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0~3歲早教師資隊伍現狀和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早期教育在我國蓬勃發展,然而由于政府宏觀管理的缺位、高校理論研究和專業設置的缺失、早教機構和教師自身存在的認識不當,導致目前我國早教師資隊伍的現狀難如人意。因此,政府應出臺和落實相關政策,加強引導、管理,建立并完善早教師資培養體系。早教機構與教師自身也應積極轉變思路,主動謀求師資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0~3歲早期教育;師資隊伍;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2-0249-02
  近年來,早期教育有益于人的終身發展這一觀念日益被中國社會和家庭所接受,再借著開放二胎政策這一東風,各類早教機構在中國蓬勃發展。目前,我國早教市場上占據主體地位的早教機構,主要為來自國外的早教品牌、本土的大型連鎖早教品牌、某些公辦幼兒園等開設的早教機構。這些早教機構均有各自的教學理念、課程體系、教學模式,但無論何種教學理念、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均需要優秀而富有經驗的早教教師。可以說,早教教師不僅決定著早期教育的教學質量,也左右著早教機構的發展前途,其作用至關重要。然而我國0~3歲早教師資隊伍的現狀卻令人深思。
  一、我國0~3歲早教師資隊伍的現狀
  目前,我國的早教機構,無論是國外的早教品牌還是本土的早教品牌,其師資從學科背景來看,有來自于學前教育專業或幼兒教育專業的畢業生,有來自于英語專業的畢業生,也有來自于音樂、美術等藝術類專業的畢業生,但是缺少來自于早期教育專業的畢業生。這些早教機構的師資雖然可以對0~3歲兒童進行英語、藝術等的教學教育,但是因為其缺乏對早期教育的理念、教學方法、0~3歲嬰幼兒生長發育和學習發展的專業知識和培養技能,所以,影響了早教機構教學的專業性、針對性。
  此外,我國的早教師資隊伍,大部分以本??飘厴I生為主,其中女性教師占絕大多數,男性教師較為少見,有的早教機構僅有一兩個甚至沒有男性教師;從師資隊伍的年齡結構來看,早教機構活躍在教學一線的教師,絕大部分為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其中有不少教師缺乏嬰幼兒保育的實踐經驗,這就使得早教教師在指導家長科學保育的時候既缺乏理論的高度,也缺乏實踐的積累,無法做出正確、科學的指導,當然也無法完成早教機構指導家長科學育兒的這一任務。同時,早教教師因為薪資、工作壓力、職業前景等原因,跳槽頻繁,導致早教師資隊伍穩定性差,缺乏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
  我國0~3歲早教師資隊伍的現狀已經制約著我國0~3歲早期教育職能的發揮和質量的提升,因此,探討其成因和對策是必要而緊迫的。
  二、影響我國0~3歲早教師資隊伍的主要因素
  (一)政府的宏觀指導和管理缺位
  目前,雖然我國政府意識到0~3歲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并沒有真正重視這一階段的教育,0~3歲早期教育并未被納入國家教育體系,也沒有出臺針對0~3歲早期教育的專項政策、文件,即便是指導我國教育事業未來十年發展的綱領性文件——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雖提出要“重視0~3歲嬰幼兒教育”,但對民辦早教機構的發展并無政策性指導[1]。事實上,我國的早教機構并不是公益性的社會服務機構,而是按照商業模式來運營的商業機構,追求的是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主要由工商部門對其財務等進行管理,而其教育教學的效果則缺乏主管部門客觀公正的評價、監督、管理,作為其教育教學的實施者——早教師資隊伍,當然也就缺乏政府相關政策的指導與管理,因此,無論是職業資格的取得,還是職后的培訓都缺乏統一、科學、客觀、系統的標準和體系,僅由各早教機構自行組織入職面試、職前短期培訓、職后內部培訓,這必然會導致我國早教師資隊伍良莠不齊,不盡如人意[2]。
  (二)高校的理論研究和專業設置缺失
