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有效地開展小學語文第二課堂活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任課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發展特征,強化對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通過開展多樣化的課外實踐教學活動來調動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從而幫助其獲得一個良好的語文學習體驗。為此,本文探討了如何有效地開展小學語文第二課堂活動,希望能夠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一定幫助作用。
【關鍵詞】有效;開展;小學語文;第二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06-0180-01
一、科學合理地進行小組劃分
小學語文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首先需要對學生們進行科學合理的小組劃分,在劃分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注重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情況,還需要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包括個性特征、行為習慣、家庭情況、性別等,綜合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量,確保每一個小組內部的成員之間可以得到取長補短、共同成長,讓小組的劃分促進個體的成長。比如說有的學生性格容易暴躁、做事缺乏耐心,而有的學生則認真仔細、性格內向,有的學生性格開朗、善于交流,讓不同性格的學生進行小組搭建,互相之間取長補短,在第二課堂活動舉辦的過程中進行磨合。在具體的實行過程中,教師可以自己選定大組長人員,一般是由語文課代表擔任,讓大組長進行統計,班級內的成員自發進行小組劃分,每個小組保證在5-7個人,教師后期在自愿劃分的基礎上進行人員的微調,讓小組之間更加平衡,讓每個小組內部也更和諧、默契。
總之,在小學語文第二課堂活動開展之初,小組形式更能夠調動學生們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和熱情,小組內部形成互相鼓勵、監督,進而促進所有學生共同學習和成長。
二、注重第二課堂活動中的閱讀引導
在小學語文的第二課堂活動中,閱讀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需要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
首先,需要制定科學的閱讀目標,不同階段的學生在閱讀方面具備的能力差別較大,教師需要根據小學生的成長規律和學習軌跡進行閱讀目標的科學
設定。
其次,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優美句子的摘錄,在第二課堂活動中,小學生能夠接觸到課本以外的很多優秀的文章、句子,是小學生語文素材積累的重要時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分類摘錄,有利于后期寫作、表達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最后,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思考和總結,也就是說,在第二課堂的閱讀活動中,小學生可以邊閱讀、邊思考、邊總結,比如說記錄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情感變化,亦或是體會到的作者的情感,都可以在閱讀時直接進行記錄,在后期進行二次閱讀時可進行對比思考,通過反復的思考、總結,最終得到能力的提升[1]。
三、促進第二課堂活動中小組成員間的交流溝通
小學語文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需要在同學們之間建立良好的交流溝通機制,才能夠真正讓集體活動發揮自身的作用。具體來說,在第二課堂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托于劃分的小組進行活動的舉辦,包括小組間的活動以及小組內部的活動,比如說朗誦比賽、猜燈謎、講故事、舞臺劇等等,其中小型的活動適合在小組內部進行舉辦,教師可以通過與小組成員交流,進行活動形式的選定,而大型的活動適合在小組之間舉辦,通過不同小組之間的表演、評判,促進小組內部的合作、交流與溝通,讓學生們的思維更加活躍,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注重交流溝通,學會傾聽別人的想法、表達自己的觀點,只有通過溝通才能讓學生們得到更好的發展[2]。
四、構建有效的第二課堂活動評價機制
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是第一課堂的延展和深化,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具有重要的輔助和促進作用,由于小學生本身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發展還較為初級,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不同活動形式的被接受程度以及能夠取得的效果,并且建立有效的第二課堂活動評價機制,以便于后期對活動形式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整。
總之,在小學階段,語文課程的第二課堂活動是第一課堂教育的重要補充,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促進學生之間進行及時的溝通交流,并且構建有效的第二課堂活動評價機制,最終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鄒志娟.淺談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第二課堂的活動[J]現代小學語文教學思考,2017(4).
[2]畢文萍.如何有效地開展小學語文第二課堂活動[J]. 讀寫算:教師版,2015(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38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