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興趣是參與的重要動力,一旦學生能夠對某個科目產生濃厚的興趣,則會以更為主動、積極的心態去進行知識的探索。對處于啟蒙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來說自然也不例外,只有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才能夠讓學生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關鍵詞】 小學數學;學習興趣;措施
  相較于其他學科來說,數學本身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大部分小學生往往認為數學存在較大的困難性,在長時間的學習過程中極為容易引發厭學心理,甚至會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排斥的情緒。而要想解決這種困境,就需要讓學生愛上數學,全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引導下,使得學生能夠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因此,對廣大小學數學教師來說,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成為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小學生最為顯著的特點在于思維活躍、活潑好動,教師應當主動去迎合小學生的上述特點,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全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對于“余數的除法”教學,倘若教師直接進行知識的講解,學生往往難以直接理解相關知識內容,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選擇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活動,在課堂中創建游戲情境,如果體育課大家分組踢足球,7個人一個隊,兩個隊之間進行游戲,一共可以分成幾個隊,然后需要使用幾個足球,最后還會剩下幾個同學。問題的提出,學生能夠快速聯想到自己日常參與的游戲活動,然后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主動的計算。
  二、聯系現實生活,提高學習興趣
  新課程大力提倡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生活化理念的滲透。數學源自于生活,同時又為生活服務,數學教學自然也不能脫離生活。對教師來說,應當致力于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滲透,在教學過程中去主動聯系現實生活,通過學生熟知的生活化知識,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對于《三角形的穩定性》,教師可以選擇學生生活中熟知的各種事物著手,利用生活化理念來進行多媒體課件制作,在教學過程中先播放各種自行車、衣架、房梁、金字塔、埃菲爾鐵塔等等,選擇學生生活中極為熟悉的事物,充分利用這些事物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猜想上述各個事物的異同點。
  三、生活實踐應用,鞏固學習興趣
  生活化理念在教學中的滲透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同時還應當讓學生去生活中驗證課堂學習的知識,進一步鞏固課堂學習的效果。對小學數學來說,一些數學知識能夠在生活中進行體現,而部分數學知識則需要通過教師開展科學合理的引導后才能夠發現。所以,教師應當主動去引導學生去生活中實踐應用數學知識,讓學生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去鞏固學習興趣。
  總的來說,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一項終身受益的事情,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這就需要廣大教師高度重視數學學習興趣培養,讓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根深蒂固,真正為學生成長、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金麗. 論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J]. 科技經濟導刊,2016(26):125-126.
  [2] 黃淑娜.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J]. 學周刊,2015(8):14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832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