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進程的不斷深入,社會各界人士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科綜合能力。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知識和發展智力的關鍵時期,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方向很重要,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三大主科之一,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等各種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因此,如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培養;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10-0233-02
  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和知識積累的關鍵時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情況也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未來走向。重視小學生的學習情況成為這些年社會各界所達成的共識。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習科目,在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等方面自然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上遇到了“困難”,長期的數學成績不理想,逐漸導致這些學生對數學失去了信心,也缺乏數學學習興趣。針對一部分小學生數學興趣缺失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認為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數學學科知識具有抽象性,小學生的抽象思維發育不夠完善,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常常感到陌生。再加上小學數學的知識體系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們在對學生培養的時候也是由注重具體思維轉移到抽象思維,難度在不斷提高。二是學生方面的原因,一些小學生在低年級階段就沒有打好基礎,甚至在長期的數學考試中的數學成績都不理想,這會帶來長期的“習得性無助感”,由于成績不理想導致學習興趣的缺乏[1]。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就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結合以上的原因分析,筆者認為需要從“教”和“學”兩個方面入手,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
  興趣。
  1 “教”而有度,豐富教學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主要的是教學方式上的問題。由于小學生的自學能力不強,還沒有養成很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會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告訴學生應該怎么做,做什么,表現在課堂教學方式上就成為了“灌輸式”“填鴨式”的授課方式。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教師還要注意到一旦“引導”過度,學生在課堂學習上就成為了被動學習者,長期以往不利于學生的數學
  學習[2]。
  1.1 生活化教學,增加熟悉度
  數學學科具有抽象性,很多小學生會感到數學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距離很遠,那么數學就如學生認為的是“空中樓閣”嗎?作為數學教師自然是知道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此,我們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告訴學生,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教師要注重從生活中尋找能夠讓學生學習數學的例子。除此之外,可以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平面圖形,從具體的表示圖形的事物中抽象出圖形的特征。如在教學過程中遇到過這樣的學生,當我們單純地提問他:“長方形有什么特點?”,似乎這個問題很難以回答。但是當教師問他長方形的筆盒有什么特點時,他能夠比較流暢地表達出準確的意思。這也就是教師為什么一定要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數學的原因。還原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改正自己以往的錯誤觀念,讓小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其實處處就是數學。
  1.2 豐富化教學,提高趣味性
  教學形式單一一直都是影響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發現很多學生會受到任課教師的影響而產生對該學科的學習興趣。因此,筆者認為必須要拒絕傳統的灌輸式的授課方式,與學生建立起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打造民主化、自由化、多樣化的教學課堂,讓學生愛上數學?;诖朔矫娴目紤],就需要豐富課堂形式??梢宰寣W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在每個教學環節中留下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時間。在科技惠及教育的現代社會,教師要具有一定的操作多媒體教學設備的能力,在平時的授課時,制作精美有趣的教學課件,中間穿插入學生所喜歡的卡通人物、動畫、圖片等都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2 “學”求方法,成就學習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基于對小學生基本情況的考察,教師一定要端正學生的學習觀念,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是為了自己的重要性,讓學生從內心里形成想要學習的驅動力。同時,對小學生而言,學習成績的不理想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自身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
  2.1 探究化學習,注重合作性
  雖然小學生的年齡尚小,在學習能力等方面還存在著很多問題,但是這不意味著他們不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尤其是小學高年級學段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化探究的方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學生情況的掌握,合理劃分小組,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小組探討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受益。同時,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適當地指導學生,當學生有了共同的問題卻苦苦思索得不到答案的時候,教師應該給予提示,不要因此而挫傷了學生的學
  習感[3]。
  2.2 實踐化學習,培養操作感
  由于目前對學生考核方式還是采取的是文化考試的形式,部分教師會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做很多的練習題,但是學生多是對做題持排斥態度,有些學生雖然完成了作業,但是完成質量卻不高,達不到理想的要求。
  為了解決習題帶給學生的心理上的壓力,教師一方面要注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知識,減少課下習題的任務量。另一方面,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可以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中“做題”,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生活能力,還可以復習數學知識。如在學習立體幾何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個長方體,正方體,在順利完成這一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就已經再次掌握了立體圖形的相關知識,同時還鍛煉了動手
  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在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因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導致很多學生對數學產生了畏懼心理,而逐漸失去了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這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為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從“教”和“學”兩個方面入手。在教的過程中,教師要轉變觀念,將課堂還給學生,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中學習數學,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等,豐富數學教學方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可以與同學之間共同合作探討,一起解決問題,還要注重將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解決上,要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韓增俠.芻議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教育現代化,2016(27).
  [2]劉繼賢.“知行合一”理念指導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能力培養——以“小學數學教學論”課程教學為例[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7(03).
  [3]魏雪峰,崔光佐,徐連榮.基于認知過程分析的小學數學探究問題設計與應用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96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