾加河上的纖夫》這一作品展開鑒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當地的民族音樂,讓學生將音樂與畫面相互結合,使其能夠融入到畫面中,體會作品中包含的意境。采用環境烘托的方式,體會到作品中纖夫生活的辛苦,確定作者使用的藝術手法和藝術表現形式。在賞析建筑藝術的過程中,學生在正式賞析之前,需要了解當地的建筑風格和建筑文化,教師利用網絡和多媒體,將代表性建筑的照片分享給學生,還可以制作PPT,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各地的建筑風格和特點。學生在課前學習PPT中的內容,為課堂上的建筑風格鑒賞提供條件,通過課前鋪墊,發現自己對建筑風格理解中存在的問題,并在課堂中提出,教師給予解答。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將自己在網絡上收集的典型建筑風格圖片展示出來,與其他同學一起分享。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對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展開培養,提升美術藝術鑒賞教學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將翻轉學習法應用到美術基礎教育中,能夠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將新型的技術手段和教學手段應用在課堂中,讓學生自然參與課堂,并在課堂中得到成長。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翻轉課堂關注程度的逐漸提升,如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成為有關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在美術基礎教育中應用翻轉學習,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升美術基礎教育的教學效果。
?。ㄘ熑尉庉嫞呼敱唬?
參考文獻:
[1]王洪林.“翻轉”理念反思:從翻轉課堂到翻轉學習再到深度翻轉學習[J].基礎外語教育,2018,20(01):3-9+105.
[2]于化龍,沈婷婷,王慧嬌.基于翻轉學習的初中信息技術課“五個一”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17(12):121-126.
[3]顧玉芹,趙正春.遠程教育環境下翻轉學習模式的微課設計與應用研究——以《計算機網絡》課程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7,4(34):73-7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823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