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簡約意識提升寫作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啰嗦是與人交流的障礙,小學生在寫作中容易出現啰嗦的問題,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認識到這一點,采取各式各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作文在生動之余,不乏干凈,具有簡約之美,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作文教學;簡約意識;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8-0151-02
一、有效開頭,刪繁就簡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焙啙崱⒕?
彩、有效的開頭能夠迅速吸引到讀者。文章開頭可能只有幾句話,但它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視。
?。ㄒ唬懽鳜F狀
1.隨意性
“今天,媽媽帶我和弟弟去公園……”“今天,我們班主任不在……”文章的開頭如何寫,都沒有對錯,但這樣的開頭肯定吸引不了讀者。以“今天”“星期天”“體育課上”等用表示時間的詞為開頭的,寫作者幾乎沒有思考過如何開頭的問題。
2.套用性
“我經歷過的事,如沙灘上的貝殼,隨手可撿,又各有不同……”“人生中總有許多第一次,第一次唱歌,第一次跳舞,第一次騎車……”像這樣的開頭看似優美,卻發現沒有個性可言,完全是機械寫作,違背了“我手寫我心”的寫作原則。任何人任何事都可套用,寫作還有什么意義呢?
3.大頭病
所謂“大頭病”就是開頭特別長,有時這些文字跟主題并無關系。筆者就遇到過一位學生,開頭占了文章字數的一半,且跟主題完全無關。文章的題目是《我的同桌》,她想寫同桌上課睡覺,是個喜歡偷懶的人。她的文章共五段,第一段寫科學老師要請孕假了,第二段寫數學老師來代課,第三段寫新的科學老師來代課,并且去了“新陣地”,把新陣地描寫了一番。第四段才開始寫到她的同桌,講同桌睡覺的事情。第五段總結同桌成績差的原因——有個愛睡覺的壞
習慣[1]。如果我將以上的分析告訴寫作者,她一定會看出自己犯了“大頭病”,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小學生不會分析自己的每段都寫了什么,很容易就犯了“大頭病”。
?。ǘ懽鞑呗?
1.教學寫作知識
作文不能永遠只講感悟,實用的技巧比天賦更重要。作文的開頭也是有技巧可言的,如開門見山、景物渲染、捕捉特寫……
教學寫作知識的時候千萬不能走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遮遮掩掩,怕這些專業術語學生一時接受不了,繞來繞去,好好的知識點,硬是把學生繞得云里霧里。另一個極端是直接扔幾個專業術語給學生自己消化,也不用實例解說解說,讓學生無從著手。
2.激發寫作熱情
任何寫作知識的掌握,都需要寫作熱情的支持。激發學生寫作激情的方式很多,被欣賞是激發熱情的手段之一,當有學生寫出好的開頭時,一定要大聲朗讀給大家聽。被欣賞者,有了寫作動力,其他學生,有了學習對象。這個方法操作簡單卻有效。
二、干凈對話,分清主次
(一)濫用對話的原因
1.還原對話
小學生真的很天真,他們不會考慮文章需不需要這句話,而是在真實性上較真。有的學生在文章中寫了很多話,媽媽叫她把話省略一些。她卻一本正經地說:“可他真的說了這么多話的呀!我可不能騙人
的呀!”
像這樣的學生,將寫文章理解成事件的完全再現,像放電影一樣??伤齻兡睦镏?,電影也是需要剪
輯的。
2.為湊字數
有些學生知道文中的人物“話”太多,可刪掉以后字數就不達標了,只能狠心留下“它們”,甚至在字數缺的情況下,還要添上幾句呢!
為了湊字數,將語言體現人物個性的要求拋之腦后,語言為文章主題服務的要求也忘得一干二凈[2]。
?。ǘ└蓛魧υ挼牟呗?
1.次要人物少說話
在作文教學中,應告訴學生次要人物少說話,這里的少是相對于主要人物來說的。次要人物話太多會削弱讀者對主要人物的印象。在教學時,可以拿一些經典課文加以說明,如蘇教版課文《九色鹿》,里面人物的語言長短就很有講究。九色鹿說了2句話,調達說了2句話,烏鴉說了1句話,國王、王妃、士兵都沒有寫他們說的話。那九色鹿和調達都說了2句話,誰是主要人物呢?當然是九色鹿,她的語言有107個字,而調達只有28個字。
2.少說客套話
有些學生特別喜歡將客套話帶到文章中,自己讀了好幾遍也發現不了問題。如“大奶奶!”我禮貌地說道。“來啦!”大奶奶立刻抱起了我,親熱地說道,“我的乖孫子又重了,奶奶快抱不動了?!蔽野参磕棠蹋骸澳棠?,長大了我來抱您!”這些話可把奶奶樂壞了。接著我自豪地說:“今天,我是老師!我來教你練毛筆!”……這篇文章的題目是《練好中國字》,可見,除了那句“今天,我是老師!我來教您練毛筆!”是與主題有關的,其他全是客套話,應該刪除。
三、關聯詞語,合理用好
?。ㄒ唬E用的原因
1.習慣使然
習慣是當事人所意識不到的東西,常常在思維、語言、行為中見到它的身影。如很多學生喜歡用“因為……所以……”這個關聯詞。在寫作中,到處可見它的身影,一句“放假了,我們一家三口去北京旅游”,就會被寫成“因為放假了,所以我們一家三口去北京旅游”。在關聯詞中,最濫用的是“然后”一詞,特別寫到事件在發展狀態下的時候,會出現一連串“然后”。以《老師不在》一文的開頭舉例:葉非非將腦袋探出窗口,然后他大叫一聲:“沒人!”然后我們就張牙舞爪起來……
2.表達需要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說話沒條理,為了讓他們表達清楚,能有一定順序,老師教會了他們使用一些順序詞,如首先……接著……然后……最后……慢慢地,他們“感悟”到一些關聯詞有助于他們講清楚,在以后的表達中,他們就特意用上了關聯詞。久而久之,關聯詞越用越多。
?。ǘ┦褂玫牟呗?
1.能不用則不用,能用半個用半個
我們發現有許多句子,刪掉關聯詞后并不影響句子意思,甚至讀起來更加順暢。這樣的句子就按照“能不用則不用”的做法,大膽地刪掉關聯詞。有些句子間存在意思的轉折,這時候是需要關聯詞的,如“雖然你很善良,但是你這樣做是害他!”這個句子如果刪除關聯詞就會變得不通順。刪除“雖然”,變成:“你很善良,但是你這樣做是害他!”句子依然通順,甚至更通順,而且干凈了。
2.長句變短句
上面提到,有些學生是為了表達清楚才用上關聯詞的。解決這個問題,只要將長句變成短句就能解決了。如“他因為看到我寫他的文章,而氣得火冒三丈,所以兇惡地看著我,眼神如同有一億把劍同時向我刺來?!边@個長句可以修改成:“文章是寫他的,他看到了,氣得火冒三丈。兇惡的眼神向我刺來,如同一億把劍!”沒有關聯詞,一樣清晰明了。
四、結語
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會學生去掉一些不必要的文字,可以提高文章的表達效果。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到了這點,并積極想出一些策略,這樣能更好地提升寫作教學的效果,讓學生寫出精彩!
【參考文獻】
[1]管建剛.我的作文教學課例[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2]蔣軍晶.讓孩子學會寫作[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33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