  0~3歲早期教育于上世紀60年代發源于歐洲,歐美在早教理論的研究、早教課程的開發、早教師資的培養等方面都較為成熟完善。而我國的早期教育起步較晚,僅僅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目前在我國具有較大影響的早教品牌大多數是引進的國外早教品牌,管理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主要照搬沿襲國外早教品牌的做法,缺乏吸收、內化和本土化,而在早教師資隊伍的培養、建設、管理等方面則存在著各早教機構自行其是,缺乏統一標準的亂象。這不僅由宏觀管理的缺位和早教機構自身的商業性質所決定,同時也與我國的高校缺乏早期教育理論的相關研究有關。我國高校長期關注3~6歲的學前教育研究,對0~3歲早期教育有關的腦科學、心理學等研究不足,對國外的早期教育理論的本土化研究不足,對將0~3歲早期教育納入國家教育體系的政策研究不足,對早期教育師資的培養同樣缺乏研究。同時,各高校大多僅開設針對3~6歲的學前教育或幼教專業,開設0~3歲早期教育專業的高校鳳毛麟角,因為缺乏必要而充分的理論研究基礎和實踐經驗積累,有些院校的早期教育專業設置不合理、不科學,甚至只是對學前專業的細枝末節的修改,導致其培養的畢業生不具備勝任0~3歲早期教育教學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也意味著我國的早教教師相對歐美的早教教師而言,較難獲得有用、實用、能用、夠用的職前培訓[3]。
 ?。ㄈ┰缃虣C構和教師自身的認識不當
  我國的早教機構,大多為加盟某一國際或國內知名早教品牌,大到課程體系的框架,小到某一節課程的教學設計,均由品牌總部的課程研發團隊設計、決定,早教教師只需要執行課程的流程即可。因此,各早教品牌的職前、職后培訓主要集中于培訓早教教師執行教案的能力,雖然也涉及到腦科學、心理學等0~3歲嬰幼兒發展的相關理論知識的培訓,但是其深度、廣度、系統性相對不足,制約著早教教師的專業發展。從早教教師自身來看,很多早教教師將這一工作當成謀生的職業而不是當成崇高的事業,缺乏不斷學習、時時反思、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熱情和內驅力,有的教師甚至入職短短數年就頻繁跳槽,不利于自身的長遠發展。   三、提升早教師資隊伍素質的對策
 ?。ㄒ唬┱袑嵅扇《喾N政策,加強宏觀管理與引導
  國家興盛,人才為本,而早期教育對人一生的發展、對人才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國政府應充分重視早期教育,可以參照國外的成熟做法,提供必要的財政或政策扶持,制定并落實各項政策,從早教機構的運營管理、早教師資的選拔考核等方面加以規范、引導、監督,如制定統一的早期教育行業各崗位人員特別是早教教師的從業標準、考核標準,明確規定由各地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早教機構的師資隊伍、教學質量進行監督、評估,以切實提升早教師資隊伍的總體水平和早期教育的質量。
 ?。ǘ┙⒉⑼晟圃缃處熧Y的培養體系
  目前,我國的早期教育教師從業門檻較低,大多為本科或大專畢業生,且缺乏系統的早期教育教學相關的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因此,應建立并完善早教師資的培養體系。我們可以借鑒歐美早教師資的培養體系,形成職前學習、入職考試、在職培訓的完整體系:各高校實施職前培訓,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入職考試,政府提供部分財政資助、早教機構出資、早教行業協會協調組織在職培訓,促進早教師資整體水平的提高[4]。
  (三)早教機構和早教教師應轉變思路
  早教機構應轉變將早教教師定位為教案執行者的傳統思維模式,應充分認識到早教教師在教學中具有主動性、自主性、創造性,鼓勵并采用激勵措施促使教師學習、鉆研相關的早期教育專業知識,以更好地指導嬰幼兒的發展和家長的科學育兒。早教教師在入職時,應充分認識到工作的特性,了解自身的職業追求,合理規劃專業和職業發展的方向,在工作中熱愛嬰幼兒、觀察嬰幼兒、研究嬰幼兒,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技能,獲得個人的專業發展,從而提升早教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程芳,劉松年.武漢市早教教師群體的現狀調查[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5).
  [2]王穎蕙.0-3歲嬰幼兒早教機構教師專業發展的初步思考[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8).
  [3]賴新麗,楊飛龍.早教師資在職培訓需求的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 2017(10).
  [4]王穎蕙.0~3歲早教師資職后培訓的現狀與建議[J].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綜合版),2012(6).
  【作者簡介】
  蔣曉莉(1978~),女,江蘇常州人,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早期教育。
  張若雨(2000~),女,江蘇常州人,研究方向:早期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02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