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維:勤奮是做科研的基本要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筆者在見到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研究員、計算機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李曉維之前,分別聽到他的兩位同事談起他,都脫口而出了同一個詞:“7-11”。
走進李曉維的辦公室,撲面而來的是生活氣息和個人風格。辦公室的每個角落都傳遞著這樣的信息:它的主人在這里度過了大把時光。
“我的確是拿辦公室當書房了,在這兒呆的時間很長?!崩顣跃S介紹,“我每天七點半左右、八點之前肯定到辦公室了,晚上十點鐘走算早的,一般十一點。”
“7-11”,我明白了李曉維這個“外號”的由來。
李曉維的工作和生活是揉在一起的,很難劃出清晰的時間或空間界限。
“白天上班的大部分時間我都用于行政和業務管理、學術交流和各類評審,主要就是為別人服務,工作日的夜晚和周末是屬于自己的時間,可以認真思考問題,做創新性研究,有時和學生探討問題到深夜。做科研不是朝九晚五的,我早就習慣了?!?
每天“7-11”的工作模式,一周7天,幾十年的科研道路。在李曉維看來,“這個勁頭不是靠喝咖啡能喝出來的,更不是為掙一份工資來上班。做科研好辛苦的!一定是來自內心的動因才能驅動?!?
在計算機技術和信息產業,過去30年,中國基本上走過了一些發達國家歷經五六十年才走完的路,靠什么?李曉維的答案是,靠自主創新,靠一代代中國科研人員的勤奮。
“我做科研、培養學生都持一個基本理念,就是要勤奮?!崩顣跃S說,“假如以半天為1個單元來計算,如果只是朝九晚五地工作,一個星期就只能完成10個單元;但是,假如晚上也工作,一天工作3個單元,周末也工作,那么一周就可以完成21個單元。這樣的話,用別人干五年的時間,我們就能干出十年的工作量。笨鳥先飛,勤能補拙,我們多花點時間,多用點功,就能把實驗做得更扎實一點,把一些問題考慮得更周全一些。”
去國外開會時,李曉維喜歡去當地的科研院所、高校和實驗室看一看。走遍世界,李曉維感到,中國人的勤奮是有目共睹的?!暗?,目前我國的半導體芯片在高端硬件設計和制造方面仍與國際頂尖水平存在好幾代的差距,我們還需要更加努力?!彼f。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6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