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是我們在課程改革中思索最多的問題。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只有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進入研究型學習狀態,繼而形成高效率地學習,如此才能真正實現數學學習對學生智力的培養和邏輯思維的開發,及對學生選擇、判斷、分析等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數學學習 興趣 情境 問題 操作
小學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時期,如何在這時期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結合我多年的教學經驗,從情境創設、問題設計和動手操作的實例來談談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情境的創設的目的是為了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使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了新知識的研究中,最后獲得了新的認知,獲得了數學學習的成就感。
小學生年齡小,這時候的學生充滿童趣,情境創設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情境創設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故事情境、謎語情境、比賽情境、游戲情境等等。
在執教《三角形的認識》這一課時,學生對“三角形高的認識”是教學的一個難點,為此,我創設了兩個三角形娃娃比高矮的情境:開始兩個三角形站立好后請學生說說如何判斷這兩個三角形的高矮?在比劃中,學生理解了什么是三角形的高。配合著課件的演示,緊接著那個矮的三角形翻了個身,不服氣地說:“我翻個身,就比你高了?!痹谶@個情境研究中,學生就理解了三角形有三條高。
在情境創設中,引導學生觀察、探究,激發學生判斷、思維分析的興趣,進而形成新的知識體系。
二、精心設計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有人說:“數學學習就是不斷的解決問題的過程。”數學學習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培養學生成為一個優秀的問題解決者。“在執教《10以內的加法表》時,教學中有讓學生說說表格的規律這一教學任務。才入學的兒童語言表達困難,自己講不清楚規律,老師講解的規律,學生也是似懂非懂,無論是老師學生講規律還是老師講規律都是很枯燥的課堂,因此,我將“規律的學習”設計成“你能找出3+5后面的算式嗎”等問題,有了問題這個任務的驅使,學生就開始主動探索規律,來解決問題。通過學生自主尋找橫行、豎行、斜行的算式,從而完成了表格規律的探究。
在執教《三角形的三邊關系》這課時,如何引導學生自己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一規律?我發現學生都很會擺三角形,而且各自用的小棒還具有不同特點,如:“兩長一短”、“三根一樣長”等,于是我反其道設計問題“你能用三根小棒怎么擺都擺不成三角形嗎?”這個問題一拋出,學生來勁了,立即行動起來了,并且很快有了發現。很快學生就發現了當有兩根很短而一根很長時就擺不成三角形,這個時候我趁機再問:“和這根長的相比,這兩根小棒短到什么程度時,就擺不成三角形了?”再一而再的追問下,學生自己得出了“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一規律。
“問題”是貫穿于我們數學學習的整個過程的。教學中,問題的解決和情境創設及動手操作也往往是結合在一起運用的。
三、多開展動手操作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動手操作能讓學生獲得直觀的體驗,特別適合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手操作更能讓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通過動手操作獲得的知識和經驗,學生的記憶會更加的深刻。在小學數學課本中,提供了很多動手操作的素材,除了利用這些素材開展動手操作活動,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狀態和學習內容,創設動手操作活動。
提出看起來簡單操作,而實際卻很難完成或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操作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知數學的神奇。
在執教《2的次方》這小結內容后,我開展了讓學生將紙對折30次的活動,開始時,學生覺得很好完成,然后,他們覺得紙小了,換大紙折,折了很多次,他們明白了,普通的紙是折不起來的。然后讓學生算一算,對折30次的紙究竟有多厚?這個過程中,生從一開始的躍躍欲試,到后來感受了小小的數字竟然有這么大的威力,激發了學生的對數學情感。
在執教《七橋問題》時,也是讓學生一次次地走,學生不甘服輸,都想解決世人都沒有解決的問題,一次次失敗后,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始終完成不了?怎么改動就能完成?再結合問題的引導,學生探究出了“一筆畫問題”的規律。
在執教《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時,讓學生用小棒擺,但不是擺三角形,而是要擺不成三角形。對于擺三角形的興趣已經沒那么濃厚了,因為所有人都會擺三角形,而對于擺不成三角形的興趣卻很濃厚。通過擺小棒,學生很快發現了選擇兩個很短,一根很長的小棒就擺不成三角形。我繼續引導學生擺小棒思考“兩根小棒短到什么程度就擺不起來呢?”從而學生獲得了“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一個抽象的概念。
通過動手操作學習數學,也真是體現了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思想。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體驗到自己在親身參與中掌握知識的情感,是喚起青少年特有的對知識興趣的重要條件。”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在執教中,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進入探究性的數學學習過程中。興趣不只是對事物的表面的關心,任何一種興趣都是由于獲得這方面的知識或參與這種活動而使人體驗到情緒上的滿足而產生的。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完成“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到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這一轉變。
參考文獻
[1]李芬.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教師,2018(S1):122.
[2]仁科.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缺失的原因及對策[J].基礎教育研究,2017(20):49-51.
[3]李玉濟.如何提升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路徑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20):260-261.
作者簡介
徐燈花(1981—),女,籍貫:安徽省南陵縣, 2017年12月畢業于安徽師范大學,本科,講師,南陵縣籍山鎮大港完全小學,研究方向:教育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