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農村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學習興趣不僅關系到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而且關系到某些潛在能力的發展。農村學生由于受其生活環境的影響,普遍認為學習英語作用不大,加上學習英語學科有其特殊性(平時運用較少,需要課后花時間去記憶。。。。。),久而久之,學生會產生倦怠情緒,甚至放棄學習英語,只認為語數才和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樣就給英語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要想扭轉這種局面,我認為首先要從培養學生的興趣著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永遠勝過”責任感 . ”心理學研究指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推動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關鍵詞:精心設計;情景創設;綜合多樣
如何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呢?
一、精心設計導入,先入為主
好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導入,能迅速安定學生的學習狀態,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融入課堂氣氛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刹僮餍员容^強的導入方法有以下幾種:
1.游戲競賽法:“玩”“好勝”都是兒童的天性,教師在課前根據教學內容精心一系列知識性,趣味性強的聽、說、讀、寫教學游戲和比賽可以滿足小學生愛玩好勝的心理,寓教于樂,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例如:默寫單詞比賽,單詞接龍、根據圖片或描寫猜猜,找一找、聽指令做動作等。我在教動物的單詞時,就設計了這樣的一個游戲:請一個同學上來,給他看一張動物的圖片,然后這個同學要根據這種動物的特點,用語言、動作表現出來(語言必須用英語,叫聲除外),其他同學猜是什么動物,猜對者獲勝,同學們的參與率很高,對活躍課堂氣氛真正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2.直觀圖片展示法:學生的形象思維在學習中占重要的地位。我們可以用圖片、實物、簡筆畫、掛圖、課件等直觀手段來導入,以此來刺激學生的感官,加速學生的感官和理解知識的能力。使用直觀手段導入,不僅節省了老師解釋的時間,而且能降低學生理解語言材料的難度,提高他們的興趣。例如,我在教五年級上冊的U7時,里面有這么一個句子:we shouldn,t walk on the grass.為了讓同學們準確運用shouldn,t、should,我在平時注意收集了同學們課間生活的照片,這些照片中的同學有亂扔垃圾的、在教室亂跑、摘樹葉等,一展示出來,同學們就“沸騰”了:一來是因為自己的同伴成了電腦上的主角,二來是因為照片中的人的行為不對。所以同學們躍躍欲試,紛紛要表達自己的看法:He shouldn,t …….。這樣,同學們學shouldn,t、should這兩個句型就容易多了。
3.設置懸念、提問法:孩子們的好奇心總是很強的,你給他們賣個關子,他們總會心里癢癢的,很想知道事情的結果。這樣就能激發他們往下學的念頭。這種方法適用于故事性,情節性強的課文。在教六年級下冊《the lion and the mouse》時,我就先用漢語給他們講述故事:老鼠讓獅子給抓住了,老鼠苦苦要求獅子放他走,并且他會幫助獅子的。獅子有放老鼠走嗎?故事因為一個問題而戛然而止了。學生們也很想知道,后來會發生什么事情,正是這種好奇心,促使他們認真地往下學。這樣,我們引起他的學習興趣目的又達到了。
二、創設情境,化解枯燥乏味的語言學習
英語課本中,各單元都是以對話的形式出現的,它主要通過對話表演達到由模擬交際向真實交際過渡的目的。把學生帶入社會,帶入大自然,從生活中選取某一典型場景作為教學情景,或者有意識創造一種語言環境。置身于情景之中,在模仿操練和實際運用中輕松愉快的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因此,我們可以以下方法來設置情景。
1.用表演法來創設情境。在四年級上冊購物的話題時,我們就可以設置一個買賣的情境,讓學生進行買和賣,達到學習What can I do for you? how much is it。It is …..,. I will take it. 等句子的學習。
2.選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法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設置一個前提,例如教《where are you going on holiday ?》一課時,我就先設計了一個課件,放假了,小明一家圍坐在一起,討論放假去哪里玩,怎樣去等等,請同學們各抒己見,給他們出謀劃策吧。這樣的情境創設后,同學們就能暢所欲言了。
三、進行文本重構,利用熟悉的故事或人物來學習新知識
有時課文中的情境可能不那么貼近農村孩子的生活,他們學起來會有點牽強。如果我們把知識進行文本重構,把新知識放進熟悉的故事,或生活情境中來上學,也能達到化難為易,引起他們的興趣的作用。例如:在四年級《What can they do 》,我就把句型:I can …..I can,t ….插入到孩子們耳熟能詳的故事《驕傲的大公雞》里。大公雞夸夸其談:I can……..,Can you,…?通過這樣的改編,孩子們會興趣盎然。
四、教師要充滿激情,用生動的語言和表情動作感染學生
體態語言情景不僅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還可以充份、準確、明了地表達教師的意圖,便于學生準確無誤地理解英語語言的意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是對老師的要求,老師時時刻刻要投入角色,充滿熱情,才能感染學生。教師微笑、注視、點頭、肯定的手勢翹起大拇指,并不斷的點頭稱贊。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鼓舞。當發現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教師用手摸摸一些的頭,拍拍一些的肩,用期待的眼神看著他們,鼓勵學生。
教師給學生積極期望眼神,溫柔寬容的眼神,學生和教師相處的心理氣氛就會比較融洽,學生的心理就會健康地發展,產生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五、多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為學生搭建用英語的平臺
為了讓學生體驗成功,有一個展示平臺,可以舉行單詞拼寫比賽、英語手抄報、英語情景劇、英語歌曲表演賽等活動,這些活動,既讓學生有了施展學英語的地方,又能提升他們的成就感,從而提高他們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李作祥. 淺談如何有效提高農村小學英語的教學[A]. .教育理論研究(第七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
[2] 郭小靜.組織課外活動 建構趣味型農村英語課堂[J].名師在線,2019(08):69-7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9769.htm