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古代考狀元有哪些加分項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古語云,人生有四大喜: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之所以被稱為“大喜”,是因為實現起來難度大,物以稀為貴,導致我們以為那時考個狀元好像比登天還難。然而,這是一個大大的誤解,因為古代考狀元加分項很多。
     都說現代是看臉的社會,其實古代考狀元也看臉。
     大明朝第一次全國考試的時候,草民郭翀輕輕松松答了個筆試第一,就等著面試了。朱元璋看著他的筆試卷子,心潮澎湃,吩咐公公讓郭走上殿前。
     卷面成績滿分的郭翀聽到公公喊自己的名字,驕傲地抬起了頭。這一抬頭,了不得,丑出風格丑出水平的郭翀把朱元璋嚇了一跳。沒等郭翀開口,朱元璋就給了他三個字:你走開。
     之后,太祖走下龍椅讓其他考生排排站,一張臉一張臉瞅過去,親自挑選了顏值擔當——吳宗伯,定為當年的新科狀元。
     除了顏值,老祖宗們還有另一項清奇的加分項目:名字。
     清光緒二十九年,正逢慈禧太后七十大壽??脊賯儼l現,考生中有個叫王壽彭的,于是跟撿到寶似的擬定他為狀元。他們在慈禧面前說出了理由:他名為王壽彭,壽比彭祖,也祝老佛爺您福如王母三千歲,壽比彭祖八百春。慈禧一開心,就欽點王壽彭為狀元。
     名字不僅要取得好,還要寫起來好看。
     明永樂年間,孫曰恭抱著遠大的讀書志向,一路殺到了殿試,成為“高考”第一名。然而,當考官們按名次碼好卷子,經朱棣審批后準備拆封填榜時,天上一道閃電劈中了孫曰恭同學。
     “第一名:孫曰恭?!敝骺脊賱偮涔P,朱棣就怒了。因為古人豎著寫字,“曰恭”連起來寫,就成了一個“暴”字。
     朱棣一下子就有小情緒了:“暴”字豈不是在諷刺我通過武力奪取政權?我要是聘他為狀元,豈不為天下人所恥笑?
     于是孫曰恭被這樣無情地剝奪狀元權利終生。
     那顏值不夠,名字還土氣的話,是不是只能理直氣壯地自暴自棄了呢?也不是,實在不行,你可以考了又考,一考再考,成為“復讀機中的戰斗機”,憑借擊敗99%的工齡逆襲而上,獲得金榜題名的機會。
     為了讓更多的復讀生感受到皇恩浩蕩,北宋特別推出了科舉限時特惠:考齡和考試次數達到標準,就能獲得特奏名,直接面見皇上,參加殿試。這個就叫“特奏名殿試”,第一名也叫“狀元”。只要過了特奏名殿試,就能當官了。這個特奏名殿試的難度,怎么說呢?基本相當于讓一個正在學高數的大學生解一個二元方程式。
     宋神宗元豐年間,一位七十余歲的老儒,在特奏名殿試中摸著試卷,還沒來得及掏出老花鏡看題就犯起困。主考官殷切地跑過來點醒他,名字和準考證號寫好,答題卡你就隨便填填吧。老人家提起筆,洋洋灑灑地寫下:臣年老了,看不懂題目,也不想看懂。只愿皇上長命百歲,世界和平。
     就是這26個字,開啟了老人家以一杯茶、一張報紙度過一天的終身制公務員生活。
     上面這些科舉考試的故事,充滿了魔幻主義后現代色彩。實際上,這些只是特例,科舉考試大體還是公平的,給了很多讀書人機會,在中國歷史上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107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