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激發和提高農村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在農村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大部分是以應試教育存在。在教學中,教師主要是以演講書本知識為主,通過不斷地演算,重復。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掌握了書本知識,但是長此以往,會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及個人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所以,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 數學 興趣
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創造自主活動空間,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應此,我們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到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根據農村學習的現狀,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如何激發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轉變觀念,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之間不應該僅僅是教與學的關系,而應該是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關系。所以我們應該轉變觀念,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平時多聽聽學生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多鼓勵學生思考數學問題,讓他們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讓他們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學習。只有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我們才能夠更加愉快的學習。比如講完一個數學知識問題以后,我們應該問問學生自己有沒有不同的想法,鼓勵學生多思考,說出自己的想法。只有這樣,才會讓學生覺得自己的想法很重要,以此鼓勵他們去思考。
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
單純的數學學習會讓學生覺得很枯燥。我們要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學習數學是有用的,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所以我們在教學時可以從生活中引出數學問題,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一年級剛開始的加減法,我們從大家去文具店買文具,最后要付款的問題出發,引出加減法問題,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家都向往美的東西,所以我們要讓學生發現數學中的美,要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內在美、邏輯美、理智美。所以就需要通過抽象枯燥的符號、公式、定理等洞悉其內部的思想方法。應此,教師在提出問題時,要有針對性,問題要新穎,也要聯系生活。
三、鼓勵學生多動手操作,改善教學環境
農村教學環境相對落后,師資力量也相對缺乏,比如缺少各種教學用具以及缺乏相應的教學實踐。對于書本上抽象的講解,效果往往比不上現實的實際觀察實踐。所有我們應該盡量使用教具,通過教具輔助我們的教學。同時還應該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
比如,對于六年級下冊圓柱體表面積的學習,書上給出了公式,我們是可以通過死記硬背記住,但是這樣子的記憶既辛苦,而且時間久了又容易忘記。那么我們就應該通過教具來輔助教學。在教學時我們可以應用多媒體制作課件,還可以準備圓柱實物,讓學生觀察圓柱到底是怎樣的,讓學生自己用紙制作圓柱體,通過將圓柱拆分來理解圓柱的表面積其實就是兩個底圓加上側面長方形的面積,同時我們也了解到側面長方形的長就是底面圓的周長。學生只有自己動手實踐了,親身體驗過了才會在腦子里形成長久的記憶。只有是通過自己動手實踐觀察獲得的才能過被學生更好的接受。而且小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喜歡動手操作,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多動手實踐。一方面培養了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了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他們對知識的記憶。
四、弱化數學知識的抽象性
我們都知道數學是一門邏輯學和規律性極強的自然科學,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經常遇到許多抽象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去理解這些抽象的問題時不容易的,所以我們應該化抽象為具體,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所以教師應該盡量尋找生活中的數學,用實際事物或形象演示等技巧方法來弱化抽象的數學知識。
比如,四年級上冊角的概念學習中,對于角的認識,概念是這樣的“角是由一個端點引發的兩條射線?!痹诿枋龈拍顣r學生可能覺得很抽象,不容易理解,那么教師就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合適的例子來引入,比如可以用體操運動員在做伸展運動時,手的伸展與身體呈不同角度的角引入話題,向學生說明體操運動員的伸展運動就是一個數學知識概念。由此一來,一定會讓學生感興趣,想為什么伸展運動會與角的概念有關,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不管是什么方法,都有一個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有耐心,要不斷探索。對于不同的學生,要因材施教,要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只有集思廣益,靈活施教才能取得進步。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小看法,有不當之處,還請見諒。
參考文獻:
[1]《小學數學教學法》(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3]田春芳.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審美教育[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8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