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行走萬里路,實踐出真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知與行”作為一個處世標準,自古以來是人們深刻探討的內容?!白x萬卷書”重在理論,重視一個人知識的修養與積累;“行萬里路”重在實踐,重視一個人能力的培養與拓展??衫碚摎w根到底,還是為實踐做準備。只有通過“行萬里路”的實踐,方能獲得真知。
   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獲得深刻的認識。歷史的洪流中,向來不缺少理論知識豐富的人。如那位“紙上談兵”的趙括,雖口頭論戰有理有據,可實際作戰卻不堪一擊。這是經不起考驗的理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甚至是一種有害的理論。雖讀過“萬卷書”,可只照搬書上所記,不結合實際,不加以改變,這注定是蒼白無力的。針對此現象,后世陸游所作詩句精辟入微:“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睍纤涊d之事,終不過墨跡一團,是呆板的,作用甚小的。而只有通過實踐,理解其真諦,你才能將認識變得有生氣,使之靈活、深刻、實用。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簡短的十二個字,一條永恒的真理。在我們的生活中,真理存于何處呢?它存在于我們不懈的實踐當中。只有通過實踐,真理的真實性才能得到展露,如同陽光之于陰影,只有通過陽光的檢驗,才能確定陰影的存在。在學習中,我們在聽老師講課的同時,也要思考。在思考的同時,也要做下筆記。不僅如此,學習了知識還需要我們去驗證,通過自己的思維方式,做題方式,去探究問題的正誤?!翱陬^說出,筆下寫出,不如身上做出”說的就是這一道理。
   如何才能在“讀萬卷書”的同時,更好地“行萬里路”呢?這需要我們進行深刻的思考。
     管住嘴,邁開腿,實踐方能出真知。“萬卷書”與“萬里路”,理論與實踐,這兩者之間是矛盾的嗎?實際上,“讀萬卷書”,是知識學問的博覽?!靶腥f里路”,是實踐經驗的積累。讀懂萬卷書,方行萬里路,否者就是走馬觀花,到此一游;讀了萬卷書,不行萬里路,那么就是紙上談兵,閉門造車,書呆子一個。在實踐體驗中提高自我的見識,再回到書本中升華,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更不可相互替代!清代錢泳的《履園叢話》中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二者不可偏廢?!惫湃硕及选白x萬卷書,行萬里路”作為一種境界,一種追求。它概括了每個人獲得真知的途徑,強調了讀書領悟和親身實踐的關聯,二者都能使人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和潛質。把“讀書”與“行路”關聯作個比喻:“讀萬卷書”好比人們透過一個窗口看到了知識和潛質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識和潛質這個金山,還要靠走出門去“行萬里路”。只有管住自己的嘴,避免通過討論而得到真知,通過實踐方能出真知。
     行走萬里路的過程,是一個提高的過程,是一個接近真理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實踐的過程。實踐是生命中的一把鑰匙,帶你打開真知的大門。邁開腿吧,不懈實踐,獲得真知。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68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