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語文教學思想對現代語文教育的啟發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是葉圣陶先生七十多年來對語文教育思考與感悟的精煉概括,對我國語文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探討其對傳統語文教育思想的發展及相關啟示。
【關鍵詞】“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葉圣陶;語文教學思想;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06-0003-01
一、“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對傳統教育思想的傳承
葉圣陶充分肯定孔子所倡導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啟發誘導的教學主張并吸收;對《學記》中提出的“教學相長原則”“啟發性原則”表示贊同;將孟子強調的“深造自得”的學習方法進行創造性闡發,并將其發展為“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教學思想的組成部分。此外,“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語文教育思想也是對柳宗元“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繼承。
二、葉圣陶對傳統語文教育思想發展的影響
“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是葉圣陶先生結合教學經驗、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對傳統語文教育思想繼承并發展的結果?!敖獭笔墙處熃虒W生掌握必要的知識,“為了”是指出教師教學的目的,而“達到”指一種過程,“不需要教”表示最終的結果,即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形成良好的自學能力和學習習慣。
?。ㄒ唬┳鹬貙W生主體地位,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
葉圣陶先生提出教學,就是“教”學生“學”知識是教不盡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須不斷用心地使用才能練成熟練技能,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因此,教師就要朝著促使學生“反三”這個目標精要地“講”,務必啟發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盡可能自己去探索。這段話突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強調的是“導”,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
?。ǘ┟鞔_語文“需要教”的內容
葉圣陶在《略談學習國文》一文中指出:“從國文科,咱們將得到什么知識,養成什么習慣呢?簡括地說,只有兩項,一項是閱讀,又一項是寫作。要從國文科得到閱讀和寫作的知識,養成閱讀和寫作的
習慣?!盵1]
在這段話中,葉圣陶明確提出語文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包括閱讀和寫作習慣的培養,并指出這是語文學科專有的目標。學生只有形成閱讀、寫作的良好習慣,才能達到“不需要教”的境界。
?。ㄈ┌盐照Z文“不需要教”的環節——促進學生“自能”學習
“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訓練之。最終目的為: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盵1]葉圣陶認為語文教師要一邊教,一邊逐漸為“不需要教”打基礎,促進學生“自能”發展。為此,葉圣陶認為語文教學應把握好三個環節,即“預習、討論、練習”。“預習”就是把學生可以做的事情交給他們自己落實,教師要給學生適當地指點,使學生明確預習的目的與要求。對于“討論”,葉圣陶認為“預習得對不對,充分不充分,由學生與學生討論,學生與教師討論,求得解決。”[1]“練習”貫穿語文課堂全過程,只有不斷“練習”,才能在實踐中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三、對現代語文教育的啟發
針對新課標培養“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更需語文教師轉變語文教學方式,使學生轉“被動”為“主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自能”學習。閱讀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啟發引導,采用“預習、討論、練習”的閱讀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寫作教學重在培養學生自己改作文的能力,讓學生處于主動地位,教師給些引導和指點。平時注意使學生養成寫日記或寫筆記的習慣,這樣的習慣如果能夠養成,命題作文這種被動的方式也許可以廢止。
總之,葉圣陶先生所提出的“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語文教育思想繼承并發展了傳統語文教育中啟發誘導的思想,明確了使學生養成閱讀和寫作習慣的語文教育目標,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方面,為現代語文教育促進學生發展帶來諸多啟發。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
社,2015.
【作者簡介】
邵夢瀾(1997~)女,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18級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0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