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農村小學生積極發言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的地位發生變化,成為課堂的主角。但是,農村小學生仍然停留在觀眾的角色中,課堂上不愿積極發言,更多的選擇被動接受知識。針對這一現象,本文從學生、教師、家長三個方面提出有關策略。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積極發言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2-0192-02
筆者有幸到城里小學換崗教學。工作一段時間,發現本人分別在農村小學和城里小學教授同一節課,兩所學校課堂上呈現出的氛圍完全不同,學生的表現相差甚大。城里小學生積極發言,各抒己見,而農村小學生大部分不愿意發言,一堂課下來,發言的總是那幾個學生。為了解決農村小學生發言不積極問題,筆者對農村和城里的學生、老師、家長三者進行對比,經過分析研究,得出一些想法,供大家探討。
一、增加閱讀量,開闊眼界
閱讀是語言表達的前提和基礎,想要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言,首先應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只有充分地吸收知識,學生才能盡情地表達自己的見解[1]。正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沒有大量的課外閱讀,就沒有語言素材的積累。根據調查,從閱讀書籍的數量上看,農村學生平均每學期閱讀兩三本課外書,而城里學生由于學習條件好,一學期能閱讀十本以上的課外書;從閱讀的范圍上看,農村學生閱讀的書籍比較單一,大多與文學作品有關,而城里學生閱讀面比較廣,方方面面的知識都能涉及到,加上平時接觸的人與事,眼界遠遠比農村學生開闊得多。面對以上的現狀,想要解決農村學生發言不積極的問題,必須指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
首先,鼓勵學生通過不同的途徑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學會自主學習,可以通過網上購買書籍,可以到圖書館借書閱讀,也可以同學之間互相換閱書籍。這樣,學生閱讀的書籍量變多,范圍也擴展很多。
其次,學會閱讀。一本好書,不僅僅看過就行,還要將里面的精華記錄下來,記到自己的腦海中。在這個過程中,不但幫助學生理解文意,增強語感,提高閱讀能力,而且也能鍛煉學生的記憶力,增加語文詞匯量。
最后,學生每讀完一本好書,要寫讀后感,將自己的內心感受、想法吐露出來,不在于字數的多少,在于真實,能對學生的生活有啟發。日積月累,不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增長了自己的見聞,自然而然,學生肚里有“貨”了,課堂上才能隨口道來,積極發言。
二、改變心態,樹立自信心
農村小學生在低年級階段時上課發言非常積極,大概三分之二的學生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可是漸漸地,年級越高,學生舉手的次數越少,到了六年級,課堂成了老師的獨角戲。由此看來,隨著年級的增加,學生的心理發生著變化。在農村學校,有一大批這樣的學生,他們在其他方面非常優秀,學習能力很強,但是在上課時明知道答案,卻不愿發言。這類學生自尊心比較強,對自己不夠自信,怕問題回答錯了,受到老師的批評,遭到同學的嘲笑,更不用說后進生也是這種心理了。所以,要想改變現狀,激發學生上課發言的積極性,必須改變學生的心態,樹立自信心。
第一,當學生在課堂上回答錯的時候,教師也不應該批評學生,而是要多鼓勵學生。因為這些發言的學生能站起來說出自己心里話,已經很勇敢了。只有不斷鼓勵學生,多讓學生站起來發言,哪怕說出一點點正確的想法,老師都要肯定他的想法,及時地表揚,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老師做到在課上多表揚,少批評,學生才能一點點鼓起勇氣,樹立信心。
第二,老師在設置問題時,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如在語文課上,認讀生字詞的任務可以交給后進生,這樣從簡單的問題入手,加上老師正面引導,這些后進生越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上課開始認真思考。但是,對于那些尖子生,老讓他們回答簡單的問題,長期下來,會養成不認真思考的習慣。所以,老師在上課時,要精心設計,對待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
三、激發興趣,提升教師素養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國偉大的圣人孔子早已告訴我們興趣的重要性。只有激發學生發言的興趣,課堂上才不會出現冷場,老師才能夠精彩地完成教學。那如何激發學生發言的興趣?首先,激發學生發言的興趣,與師生關系如何有著密切的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積極發言的催化劑。在教學中,老師只是一位引導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平等地對待學生,以朋友的身份接觸學生,學生才能更加投入到學習中,用心思考問題,積極發言。除了平等民主、關愛學生,教師還要提高教學水平。教學如同一門藝術,需要教師苦心鉆研。在課堂上,教師要具備親和有力的教態、幽默詼諧的語氣、精煉伶俐的語言、精彩絕倫的教學環節等。這些都能深深地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發言的興趣。
四、加強家校聯系,引入網絡教學
想要提高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樣重要。農村學生大都是留守學生,父母在外打工,常年不回家,學生由奶奶爺爺照顧。因此,農村學生的家庭教育很差,甚至與學校教育嚴重脫節。城里家長能夠監督學生每天回家完成作業,閱讀課外書,與老師進行教育溝通。而農村家長首先要解決溫飽問題,才能談教育子女,并且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限,輔導不了學生。所以,怎樣在農村建立完善的家校聯系機制,是所有農村學校迫在眉睫的問題。老師應該通過家長會或微信、QQ、電話,加強與家長聯系,讓家長參與到教育孩子中,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樹立學習自信心。但是,農村的家庭條件有限,不能做到與城里家庭教育一樣,這就要求農村教師另辟蹊徑。在我校,為了解決留守兒童無人監督學習、家長文化水平有限等問題,利用網絡技術,開展播放平臺《空中課堂》,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
在班級交流群中,老師將微課教學引薦給家長,幫助家長教育孩子。這樣,家長對學生的教育重視起來,學生才能像城里學生那樣面對問題侃侃而談,課堂的氣氛才會好起來。
【參考文獻】
[1]李緯堅.在農村政治課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多發言[J].學園,2014(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0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