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積累意識,提高英語水平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英語學科知識的學習,源自于積累。所以,積累意識直接影響著學生英語學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強化積累意識,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讓學生在日積月累中,穩步提升英語成績。本文就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積累意識的培養展開了論述,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積累意識;初中英語;水平;教學
一、強化詞匯積累意識
英語學科學習,詞匯是基礎和前提,詞匯是學生一切英語活動開展的根基。因此,學生的學習,應當以教材中的基礎單詞目錄和英語文章的閱讀為基礎,在英語文章的閱讀中檢測自己在閱讀中詞匯的掌握情況,檢測自己在英語閱讀中基礎單詞的掌握情況。同時,在英語閱讀中拓展自己的詞匯量,擴充自己的詞匯積累寶庫。例如,在《Feeling excited》這一單元內容的教學中,本單元的連系動詞較多,如表示感官的連系動詞:look/sound/ feel/smell/taste等;表示變化的連系動詞:get/turn/go/ become等。并且在本單元內容的教學中,涉及到大量形容人的情感和感覺的形容詞,如:pity/unhappy/exciting/ alone/lively等。所以,分析本單元的單詞特點,知識體系較強,學生在閱讀中可能通過積累意識的培養,讓學生獲得詞匯量的充實,獲得知識體系的擴充。對此,教師在本單元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在通過建立思維導圖的方式開展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意本單元的主題:Feeling excited作為詞匯擴充的核心,并在此核心的基礎上,建立不同等級的知識分支,如連系動詞、形容詞,并且在連系動詞的基礎上分別建立表示感官的連系動詞、表示變化的連系動詞、表示某種狀態的連系動詞;而在形容詞這一分支下,建立表示感覺的形容詞、表示情感的形容詞。通過這種分門別類的整理方式,學生的詞匯掌握情況更有條理,學生在整理的過程中,也就逐步培養起了分類整理單詞的積累習慣。此外,在課外閱讀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積累的方式,將自己在學習和閱讀中存在的不認識的單詞、熟悉但是卻無法回顧其單詞含義的單詞進行分類整理,并通過查詞典進行篩選記憶,讓這部分高頻面熟的單詞在閱讀中挑選出來,并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思維加工和記憶,以提升單詞的識記效果。通過以上詞匯的識記,學生的單詞基礎必然更加扎實,學生的閱讀水平也伴隨著這種積累意識的培養,逐步有了更高的成效。
二、提升文化積累意識
語言是傳遞文化的方式,并且學生在理解文化的基礎上,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含義,才能更加建立對英語閱讀更加濃厚的興趣。一個簡單的例子:不少學生在英語文章閱讀中,發現文章中并沒有生疏的詞匯,但是閱讀起來并不如中文閱讀理解地透徹,似乎始終都隔有一層窗紗,很朦朧、不真切。出現這種現狀的原因之一便是學生在跨文化閱讀時,對文化理解深度不足,因為文化差異存在的閱讀理解偏差。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在文章中滲透文化元素,幫助學生積累文化意識。例如:在《food festival》這一單元內容的教學中,教師便可以借這一單元的主題,向學生滲透不同國家的多元飲食文化,從不同國家的事物喜好,到不同國家中的人們的健康情況等等,都可以作為擴展客人教學容量、點綴學生學習圣湖的重要資源。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呈現東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我國特色的飲食文化:noodles、tofu、dumplings;西方的飲食文化:pizza、sandwich、spaghetti、steak、dessert等。并且在以上文化的呈現之后,進一步延伸,如:歐美國家的飲食中熱量偏高,喜愛甜點和奶制品,所以不少人因為這種飲食文化而出現了肥胖的現象。通過以上文化意識的傳遞,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的理解深度必然更高,必然會在文化視域的拓展下,活動更高層次的提升。正是由于這種文化意識的積累,學生在文化意識的推動下,也就學會從英語語言的視角下,打開另一扇觀察世界的窗口。在文化意識的積累中,需要教師注意的是,在拓展國外文化意識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滲透,讓學生在繼承文化時以包容的心態繼承,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心理去繼承和發揚,才能真正讓文化意識走進學生的內心,為學生受用。
三、注重語法積累意識
語法知識構成完整語句的組織架構。語法知識同樣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在點滴的學習和閱讀中進行積累。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活動時,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將文章中的語法架構畫出來,將一些語用規則記錄下來,從而完善自己的語言能力。例如,在《Our clothes》這一單元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文章閱讀中,圈畫出自己見到的重點句型,并進行分類整理、識記,如It is adj.(for somebody)to do something等,通過這種積累意識的培養,學生逐步將會用更加復雜的句子結構理解問題,學會用更加多元的句子結構表達自我,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就隨著這種積累意識的培養逐步提升。
總結
積少成多,集腋成裘。語言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的勤懇細心,需要學生用心積累,才能穩步提升學習成績,而積累意識的培養,還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和引導,通過詞匯積累、文化積累和語法積累,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獲得更高水平。
參考文獻:
[1]陳翠平.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3):84.
[2]陳海珍.淺談“以讀促寫”法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31):116-117.
(湖南省衡陽縣金溪鎮上峰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6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